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提高规模化养羊场的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设计开发应用于大型养殖场的羊只体重快速测量及分栏管理智能装备。设计的羊只智能称重分栏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通过气力驱动的智能化机电设备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羊只行走位置,可实时读取羊只无线电子耳标身份数据,快速获取羊只体重数据并进行羊只分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当系统对15只不同羊进行试验时,羊只体重数据的实际值和测量值差异不显著(P0.05),系统的称重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1.2%、平均相对误差为0.71%、称重分栏效率为3只/min,该羊只智能称重分栏系统可示范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越来越常见。其中羊规模化养殖水平越来越高,羊只养殖数量越来越大,随之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问题。羊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若出现疾病,养殖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规模化羊只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给羊只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奶牛的产乳效率。分别选择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村养殖户3种养殖模式下体重、体况相近的初产荷斯坦奶牛150头,按照产乳时间,每30 d为1组,连续3 d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乳量,并取乳样测定干物质含量和乳脂率,计算出产乳效率。结果表明,在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均显著高于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产乳效率(P0.05)。泌乳前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产乳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7.76%和66.67%;泌乳中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分别显著提高45.45%和120.69%;泌乳后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分别显著提高48.65%和214.29%。说明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显著高于养殖小区、养殖户奶牛产乳效率。  相似文献   

4.
农田环境温湿度采集仪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开发了测量环境温湿度等农田信息的采集仪。在探讨该仪器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该仪器的农田环境温湿度测量模块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标定,结果表明,农田环境温度的标定值与HOBO数字化温湿度记录计的温度测量值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6.086%;该采集仪环境相对湿度测量的标定值与HOBO数字化温湿度记录计的湿度测量值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6.783%,证明该采集仪可以应用于对环境温湿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牧肉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羊肉属于价格相对较高的畜牧肉产品,北方许多养殖户开始进行规模化羊只养殖。羊只养殖过程中羔羊阶段的养殖最为关键,做好羔羊阶段的科学养殖可以有效改善羊只养殖出栏率。此文对羔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科学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羊只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
贵州规模养殖场黑山羊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贵州规模黑山羊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情况,为建立无重大疫病黑山羊养殖场提供参考,采用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随机采集的83份黑山羊血清样品进行羊布鲁氏杆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山羊痘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83份黑山羊血清样品的布鲁氏杆菌病平板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为13.25%,试管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为10.84%;羊传染性胸膜肺炎MMC血清的抗体阳性率为6.94%,MO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33%;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28%,亚洲Ι型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11%,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口蹄疫隐性感染阳性率为0;山羊痘抗体阳性率为61.11%。结论:调查的黑山羊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布氏杆菌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感染,口蹄疫和山羊痘的免疫情况不太理想,需要加强相关免疫,及时淘汰布氏杆菌感染羊只或隔离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感染羊只。  相似文献   

7.
正羊只养殖工作是目前养殖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羊毛、羊肉都可以为养殖场带来经济效益。而从实际的养殖工作情况来看,目前容易影响养殖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就是羊只的健康情况。尤其是以羊腹泻问题最为严重,其不仅会让羊羔的皮毛变得粗糙,也会导致羊羔身体消瘦,影响羊肉的口感和质量。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在开展羊只养殖工作时,关注的侧重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为了有序开展羊腹泻的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8.
选自浏阳、湘潭农户放牧的健康山羊93只(其中黑山羊53只、麻山羊40只),根据羊只毛色不同.比较了植黄手术中羊只品种、体重、胆囊三者的关系,和手术部位前后的情况。结果表明:①麻羊胆囊比黑山羊胆囊极明显小些(P<0.01);②胆囊大小与体重成正比;③手术部位以倒数2~3肋间较适宜;④黄床应根据胆囊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9.
赵慧兵  马娟  张杰  李浩  郭磊  冯斌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7):1795-1801
