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4种栽培基质土壤(M1)、草炭∶珍珠岩2∶1(M2)、陶粒(M3)、蛭石∶缓释肥25∶1(M4)对四季秋海棠的株高、冠幅、小花数及地上和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根系长度及C、H、N、S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秋海棠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M2基质最有利于四季秋海棠株高的增加、冠幅的增大和小花数的增多,同时有利于四季秋海棠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的增加及植株根系的伸长;在M2中,四季秋海棠C和S元素含量与在对照M1中差异显著;因此,在进行四季秋海棠盆花栽培时,可选用M2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  相似文献   

2.
<正>四季秋海棠又名四季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四季秋海棠是秋海棠植物中最常见和栽培最普遍的种类。姿态优美,叶色娇嫩光亮,花朵成簇,四季开放,且稍带清香,为室内外装饰的主要盆花之一。四季秋海棠在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除盆栽观赏以外,又是花坛、吊盆、栽植槽、窗箱和室内布置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4种营养液配方,对其叶片数、株高、冠幅、花序数、小花数、雄花径和生长量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四季秋海棠生长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与铁十字秋海棠配方(T1)比较,Hoagland和Snyde(1938)(T4)通用配方对四季秋海棠的叶片数、株高、冠幅、生长量、花序数、小花数增加影响显著,但对雄花径的影响不显著;日本园试通用配方(T7)对四季秋海棠的花序数、小花数、雄花径、株高、冠幅增加影响显著,而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银星秋海棠配方(T2)对四季秋海棠的生长影响与T1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进行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时,营养生长时期可选用T4营养液配方,生殖生长时期可选用T7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秋海棠的优良栽培基质及草坪草的修剪废弃物替代泥炭作为基质的可能性,以栽培广泛的四季秋海棠幼苗为试材,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栽培大棚中进行盆栽试验。分别选用T1(泥炭:珍珠岩=1:1)、T2(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T3(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4(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5(草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6(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7(蛭石:珍珠岩:松树皮=1:1:1)和T8(蛭石:珍珠岩:松树皮=2:1:1)8种混合基质,比较四季秋海棠的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四季秋海棠在8种栽培基质中,上盆后30~60 d时茎均显著增大,60~90 d时株高、叶数和叶面积增加最多。最佳综合表现为T6处理,在该基质中,分枝数、叶片厚度、开花数、地上部分鲜干质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最大。综合评价分析,基质用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替换泥炭,可满足四季秋海棠生长,因此,修剪后的草坪草废弃物可替换泥炭用于秋海棠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5.
从四季秋海棠繁殖方法、立柱式无土栽培设施、定植、营养液配方、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四季秋海棠立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四季秋海棠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四季秋海棠的快速繁殖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采用园土、河沙、蛭石等不同基质及NAAI、AAI、BA 3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四季秋海棠扦插繁殖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四季秋海棠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基质以河沙最好,成本低,生根率高。305、0 mg/L NAA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优于对照(清水),以3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IAA处理的插条最长根长、平均根长不及对照,但生根率高于对照,30 mg/L IAA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最好。IBA处理的插条最长根长、平均根长、生根率优于对照,且IBA浓度越高,插条生根效果越好。3种生长调节剂的浓度相同时,IBA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最好,IAA最差。[结论]50 mg/L IBA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7.
一、特征特性四季秋海棠虽称瓜子海棠,属于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原产巴西,现各地广泛引种栽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具须根,茎直立,肉质,株高约15—45厘米。聚伞形花序腋生,花色丰富,有白色、粉色、桃红、和红色等色系。  相似文献   

8.
墨兰无土栽培的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土栽培的方法,对墨兰设计了5种有机和无机混合的基质配方进行栽培观察筛选,分别对不同基质配方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最大持水量、pH值和EC值等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并对墨兰的出芽率、芽苗增高量、干/鲜重、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适合墨兰生长的基质配方是花岗岩(大)∶椰壳粒(粗)∶树皮∶花生壳=2∶1∶0.5∶0.5。  相似文献   

