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棉农种植抗虫棉可选择两种诱集田来战胜昆虫的抗性,这些选择与前两年没差别,但是必须执行。种植诱集田的目的是控制敏感昆虫对抗虫技术的抗性。选择1:每40公顷抗虫棉种植10公顷非转Bt基因棉,这10公顷棉田可用杀虫剂控制烟芽夜蛾、棉铃虫、红铃虫和...  相似文献   

2.
利用苜蓿诱集带防治棉花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诱集带为棉花益虫提供了一个避难所 ,使蜘蛛转移到棉花上集中喷杀。苜蓿诱集带是防治早期棉铃虫的有力工具 ,也可以作为绿盲蝽和蚜虫的诱集作物 ,这些害虫更喜欢苜蓿。苜蓿可以种植在与棉田相邻的田里 ,也可以种在位于农场中心的地块。 ( 1 )苜蓿带的建立。种植在棉田里的苜蓿诱集带 ,每隔 30 0行棉花种植 8,1 2或 1 6行苜蓿 ,大约占棉田面积的 2 .0 %~ 2 .5%。也可以种植在一块田的边缘 ,约占棉田面积的 5%,或种在与棉田相邻的田块。苜蓿品种必须抗苜蓿蚜虫、疫霉病收稿日期 :2 0 0 0 - 0 1 - 1 0( phytophthora root rot)和炭疽病 ( …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 WTO对棉纤维品质的需求 ,提高棉花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增加棉田的综合效益 ,从 2 0 0 1年开始我县引进示范种植了高品质杂交抗虫棉科棉 1号 ,并探索出几种棉田高效复合种植的模式。1青蚕豆 -糯玉米 -棉花 -绿豆1 .1种植方式组合 2 m,秋播于组合两侧各播一行蚕豆 ,5月2 0日左右收获 ;3月 1 0日前于大行中间地膜直播 2行糯玉米 ,穴距 0 .2 2 m,密度每公顷 4.45 6万株 ,6月中旬收获离田。 5月中旬末 ,距玉米根 0 .7m处 ,各移栽一行棉花 ,株距 0 .32 m,每公顷密度 3.1 2万株 ,糯玉米收获后 ,距玉米根 0 .5 m种植 2行绿豆。1 .2栽…  相似文献   

4.
李宏  马宏涛 《中国棉花》2010,37(2):33-33
陕西关中地区平均海拔520m,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陕西省最佳植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万~8万公顷。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引进和推广,该区棉花种植面积增长加速。2008年全区棉花面积8.5万公顷,子棉和皮棉每公顷产量分别达到3101kg和1189kg。近两年,关中部分棉农开始示范种植杂交棉。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已成为湖北省主栽棉花品种类型。据调查,2001年约7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20%;2004年达到13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35%。与推广面积相比,抗虫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还很薄弱。为此,在农业部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项目的资助下,通过生产调研和专题研究,结合生产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江汉平原气候和生产特点的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经多年多点生产验证,皮棉单产比对照增产10%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效750~900元。1品种选择棉农选购的抗虫棉品种需经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抗病、抗逆,适宜本生态区种植的中熟优质高产品种。2施…  相似文献   

6.
1转基因抗虫棉应用情况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 ,处于冀、鲁、豫三省交界 ,植棉历史悠久 ,常年种植面积 4.5万公顷。由于 1 992~ 1 994年棉铃虫的大面积发生 ,严重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使广大棉农“谈虫色变”。自 2 0 0 0年以来 ,我市开始示范推广转基因抗虫棉 ,2 0 0 2年已发展到 1 .82万公顷 ,占全市棉花总面积的 90 %。据调查 ,转基因抗虫棉减少用药 60 %~ 80 % ,每公顷减少用药费用 90 0~ 1 5 0 0元 ,减少用工 1 5 0个左右 ,每公顷减耗增效 2 0 0 0元以上。近几年来我市推广转基因抗虫棉 2万公顷 ,减耗增效40 0 0万元以上。同时…  相似文献   

