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下痢(腹泻)是养殖业常见的多发疾病,它不仅影响仔猪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腹泻病活下来的仔猪生长发育也受阻。因此,做为一个规模化养猪场,如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好仔猪下痢(腹泻),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002年3月份,针对办场多年的华丰牧业有限公司规模化瘦肉型猪场(该场可繁母猪存栏540头),进行了药物对比试验,使仔猪下痢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常规性消毒、饲养管理的条件下,重点抓了初生仔猪(1~7d)的下痢多发期,做了口服补液盐与抗生素药物防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新生仔猪下痢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特别是热敏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则是导致幼畜腹泻的直接致病因子。在兽医临床上,由于广泛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仔猪下痢,大肠杆菌对这些药物普遍地产生了耐药性,致使临床疗效越来越差。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针灸对哺乳仔猪下痢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有关针灸防治仔猪下痢机理的研究则相对滞后。为此,本试验应用兔回肠结扎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了电针刺激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致肠水、钠分泌的拮抗作用,以便为针灸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可在仔猪出生数小时后经口腔进入消化道的后段,繁殖、定居,最终成为肠道的正常组成部分,在应激及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仔猪体内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就会异常增生,导致仔猪发病而大批感染、死亡。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类型。当前,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和菌苗对该病进行预防控制,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血清型变异,其弊端也逐渐突现出来,它能引起  相似文献   

4.
金秀英 《北方牧业》2009,(24):14-14
1抗菌类药物对断奶仔猪的作用 1.1可有效降低仔猪患病机会.减少死亡率 抗菌类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抗菌类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影响核酸合成.从而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断奶仔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差,抗菌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进入仔猪消化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强仔猪抵抗力,降低仔猪患病机会。并减少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仔猪死亡。试验表明.使用抗菌类药物,能降低仔猪下痢率50%以上.减少死亡率10%~30%.  相似文献   

5.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下痢,是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的疾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本病的防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但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得本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同时还因为药物在动物产品及环境中的残留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为此,我们在对实验性小鼠大肠杆菌病进行辨证的基础上,自拟吴茱萸汤进行了中药治疗实验性小鼠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生仔猪机体抵抗力差,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等因素,常常发生仔猪下痢。仔猪下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因素造成的。过去人们在防治下痢时,大多采取的是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而采取化学药物、抗生素、免疫接种及微生态制剂进行防治,而常常忽视了由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母猪状况等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下痢。实践表明,对仔猪下痢应针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采取抗菌及母仔兼顾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白痢及早期断奶腹泻综合症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病原性细菌感染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腹泻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肠道菌群异常也容易引起腹泻。众所周知。抗生素是治疗腹泻的有力武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对肠道有益菌和有害菌不加区别的施加影响。肠道内的有益菌也可遭到破坏,导致微生态失衡:而长期使用会导致某些菌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以及耐药性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传林 《畜牧与兽医》1997,29(3):119-119
三株口服液防治仔猪下痢的效果石传林(山东省章丘市畜禽良种总公司250200)仔猪下痢是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疾病,也是仔猪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实践中防治仔猪下痢主要靠注射或投服抗菌药物,对仔猪造成的应激较大,效果有时还不理想。为寻求防治仔猪下痢更...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产房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常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断奶前发病,对仔猪的危害非常大,发病率高时可达9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100%.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来防治该病,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控制大肠杆菌病,但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2],据华南农业大学陈杖榴教授报告,发现一些新血清型大肠杆菌对常用的21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性,基本上是一种“超级细菌”,另外由于广泛、大量、长期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药物残留和一些药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2].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集约化养猪场在南方省市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新建,有许多新建猪场不甚了解哺乳仔猪患等孢球虫病,以10日龄左右的哺乳仔猪下痢为主要临床症状,常常认为是由大肠杆菌所致的黄白痢,而使用抗生素无效,导致防制措手无策的局面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