9.
大棚蔬菜无土栽培固体基质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大棚生物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菌渣、秸秆、河沙配制的不同固体栽培基质对连续两季小白菜和生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肥料福尔池、田必施的条件下,与土壤栽培比较,5种不同比例的无土栽培基质上所栽培的小白菜和生菜获得的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均显著高于土培。施用福尔地小白菜产量增加率为50.5%-102.2%,生菜产量增加率为187.6%-275.1%;施用田必须小白菜和生菜的增加率分别为53.4%-153.3%和9.2%-166.7%。蔬菜各项生长指标及产量不同基质间存在明显差异,6个处理中小白菜栽培以处理4(菌渣:秸秆;河沙=3:0:1)为最佳配合,而生菜栽培施用福尔地的各区仍以处理4为最佳配合;施用田必施的各区却以处理3为最佳(菌渣:秸秆:阿沙=3:1:1)的配合。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提高了蔬菜中可溶性糖 含量,降低了总酸度,并使硝酸盐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沙地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一定体积比混合,筛选适合沙地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设T1(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2∶3∶5)、T2(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3∶2∶5)和T3(V(猪粪)∶V(沙子)=2∶3)3个配方基质,以CK1(纯沙)和CK2(纯土)为对照,探讨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和猪粪有效改善了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且以T2基质的改善效果最好,用其栽培番茄的单株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了69.51%和43.29%;其次为T1,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2.65%和20.61%;T3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41%和17.01%。3个配方基质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株高、茎粗、干质量、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2个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果实品质得到了改善。【结论】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3∶2∶5的体积比混合,是最适宜的沙地日光温室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20mg/L芦丁(rutin)处理提高了阴生植物白掌(Spathiphyllumfloribundum)和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光化学能量转换的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减轻了它们在强光下的光抑制,起到了一定的光保护作用。可以认为,20mg/L芦丁处理在阴生植物叶片防御光损伤方面起了保护作用。从Fv/Fm和ΦPSⅡ的平均值看来,万年青的标准差均大于白掌的,表明万年青一天内测得的Fv/Fm和ΦPSⅡ离散程度均较大,对高光强反应比白掌敏感。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耐阴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得知,杭州城市绿地中耐阴植物种类共54种,分属33科、39属。其中乔木10种,灌木23种,藤本4种,草本15种,应用较多的(≥3种)科有石蒜科、百合科、小檗科、夹竹桃科、忍冬科和冬青科,占到总科数的18.8%。分析总结了耐阴植物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筛选丽格海棠不定芽诱导、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丽格海棠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丽格海棠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继代及生根培养。[结果]MS+6-BA 1.0 mg/L+NAA 0.2 mg/L+腺嘌呤8 mg/L是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MS+6-BA 0.5 mg/L+NAA 0.2 mg/L+腺嘌呤8 mg/L是诱导叶柄的最佳激素配比;MS+6-BA 0.5 mg/L+NAA 0.4 mg/L+2,4-D 0.1 mg/L是诱导茎段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MS+6-BA 1.0 mg/L+IBA 0.2mg/L是诱导丽格海棠继代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1/2MS+IBA 0.1 mg/L+NAA 0.1 mg/L是诱导丽格海棠生根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叶片更适宜应用于组织培养。[结论]为丽格海棠织培养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当前东北甜菜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纸筒育苗移栽田肥料的合理使用方法,历经3年,在黑龙江的气候相对湿润的中东部区和相对干燥的西部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置距离纸筒苗的横向距离和施肥深度2个变因,研究了氮磷钾三元素混合肥料不同施肥位置对纸筒育苗栽培方式下的甜菜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时不坐水条件下,肥料施用距纸筒的横向距离越近,增产效果越好,深度10、15 cm处理效果相当,两者均比深度5 cm处理显著增产;如移栽时坐水,施肥距纸筒的横向距离选择5 cm,施肥深度10-15 cm对甜菜块根产质量最有利;无论移栽时坐水或不坐水,施肥的横向或纵向位置对甜菜块根含糖影响较小,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地被植物在不同遮荫条件下的适应性,本研究以10种地被植物为材料,对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态、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及光补偿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遮荫水平对10种植物的光合有很大影响,10种植物能忍受的遮荫程度不同.对旋覆花、甘野菊、大叶铁线莲、青杞、委陵菜来说,全光比较合适;对蛇莓、匍枝毛茛、匍枝委...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念中,人们通常认为傣族水文化是民族性原始宗教遗留下来的产物。事实上,这种文化却有着现实的根基,在傣族竹楼上体现得尤其突出、深远。作为傣族人赖以维持生存和再生产的必备物质条件——竹楼,科学认识和研究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对其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苦白蹄(Fructificatio Fomitopsis Officinalis)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甘氨酸且碳氮比为20:1,最适温度为20℃,对于pH要求不严格,一般以自然pH即可。在无光的条件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8.
稻草砌块砖建造草砖房的结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朗  况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5009-5009,5012
介绍了稻草砌块的制作,对草砖房的结构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苦苣苔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翠  凌征柱  姚绍嫦  黄雪彦  吕惠珍  张占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387-17388,17390
综述了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方苗的研究概况,以期为苦苣苔科植物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采用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和植物激素试验等探索利用菽北种茶外殖体进行快速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研究发现,用菽北种茶带腋芽的茎段做为外殖体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再生植株,并可建立快速无性繁殖系。实验表明,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BA1.0mg/L+IBA0.2mg/L;生根壮苗最适培养基为1/4MS+BA0.5mg/L+IBA0.1mg/L+Al^3+0.01mg/L。此外,还探讨了菽北种茶组织培养中褐变问题以及试管苗的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