7.
3月 6月日 ,湖北宜城市棉花总公司飞出喜讯 :今年全市棉花面积已由去年的 60 0 0公顷增至6667公顷 ,其中 ,中棉所 2 9杂交抗虫棉已经达到50 % ,这是该公司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棉农合种良种样板田带来的新变化。棉农普遍增加收入 ,每公顷纯收入高于其它品种 2 2 50元以上。如何让广大棉农都能认识、理解、推广抗虫棉呢 ?3月初 ,公司党委 5名成员带头用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每人到朱市镇杨河村选定0 .67公顷试验田 ,形成 3.33公顷抗虫棉示范基地 ,分别与 30户棉农合种样板田 ,“做给棉农看 ,引着棉农干 ,举灯引路带一片”。他们不仅…  相似文献   

8.
96%金都尔乳油防除地膜棉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植棉面积增大.2001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高达66.7万公顷.棉花种植主要以地膜覆盖为主,棉田杂草危害严重.为验证96%金都尔乳油防除地膜棉田杂草的药效,控制杂草危害,减轻棉农劳动强度,于1999年进行了该项试验,以期为棉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调查了蓖麻诱集带及其临近棉田和对照(不种植蓖麻棉田)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蓖麻诱集带的种植能显著降低3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落卵量及棉花生长后期烟粉虱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而对棉田其他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无显著影响。虽然蓖麻的种植未能显著降低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数量,但蓖麻能吸引大量绿盲蝽繁殖。蓖麻和临近蓖麻棉花上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棉田,而两者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棉田。这可为以后种植蓖麻诱集带诱集棉田主要害虫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生产中 ,部分棉农对抗虫棉的抗虫性和管理措施 ,缺乏全面的了解。笔者对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以供参考。1播种期较晚大部分棉农种植抗虫棉与普通棉一样 ,在 5月2 0日前后浇完麦黄水播种。由于抗虫棉发芽晚 ,出苗慢 ,这既影响棉花产量 ,又影响棉花品质。预防措施 :提前播种 ,一般于 5月 1 0 - 1 5日播种较为适宜。2施肥量不足抗虫棉苗期生长缓慢 ,按种植常规棉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达不到壮苗早发的目的。预防措施 :一般种植抗虫棉比常规棉多施基肥1 0 %~ 2 0 % ,并早施提苗肥 ,麦收后结合中耕灭茬 ,每公顷施…  相似文献   

11.
种植玉米诱集带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棉田种植单季和双季玉米诱集带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种植单季和双季玉米诱集带后棉田的物种数、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增加;棉田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增加,但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稳定性增加.种植双季玉米诱集带对天敌的保护增殖作用优于单季玉米诱集带.  相似文献   

12.
棉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减少,棉粉虱呈逐年加重为害趋势。2008年棉粉虱在南阳市暴发,棉田普遍发生严重,虫田率85%~100%,虫株率50%~100%,重田块百株虫量超过50万头,造成大面积严重减产。应引起棉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棉33B地膜棉早衰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两年 ,河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了抗虫棉新棉33B,1 998年种植 8万公顷 ,1 999种植面积超过 1 4.6万公顷 ,年年获得好收成 ,平均皮棉产量超过了1 0 50 kg· hm-2 。这些与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密切相关 ,其中主要是普及了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地膜覆盖等新技术。但从两年的大面积推广看 ,有部分地膜覆盖棉田由于地力较差 ,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出现了早衰现象 ,严重地块 8月下旬开始出现死株 ,一般减产 1 0 %~ 2 0 %。1 早衰的原因1 .1 棉田缺钾。棉田缺钾易引起红叶茎枯病 ,进而发生早衰。由于新棉 33B皮棉产量较高 ,因而需要较多的养分 ,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沧州市的生态条件 ,针对抗虫棉苗弱根差、库强源弱、铃重低、易早衰的生理缺陷 ,为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 ,研究了以塑造棉花倒伞多茎株型为核心的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三年大面积生产示范 ,棉花——天鹰椒复合种植模式 ,在节省棉花整枝用工 5 0 %~70 %的条件下 ,子棉产量每公顷 30 0 0~ 45 0 0 kg,天鹰椒 30 0 0~ 375 0 kg,公顷效益达 2 .7万元以上 ,比单作棉田提高 1 .8~2 .2 5倍。1高产高效原因1 .1宽垄稀植。利用叶枝塑造倒伞多茎株型 ,促进了根系发育 ,与常规整枝株型相比 ,根干重增加 1 .2 2倍 ,根系伤流量增加1 .32倍 ;协调…  相似文献   

