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养殖品种名优鲫鱼有澎泽鲫、高背鲫、芙蓉鲤鲫、方正银鲫、湘云鲫和中科三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适宜饲养、生长速度快和饲养周期短等优点,是目前池塘主养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红鲫体型近似于高体型异育银鲫,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稀养可达300克。比同池混养的高背鲫摄食速度快,有效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红鲫抗病能力强,近两年养殖未发现病害。体色火红,色泽鲜艳,肉质鲜嫩具有食用与观赏双重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3,(12):39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与已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相比,中科3号具有如下优点:(1)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2)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  相似文献   

4.
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试验基地云南高背鲫原种场开展金沙鲈鲤流水池养殖试验,共投放平均体重约20 g的金沙鲈鲤苗种5 000尾,合计100 kg。2019年9月26日进行测产验收,经过188 d养殖,共收获金沙鲈鲤208.32 kg,成活率93%,平均体重达44.8 g,最大体重95.0 g,平均全长17.3 cm,最大全长22.5 cm,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高背鲫人工繁育技术,主要包括:亲鱼选择、日常培育、人工催产、孵化管理、鱼苗培育等方面的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中科3号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高体型异育银鲫与平背型异育银鲫为材料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已经过国家审定,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中科3号生长速度较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背鲫)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灰,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碘泡  相似文献   

7.
野生鲫与养殖鲫肌肉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野生鲫与配合饲料养殖鲫肌肉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分析了两种鲫的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血清与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养殖鲫肌肉干粉偏黄且腥味明显,野生鲫肌肉干粉偏白且鱼香味较浓厚。野生鲫肌肉粗蛋白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鲫,但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鲫,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野生鲫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分别为10.05、18.68、71.34、8.78、646.42 U/m L,均高于养殖鲫相应指标,但丙二醛(MDA)含量(8.18 U/m L)低于养殖鲫;野生鲫肝胰脏中T-AOC、GST、SOD、CAT以及GSH-Px活性分别为2.75、9.68、126.34、15.78、86.42 U/m L,均高于养殖鲫,但MDA含量(1.13 U/m L)较养殖鲫低。  相似文献   

8.
<正> 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t. pengesis)是鲫属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芸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研究所从野生彭泽鲫鱼中,经7年多6代的精心选育而成的优良新品种。它以个体大而著称(最大个体达6.5公斤),故又称为彭泽大鲫。彭泽鲫与异育银鲫、高背鲫、白鲫、  相似文献   

9.
马仁胜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95-195,197
湘云鲫是目前较为名优的鱼类养殖新品种,近几年在我省开始大面积推广养殖。通过对湘云鲫池塘的主养与混养方法进行阐述,总结出适合我省在池塘中养殖湘云鲫的系列技术措施,对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甘伟力 《北京农业》2013,(15):170-17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正是无公害农产品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要不断增大。如何更好地养殖无公害淡水鱼,就成为了绿色水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主要以高背鲫鱼的养殖为例,分析如何进行无公害的养殖与管理,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高背鲫鱼的消费需求,供广大水产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金鲫是以德国锦鲤为父本,中国红鲫为母本,通过远缘杂交培育出的品种,已经通过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种三倍体新品种,无法自行繁殖,非常适合生态养殖.黄金鲫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包括黄金鲫养殖池塘的准备、苗种培育、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内容,详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黄金鲫这一淡水水产养殖的新品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福建省山区池塘的水温、水质及气候情况,考虑黄金鲫这一品种的特点和在其他省市池塘的引进养殖情况、成果经验和有关教训,分析了在福建永安一带山区池塘养殖黄金鲫的可能性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3.
正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鲫鱼品种,为三倍体鲫鱼,具有肉质佳、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是适合北方地区养殖名优鲫良种。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繁育的方正银鲫乌仔或夏花鱼种当年可长到尾重50~100g,第二年可长到尾重200~300g,第三年可长到500g以上。方正银鲫在我国已有40余年养殖历史,近些年来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养殖前景看好。网箱养殖方正银鲫具有容易开展、管理方便、容易捕捞、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4.
大口黑鲈“优鲈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选育的品种,经养殖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品种特征:该品种生长快、体型好,个体间生长均匀性增加,高背短尾的畸形率由5.2%降低到1.1%,具有高背短尾、畸形率低、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颗粒饲料进行蓝花鲫池塘集约化养殖,总产量10 249.5 kg/hm2,效益57 300元/hm2.本研究叙述了池塘集约化养殖蓝花鲫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长丰鲫在吉林省的推广应用,选取2口面积均为2 668 m~2的试验池塘,以长丰鲫夏花苗种为试验对象,放养12万尾/hm~2,开展池塘主养1龄长丰鲫苗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18 d的养殖试验,养殖成活率平均为76.7%,出池规格平均为189.4 g/尾,平均产量为17 432.3 kg/hm~2。长丰鲫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在北方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7.
当年养成湘云金鲫生态高效养殖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湘云金鲫比普通鲫鱼生产速度快3~5倍,经过181 d养殖起水上市,当年夏花养成湘云金鲫平均尾重600 g,生长速度超过现有鲫鱼品种。由于湘云金鲫的三倍体具有杂交优势,试验中未发现染病现象,养殖成活率高达95%。而且其还具有浮游生物食性,用蛋白含量在30%左右的全颗粒饲料投喂,饲料系数在1.5左右,养殖成本较低。扣除饲料、租金、水电等成本,获利84 114元/hm2。  相似文献   

18.
余顺利 《农技服务》2014,(5):162-162,161
<正>异育银鲫是"异精雌核发育"所产生的子代,为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采用人为的方法促使作"父本"的鲤鱼和母本银鲫(或异育银鲫)同步发育成熟,人工催产受精相当必要,这样才能为生产上提供大量优质鱼苗,因此,生产上多采用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一般高背型银鲫比低背型银鲫生长速度快0.5倍,因此,选择亲鱼时,尽量选择背较高、生长较快、健康无病的个体(当年达200克以上)。选择亲鱼应放在冬季捕捞季节或人工繁殖前  相似文献   

19.
远缘鲫及其亲本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远缘鲫的耗氧率、远缘鲫及其亲本白鲫(♀)、兴国红鲤(♂)的窒息点,体重186g±36.81g的远缘鲫在水温26~28℃下,平均耗氧率为123.25mg/(kg·h),窒息点为0.32mg/L。与文献资料比较,表明远缘鲫的耗氧率较低,窒息点稍高于亲本和其他鲤鲫养殖品种、鲤鲫杂交品种的窒息点,但仍低于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窒息点。  相似文献   

20.
在养殖管理相同的条件下,将赣昌鲫与湘云鲫夏花鱼种分别混养在草鱼+鳙鱼鱼种培育池中。试验结果显示:赣昌鲫与湘云鲫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8.75%、92.92%,赣昌鲫的群体生长速度较湘云鲫的群体生长速度快10.37%,个体增长速度快14.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