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转基因抗虫棉应用情况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 ,处于冀、鲁、豫三省交界 ,植棉历史悠久 ,常年种植面积 4.5万公顷。由于 1 992~ 1 994年棉铃虫的大面积发生 ,严重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使广大棉农“谈虫色变”。自 2 0 0 0年以来 ,我市开始示范推广转基因抗虫棉 ,2 0 0 2年已发展到 1 .82万公顷 ,占全市棉花总面积的 90 %。据调查 ,转基因抗虫棉减少用药 60 %~ 80 % ,每公顷减少用药费用 90 0~ 1 5 0 0元 ,减少用工 1 5 0个左右 ,每公顷减耗增效 2 0 0 0元以上。近几年来我市推广转基因抗虫棉 2万公顷 ,减耗增效40 0 0万元以上。同时…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宁津县建立棉花良种基地 6 7余公顷 ,生产良种 1 0余万公斤 ,80 0 0公顷抗虫棉喜获丰收 ,平均公顷产子棉 450 0公斤左右 ,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1广泛宣传 ,掀起植棉热潮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鼓励棉农多植棉、种好棉。“种上一亩棉 ,超过三亩玉米田”已成为农民的口号。由于宣传发动到位 ,农民不光将春白地全部种上了棉花 ,而且将长势差的三类麦田采取“隔三去一”的方法犁麦串棉 ,面积近 1 3 3 3公顷。为解除棉农的后顾之忧 ,他们与各乡镇以最低保护价 (每公斤子棉 4元 )签订了收购合同 ,保护了棉农…  相似文献   

3.
棉农种植抗虫棉可选择以下几种诱集带 :1 )2 0 %的棉田喷药。每种植 1 0 0公顷抗虫棉就需种植2 5公顷的常规棉 ,所有的抗虫棉距诱集带不能超过 1 60 9m。 2 ) 5%的棉田不喷药。每种植 95公顷转基因抗虫棉就需种植 5公顷非抗虫棉且不喷药 ,诱集带至少 45.72 m宽 ,所有的抗虫棉距诱集带不能超过 80 4 .5m。 3) 5%的棉田被覆盖。也是 5%的棉田为不喷药的非抗虫棉 ,但抗虫棉在喷药时需将诱集田覆盖起来。 4)公共诱集带。邻近地区的棉农作为一个单位 ,或者是成为一个种植操作单位 ,或者是用与此相同的方式 ,选种前面的一种或多种适宜的诱集带2001…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山东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自2000年全面推广种植抗虫棉以来,有30%~40%的棉田在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致使棉花产量、品质下降,重发年份减产严重,给当地棉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为阻碍鲁西北棉区提高棉花产量和实现高产的制约因素。自2003年起,经过长期对抗虫棉田早衰现象的观察、记载、研究,找到了大量抗虫棉发生早衰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和解决抗虫棉田发生早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生产中 ,部分棉农对抗虫棉的抗虫性和管理措施 ,缺乏全面的了解。笔者对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以供参考。1播种期较晚大部分棉农种植抗虫棉与普通棉一样 ,在 5月2 0日前后浇完麦黄水播种。由于抗虫棉发芽晚 ,出苗慢 ,这既影响棉花产量 ,又影响棉花品质。预防措施 :提前播种 ,一般于 5月 1 0 - 1 5日播种较为适宜。2施肥量不足抗虫棉苗期生长缓慢 ,按种植常规棉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达不到壮苗早发的目的。预防措施 :一般种植抗虫棉比常规棉多施基肥1 0 %~ 2 0 % ,并早施提苗肥 ,麦收后结合中耕灭茬 ,每公顷施…  相似文献   

6.
1999年棉农种植抗虫棉可选择两种诱集田来战胜昆虫的抗性,这些选择与前两年没差别,但是必须执行。种植诱集田的目的是控制敏感昆虫对抗虫技术的抗性。选择1:每40公顷抗虫棉种植10公顷非转Bt基因棉,这10公顷棉田可用杀虫剂控制烟芽夜蛾、棉铃虫、红铃虫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棉铃虫发生严重 ,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90年代初本市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 1 999年全市种植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 (系 ) ,面积达 1 50 0公顷以上。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探索抗虫棉栽培技术 ,增加植棉效益 ,特进行了转 Bt基因抗虫棉优质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1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 (系 )为转 Bt基因抗虫棉宛抗 98A系 ,示范品种 (系 )为黄抗 97— 1。试验设 3个处理均为 3— 1式麦棉套。留叶枝 ,打顶尖 ,压苗定向。1一穴 1株 ,每公顷 2 .2 5万株 ;2一穴 2株 ,每公顷 4.5万株 ;3一穴 3株 ,每公顷 6 .75万…  相似文献   

