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营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生物防火林带的特点,结合桐庐县森林现状和发生森林火灾的特点,提出了近自然理论,以解决生物防火林带存在的问题,节约了开支,并提高了防火的效果,以期为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尤溪县林缘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尤溪县林缘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基本情况,以及设置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性、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在防火中的作用,提出营造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的对策措施,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山脚田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具有破坏性大、突发性强等特点,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防火措施中较为经济有效的途径即为营建生物防火林带.该文结合兴宁市叶塘镇实际,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生物防火林带营建的主要技术要点,以期为该镇生物防火林带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生物防火林带的效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规划原则,提出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以期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阳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物防火林带具有阻火、隔火、断火等功能,并能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论述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介绍南阳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建设及保障,并对生物防火林带所能产生的效益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总结蕉城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经验,阐明了生物防火林带之效能、营造技术,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庐山地区有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优势,应以木荷和茶叶、油茶等适生树种为主要防火树种,采用混交方式,进行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合理配置。构建庐山森林防火的天然屏障。分析了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意义,介绍了庐山的地形特点和森林防火形势以及适合该地区的主要防火树种.提出了庐山周边营建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最可怕的是火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是"绿色生态防火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设好生物防火林带,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的种类繁多,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加大了生物防火林带的种植力度,进而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树种的选择和优化配合,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了确保生物得到良好生长,国家加大了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继而发挥其防火的功能。因此,本文针对生物防火林带的效益及营造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2):90-92
现代林业新型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家级的森林防火基金。(2)做好森林火灾预防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强火险期管理,严控田间地头林地等野外用火。(3)应用高科技手段做好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工作。(4)改造传统的生土防火路和单一的生物防火林带为新型生物防火林带,包括:(1)复层结构的混交林防火林带;(2)"免修、经济效益高"的生物防火经济林带;(3)"免修、全封闭、经济效益高"的混合型生物防火林带。(5)在生物防火经济林带和复层结构的混交林防火林带建设人工引水自动化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江西省玉山县被列为江西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试点县。针对此,概述玉山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县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提出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浙江省森林公园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模式。  方法  以浙江省128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和分布密度,结合定性分析,探讨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与旅游发展模式。  结果  ①浙江省森林公园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随机型,其中舟山市、台州市、衢州市为均匀型分布,宁波市、绍兴市为随机—离散型分布,温州市、丽水市、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为随机型分布。②核密度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公园的疏密分布呈现3个梯次,东北部为第1梯次,中部和南部为第2梯次,西部为第3梯次。③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分为探索起步期(1982—1992年)、快速增长期(1993—2001年)、规范建设期(2002—2010年)、内涵提升期(2011—2017年)和全面发展期(2018年至今)5个阶段。④旅游开发分为城郊休闲型、景观游赏型、生态度假型、森林运动型和生态教育型等5种模式。  结论  在多重因素制约下,浙江省森林公园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各异。今后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旅游发展,要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图2表2参23  相似文献   

12.
防火林带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所有的森林植物都有可能着火燃烧,防火林带实质上只是其在遇到林木时与其它林木相比不易点燃。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有三个层次:防火树种、结构合理的防火林带及其形成的火环境。枝叶茂盛的树冠能有效阻挡火陷的蔓延;良好的林带结构易于形成不利于可燃物燃烧的环境,并使可燃物呈不连续分布;防火林带组成的网格还对大面积的针叶纯林有机械隔离的作用。理想的防火林带树种要求具有较强的阻火能力,且适应性强,常绿、树冠结构紧密、种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制约,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逐步发育形成了广泛分布的低覆盖度植被,这些低覆盖度植被类型中存在大量的天然乔木疏林或稀疏灌丛,地表处于半流动状态,而配置成行带式后,能够完全固定流沙,并且不同配置模式下行带式固沙林土壤与植被自然恢复程度不同.因此,通过对不同带宽的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对土壤及植被修复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带宽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土壤因子与植被因子的变化过程,从而阐明行带式固沙林对带间植被自然恢复和土壤发育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行带式杨树固沙林能够明显的促进带间土壤与植被修复;带间距离的宽窄影响植被恢复及土壤发育效果;宽带间距固沙林带间植被多样性指数高,地上生物量大,根系生物量,总长度及表面积均高,土壤水分养分条件好,微生物数量大植物残体分解快,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模糊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土壤植被恢复程度不同,宽带间距20m的恢复效果>带间距15m>带间距10m.行带式固沙林通过带间宽度的变化可以调节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窄带间距固沙林土壤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则由于造林密度大而受到抑制.宽带间距可以明显加快土壤及植被修复的速度,进而缩短土壤及植被修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目前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合理布局森林康养基地,充分利用及开发森林康养资源,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有序高效发展提供指导。  方法  以浙江省“中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氧吧”“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和“浙江省森林氧吧”共计134处森林康养品牌资源为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布局的自然及社会人文因素。  结果  浙江省内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整体为凝聚型,集聚趋势明显;市域层面来看,湖州市、丽水市、台州市及温州市为均匀型,杭州市、衢州市、金华市及绍兴市为凝聚型。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在各地级市内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据各地级市所拥有的数量不同可划分为4个梯队,各梯队间存在较大差异。核密度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内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以湖州市安吉县为主的大核区,湖州市长兴县、杭州市桐庐县、丽水市龙泉市为主的次核区以及以衢州市江山市、金华市义乌市、绍兴市新昌县为主的小核区;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受地形、森林覆盖率、水系、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中心城市关联度综合作用影响。  结论  受到自然及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各地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异。森林康养资源及产业在开发与建设中,地形、森林覆盖率、水系影响其景观基底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及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关乎其经济支撑、市场潜力及可达性。日后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要基于地区资源条件及优势,进一步结合政策支持、市场调查、合理规划、资源整合等,从而实现“全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图5表1参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的施肥模式。[方法]对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土壤营养成分,结合当地的施肥习惯,调整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依据蔬菜配方肥料用量的养分平衡法获得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论]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对氮肥需求量大,对磷钾肥需求量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江苏省泰州市近4 a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了发病原因;总结了泰州市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经验,提出了田间赤霉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泰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泰州市气候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地区进行了特色农产品区划,总结了高效农业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并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灌木林和落叶灌木林),3个土壤分层(0~10,10~20和20~30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30cm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52g·kg^-1,属于低等水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3.78和1.13g·kg^-1,属于中下水平。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磷质量分数未发现有递减性规律变化。土壤密度为1.44~1.60g·cm^-3,表明人类活动使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的紧实度增大。针对上海森林土壤的状况,提高绿地土壤尤其是新建绿地土壤的肥力水平,以增强氮磷等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疏松土壤,以利于透气保水;乔、灌植被分层布局.能更好地增加城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并收到更好的景观效果。图4表3参25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玉溪市主城区道路、城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进行调查,发现该市绿化用种子植物共有315种(及栽培种),分属于104科235属,其城市内植物多样性远低于区内自然森林植物群落,根据该市生态立市和创建园林城市的目标对该市城市生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泰州市减排措施实施后空气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13~2015年泰州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减排对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受减排影响显著,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_2、PM_(10)、PM_(2.5)和CO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8%、12.9%、20.8%和30.2%,PM_(10)和PM_(2.5)下降幅度较大,NO_2和O_3年均浓度分别上升19.2%、19.3%。[结论]能源结构变化、污染源综合整治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