15.
屈佳君  曾圣娥 《中国棉花》2000,27(11):29-30
近 5年来 ,麻城市棉花生产立足资源 ,面向市场 ,依托科技 ,围绕实现棉田高产高效的目标 ,大力推广了以棉田多套多熟模式栽培为核心的棉田高效种植技术 ,有效地缓解了棉花降价减收的矛盾 ,提高了植棉综合效益 ,为棉农增收 ,棉田增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棉田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概况1 .1 面积不断扩大自 1 995年起 ,麻城市棉田高效种植推广面积逐年翻番。 1 995年仅为 1 67公顷 ,1 996年为 333公顷 ,1 997年发展到 667公顷 ,1 998年扩大到 2 0 0 0公顷 ,1 999年全市达到 3333公顷。1 .2 综合效益高麻城市因推广棉田高效种植技术 …  相似文献   

16.
兴化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年植棉面积1.33万公顷左右,自2002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抗虫棉以来,种植面积已达85%以上。从近年来种植抗虫棉的实践看,不少植棉户种植抗虫棉出现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的现象,主要是棉农对抗虫棉认识不够,不能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植棉。通过调查,认为棉农要种好抗虫棉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购品种抗虫棉分为抗虫杂交棉与常规抗虫棉两种类型,从近年种植情况看,常规抗虫棉在本地适应性差,表现迟熟,中期遇高温、干旱,蕾铃易脱落,结铃性差,年度间产量变异大,不太适应本地种植。而抗虫杂交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田间…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棉蚜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比较了不防除杂草、不整枝打权、喷施缩节胺、设置黄板、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及邻作诱集作物等不同生态带棉田与其对照棉田的棉蚜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棉蚜发生期,棉田临近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及时防除杂草、条带种植玉米、绿豆和向日葵诱集带、整枝打权均对棉蚜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玉米、蔬菜和果树与棉花邻作对棉田苗蚜发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对后期棉田棉蚜未见抑制作用;后期应根据预测预报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 1 5万公顷左右 ,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 ,但发展不快 ,至 1 999年推广面积仅有 0 .9万公顷 ,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 0 %。 2 0 0 0年以来迅速扩大 ,当年杂交棉 1 .63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1 6%,2 0 0 2年猛增到 6.5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65 %,预计 2 0 0 3年基本普及。杂交棉之所以很快成为沿海棉区的主栽棉种 ,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形成了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 ,并经示范推广已被广大棉农掌握。1杂交棉的生长优势1 .1生育优势。近三年对比观…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 Adelaide大学的 Rick Roush教授说 ,如果不限制单价转基因棉的种植 ,在 3年内 ,害虫对转基因棉的抗性会严重增加 ,通过分析并指出 ,在本国产生抗性的可能性比美国更大。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影响抗性产生的速度 :1 )杂合体死亡率。一些棉铃虫天生对 Bt有抗性 ,它们存活下来很快繁殖与其它具有抗性的害虫成为一个大的群体。如果这个群体的死亡率高 ,就可推迟抗性的产生。2 )转移到诱集带上的比例。棉农种植诱集作物 ,如在 Bt棉一旁种植常规棉或木豆 (至少是棉田面积的 1 1 % ,达到 2 0 %是很有效的 ) ,吸引易感害虫 ,可推迟抗性的产…  相似文献   

20.
潜江市棉花生产围绕棉田高产高效这个中心,大量引进试种、试验、示范多种高效立体多熟制种植模式,筛选出几种适合潜江市推广应用的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为农民增收,棉田增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1 1棉花—西瓜模式1 1 1效益分析 常年种植面积150hm2左右,西瓜产量48150kg·hm-2,产值10590元,与麦套棉相比,油(麦)瓜棉每公顷平均增收8070元,增74 3%。1 1 2种植方式 小麦—西瓜—棉花:厢宽3m,秋播两幅小麦,幅宽0 6m;中间留瓜行0 8m,窝距0 4~0 5m,密度7500穴·hm-2左右;两边预留棉行1m(含沟),各栽一行棉花,株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