8.
马立海  马俊凯 《中国棉花》2004,31(11):42-43
自 2 0 0 1年国务院提出了“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以来 ,山东省德州市对棉花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结合德州市实际 ,就棉花产业化经营提几点意见建议 ,供大家参考。1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植棉科学水平根据当地农业实际情况 ,应适当调整种植布局 ,重点抓好夏津、武城、陵县等产棉大县(常年植棉 3万公顷以上 )和重点植棉乡镇 ,提高重点乡镇棉田集约化、规模化管理水平 ,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的示范样板田。普及高产优质抗虫棉 ,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化学调控、营养钵育苗等…  相似文献   

9.
据市场预测 ,永城市 2 0 0 1年棉花种植面积可望在 2万公顷以上。为更好地解决棉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的发展棉花生产 ,找准影响本市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推动永城市棉花生产健康有序地发展。1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品种老化 ,存在多、乱、杂现象。从目前本市棉花生产用种来看 ,大多是常规棉 ,如苏棉 9号、泗棉 3号、豫棉 1 5,部分农民还在种植中棉所 1 2等 ,而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棉、抗虫性较强的抗虫棉种植面积不足 2 0 % ,明显存在很大差距。如湖南省杂交棉种植面积达90 %多 ,河北抗虫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为配合全市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 ,菏泽市棉办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 ,围绕棉花高产高效 ,增加棉农收入 ,做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立体种植模式 ,总结、推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配套栽培技术 ,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后将从搞好棉花自身结构调整入手 ,再增加棉农收入 ,力求棉花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1搞好棉花品种结构的调整抗虫棉菏棉 1号、3号等品种的出现 ,不仅使全市棉花生产彻底摆脱了棉铃虫的威胁 ,而且棉花效益也稳中有升。2 0 0 0年全市每公顷平均产皮棉达到 1 1 70公斤 ,较 1 995年的733.5公斤增加了 436.…  相似文献   

11.
山东高青县棉花专业合作社是 1 996年 3月成立的 ,现有入社村庄 34个 ,入社社员 5 1 31户 ,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75 % ,专业社社员植棉面积 1 733公顷 ,占全县植棉面积的 1 /5。几年来 ,他们以为农户服务为己任 ,积极服务棉花生产 ,增加了棉农收入 ,促进了棉花产业化经营。 1 999~ 2 0 0 0年 ,该县共收棉 2万余吨 ,实现经济效益 40 0 0余万元 ,仅 2 0 0 0年专业社就为棉农增收 30 0万元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专业社被省体改委、省供销社评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因势利导 ,适时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高青县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发展棉花的新路子,提高棉田的总体效益,临沂市1999~2001年在郯城县沙墩、李庄、苍山南桥、三合等地进行了早春大棚西瓜套栽抗虫棉高产高效试验,试验面积1733余公顷.  相似文献   

13.
南阳是个棉花大区 ,棉花老区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 1 3万公顷左右 ,有四个商品棉基地县 ,棉农植棉经验丰富 ,但虫害、病害严重 ,植棉成本增加 ,种植效益大幅度降低 ,群众期盼抗病抗虫的品种出现 ,减少植棉成本。 90年代初南阳已有抗虫棉的种植 ,1 997年 ,南阳市农科所开始引种美 33B抗虫棉 ,个别乡镇也开始零星种植。1 998、1 999两年 Bt抗虫棉新品种 (系 )迅速在南阳扩展 ,品种 (系 )达 6个之多 ,其中以 33B、黄抗 97- 1种植较多。Bt抗虫棉的抗虫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1 999年种植面积已达80 0多公顷 ,但子棉产量表现差异很大 ,一般每公…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 WTO对棉纤维品质的需求 ,提高棉花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增加棉田的综合效益 ,从 2 0 0 1年开始我县引进示范种植了高品质杂交抗虫棉科棉 1号 ,并探索出几种棉田高效复合种植的模式。1青蚕豆 -糯玉米 -棉花 -绿豆1 .1种植方式组合 2 m,秋播于组合两侧各播一行蚕豆 ,5月2 0日左右收获 ;3月 1 0日前于大行中间地膜直播 2行糯玉米 ,穴距 0 .2 2 m,密度每公顷 4.45 6万株 ,6月中旬收获离田。 5月中旬末 ,距玉米根 0 .7m处 ,各移栽一行棉花 ,株距 0 .32 m,每公顷密度 3.1 2万株 ,糯玉米收获后 ,距玉米根 0 .5 m种植 2行绿豆。1 .2栽…  相似文献   