【目的】牛只体重数据是衡量牛体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定期对牛只称重对实施精细化养殖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带围栏的地磅称重、月龄推算、体尺估算测量以及采用保定架等方法对肉牛进行静态称重。【结果】可以实现肉牛全程无障碍通过,在肉牛自然行走状态下监测出肉牛体重信息,有效避免了肉牛产生应激反应;称重效率高,系统锁定肉牛有效体重数据在2~4 s。平均每头牛从进入通道排队到称重结束,时间在10 s之内。肉牛速度较快通过称重平台时,误差在0.5%以下;肉牛在行走—停顿运动状态和平稳行走运动状态下,误差在0.2%以下。【结论】肉牛无应激自动化动态称重系统,主要由主体机械结构框架、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供电系统、称重系统、数据传输5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羊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旨意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文献。选择2018年6月22日~2018年9月22日某养殖场内发生布氏杆菌病羊20只为观察试验样本,均属珍贵品种。经诊断发病羊只确定为此类疾病。拟对发病羊只实施对症治疗,结果表明:发病羊只经为期7~15d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饲养主和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应全面重视羊布氏杆菌病,在养殖羊只过程中,应做好疾病预防,杜绝此疾病转播,真正意义上实现健康养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日粮中添加0、30、60 g/(只.d)脂肪酸钙分别在普通羊舍和暖棚羊舍中育肥小尾寒羊56 d,结果表明:添加60 g/(只.d)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绵羊日增重(P<0.05),但并不提高经济效益;在普通羊舍中,添加30 g和60 g脂肪酸钙可分别提高绵羊日增重13.3%(P>0.05)和33.2%(P<0.05),而在暖棚中,添加脂肪酸钙后并未影响绵羊日增重;羊舍类型对绵羊日增重、采食量无显著影响,添加脂肪酸钙也不影响绵羊总采食量.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钙育肥小尾寒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选择5月龄健康的小尾寒羊母羔15只,按脂肪酸钙添加量分为3个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和3组为试验组,每只每天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 g和60 g的脂肪酸钙.结果表明:每只羔羊日粮中每天添加30 g和60 g脂肪酸钙,小尾寒羊日增重可分别提高25.40%(P>0.05)和47.44%(P<0.05),但脂肪酸钙对羊肉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畜牧业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采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生产的调研数据,对养羊户精饲料采购和活羊出售环节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养羊户外购精饲料主要为满足数量需求,同时受到资金、配比饲料能力、生产惯性和外部服务环境的影响;养羊户选择大型饲料企业合作社购买精饲料,一定程度上为满足质量需求,并受到交易费用和家庭特征的影响;养羊户活羊销售渠道选择受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交易费用的影响,且加入合作社对不同种类活羊的纵向协作影响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加大贴息贷款与服务水平,对养殖户饲料使用进行技术培训,饲料企业提高和改善服务水平,鼓励规模经营等路径以提高畜牧业纵向协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绵羊属恒温动物,为保证健康、生存及繁殖需要,其体温通常保持在一个较窄的生理范围。一般条件下绵羊会通过自身的散热和产热两种途径来缓冲热应激并维持自身热平衡。这种热平衡调节机制受下丘脑调控,同时,热应激会增加机体内热并影响热交换的调控,进而影响家畜的行为及生理机能,并导致体重、平均日增重降低,严重时可影响到家畜健康与繁殖。但这种影响会因品种、饲养方式及个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羊产排污系数,在我国云贵高原牧区选择一家以半放牧半舍饲为饲养方式的规模化羊场,在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选择一家全舍饲的规模化羊场作为试验地点,对不同饲养阶段的贵州半细毛羊和湖羊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污系数方面,贵州半细毛羊的平均粪便量、尿液量、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铜(Cu)和锌(Zn)产污系数分别为0.97 kg·d-1·只-1、0.53 L·d-1·只-1、318.01 g·d-1·只-1、7.12 g·d-1·只-1、2.03 g·d-1·只-1、2.89 g·d-1·只-1、41.00 mg·d-1·只-1、0.76 mg·d-1·只-1、14.77 mg·d-1·只-1;湖羊的数值分别为0.99 kg·d-1·只-1、0.56 L·d-1·只-1、384.76 g·d-1·只-1、8.98 g·d-1·只-1、1.56 g·d-1·只-1、1.46 g·d-1·只-1、41.34 mg·d-1·只-1、0.38 mg·d-1·只-1、41.84 mg·d-1·只-1。粪便量与饲料量、尿液量与饮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排污系数方面,排污系数除受产污系数影响外,还与粪便量、粪尿中污染物浓度、饲养方式等有关。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的比值(排产比)与羊饲养方式和清粪方式有关,以全舍饲为饲养方式的羊场各污染物排产比均低于半放牧半舍饲羊场。因此,在不考虑成本和养殖规模的前提下,为了控制羊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首选全舍饲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温室灌溉方式效率低、水资源浪费大、对作物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MESH自组网络技术、无线互联网等嵌入式技术,通过监测温室空气和土壤温湿度信息对温室灌溉进行智能管理。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极大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水资源浪费,使作物管理更科学,而且符合目前我国温室智能灌溉装备市场的极大需求,同时还可升级为具有多参数、多点监控功能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大大推动了我国高效精准农业的发展。此外,由于采用无线多条通讯方案,该系统具有布局方便、操作简单、节点容量大等特点,更适合温室管理人员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7个肉羊主产省2008—2016年肉羊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对其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趋势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主产省的成本和收益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肉羊的收益和成本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收益增长幅度。从静态角度看,我国肉羊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各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规模效率,且接近最优状态。从动态角度看,不论是我国肉羊产业在2008—2016年时序变动还是各主产省份的空间分布方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均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改良肉羊品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方式来推动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收集国内10个主要绵羊品种包括藏系绵羊、乌珠穆沁羊、青海细毛羊、河南小尾寒羊、蒙古羊、东北细毛羊、同羊、兰州大尾羊、湖羊、滩羊(贺兰山及盐池)等的染色体核型数据,进行核型进化距离的计算,并采用最短距离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绵羊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即蒙古羊系和藏羊系,两大类群在最短距离为1.131 2处相聚.归人蒙古羊系的有8个品种.蒙古羊与兰州大尾羊在最短距离为0.095 2处首先聚为一类;贺兰山滩羊、盐池滩羊、河南小尾寒羊在最短距离为0.120 0处相聚;湖羊在最短距离为0.242 4处与前述品种相聚而成为一小类,东北细毛羊、同羊、乌珠穆沁羊分别在最短距离为0.339 8、0.339 8、0.568 7处与前述品种聚为一大类.归入藏羊系的有青海细毛羊和藏系绵羊,青海细毛羊在最短距离为0.967 5处与藏系绵羊聚为一大类.所得结果与品种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为国内主要绵羊品种的分类和演化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月龄波德代杂种羊与当地土种羊生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月龄的波德代杂种一、二代与土种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等不同阶段的杂种二代羊在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和土种羊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除了3月龄杂种一代在体重、体高、体长方面与土种羊差异不显著外(P>0.05),在其余各阶段杂种一代与土种羊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或显著差异(P<0.05),说明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