15.
滨州地区是山东省的产棉大区 ,常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在 6万公顷左右。近年来 ,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 ,棉铃虫的抗性不断上升 ,棉农开始普遍种植抗虫棉品种 ,本区主要为菏棉 1号和中棉所2 9,由于受今年气候及抗虫棉自身的影响 ,本区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严重 ,据调查 ,病田率在 50 %左右 ,病株率在 40 %左右 ,严重地块在 90 %以上 ,造成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从而降低了棉花产量和品质。1 症状棉花红叶茎枯病俗称凋枯病、红叶枯病、死花棵 ,是棉花生长期的重要病害 ,是棉花由于缺钾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据调查 ,红叶茎枯病在当地 7月…  相似文献   

16.
杂 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种间杂交后代 1 0 3系为母本 ,与抗虫性强的 R93- 4杂交而育成的高产抗虫棉新品种 ,1 998年 3月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冀审棉 980 0 1号 ) ,是河北省审定的第一个自育抗虫棉品种。杂 66出苗快 ,长势稳健 ,抗虫性好 ,抗病性强 ,早熟性好 ,增产潜力大 ,深受棉农欢迎 ,1 998- 2 0 0 2年累计推广1 6万公顷。几年的种植表明 ,杂 66适于采用“简密早栽培技术”和“棉田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简密早栽培技术适宜密植 ,结合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既可减少用工、降低投入 ,又能增产增收。1 .1平…  相似文献   

17.
李宏  马宏涛 《中国棉花》2010,37(2):33-33
陕西关中地区平均海拔520m,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陕西省最佳植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万~8万公顷。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引进和推广,该区棉花种植面积增长加速。2008年全区棉花面积8.5万公顷,子棉和皮棉每公顷产量分别达到3101kg和1189kg。近两年,关中部分棉农开始示范种植杂交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虫棉在全国的不断推广种植,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省工省时,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棉花产量,非常受广大棉农的欢迎。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棉农对抗虫棉的生长特点、抗虫性、管理措施的特殊要求,缺乏全面了解,致使不能很好发挥抗虫棉抗虫、高产的优势,影响广大棉农的经济收入,影响了抗虫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下面就抗虫棉的科学种植技术措施谈一些个人意见,供广大棉农参考。1适时早播抗虫棉和普通棉花相比发芽慢,出苗晚,所以抗虫棉要适时早播,麦套抗虫棉一般于5月10—15日播种较为适宜。2增施底肥,早施苗肥抗虫棉由于苗期生长缓慢,所以不…  相似文献   

19.
抗虫棉在大荔县的发展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荔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进入 90年代以来 ,棉铃虫严重发生 ,成了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 1 996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2 9,示范种植 6.67公顷 ,当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1 2 5 kg,减少防治费用 80 %。公顷节资 1 5 0 0元。1 997年在埝桥乡零星种植 3.3公顷。平均公顷产皮棉 90 0 kg。减少防治费用 75 %。产量与常规棉相当。 1 998年我们改进了栽培技术 ,在我县推广种植 33B抗虫棉 1 333公顷。同时 ,我们进行了 33B、国抗 95 - 1、中棉所 2 9、中棉所 30、中棉所 1 9(对照 )的抗虫棉品比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20.
庞金柱 《中国棉花》2009,36(8):32-33
棉花是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自2000年全面推广种植抗虫棉以来,有30%~40%的棉田在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致使棉花产量、质量下降,重发年份减产严重。为此,自2003年起,对抗虫棉田早衰现象进行观察、记载、研究,找到了大量有关抗虫棉发生早衰的原因,提出控制和解决抗虫棉田发生早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