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云南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建设高原粮仓是顺应国家重要战略计划,缓解云南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了云南在建设高原粮仓时遇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要闻     
《云南农业》2012,(7):4
云南省农业厅与中储粮云南分公司携手实施“粮仓计划”日前。省农业厅与中储粮云南分公司签汀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中南半岛“粮仓计划”,探索服务粮食安全战略和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做强高原粮仓",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21日视察云南工作结束时讲话中对云南提出的要求,同时指出"特别要提高口粮生产和保障能力,增强云南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的自我平衡能力。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人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牢牢守住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命根子。"陈豪省长也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加快高原粮仓建设。"为什么要"做强高原粮仓"呢?是因为云南粮食至今仍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障,全面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制定云南省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不断夯实高原粮仓,全省粮食生产取得良好成绩。2016年全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721.76万亩,比2012年增加122.4万亩,增1.85%;粮食总产量1902.89万吨,比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常年籼稻种植面积在700万亩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抗性和强再生力是云南省水稻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原粮仓和桥头堡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对土地资源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日益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新要求,在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分析云南粮食安全状况及存在稳种粮面积压力大、耕地质量不高、粮食自给率不高、粮食种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着力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全力做强高原粮仓,确保云南人的饭碗装云南人的粮,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粮食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的温饱,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云南地处高原,地表缺水,农业灌溉条件差,自然资源组合状况较弱,生态环境脆弱,其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  相似文献   

8.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原特色农业是促进云南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该文通过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与短板,提出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实现云南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保障云南粮食安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彬  沈梅 《北京农业》2013,(9):252-254
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系统以优势特色产品为主导,通过采取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等措施,大力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济作物、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进一步推进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未来10a,是云南农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云南高原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立足高原特点、结合云南特色、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加快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国林介绍,"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省高举高原特色农业大旗,闯出了一条发挥云南优势、彰显云南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突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6大建设重点,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去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3383.1亿元、比2010年增长86.9%,农业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49~2008年以来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人口数据及相关调查资料,分析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在GIS软件支持下分析云南省各市(州)1998~2008年粮食产能安全变化的区域差异,并以2008年各市(州)粮食自给率为依据,应用GIS自然分类法将各市(州)粮食产能安全分等级,从而揭示云南粮食产能安全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表明,云南粮食总产与粮食单产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产能安全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昆明市和玉溪市的粮食自给率最低,粮食产能安全问题严重;而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和曲靖市为粮食大量供应地区,在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监管、指导粮食生产,对于示范地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用户获取信息,进行信息汇总、统计、查询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探讨了云南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境外替代种植: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替代种植作为一种禁毒禁种模式,不仅是根除境外毒源对我国危害的治本之策,而且也是云南提高粮食供给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从粮食安全视角,在总结云南境外替代种植成效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境外替代种植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境外替代种植为契机,弥补部分粮食缺口,平衡粮食供求,为云南省粮食安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铝  王全春  刘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24-20225,20234
从桥头堡建设与云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出发,阐述云南省农村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桥头堡背景下云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并重点从农村信息化的标准化、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农村信息化的多语种进程、农民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安全等5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可以确定为500万~510万hm^2,其中500万hm^2为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并构建云南坚守500万hm^2耕地“红线”的对策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咙霏  赵乔贵  杨子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06-10808
依据1996~2008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取耕地面积、粮播比例、耕地年粮食单产、总人口和人均粮食产量5个指标,分析预测了2020年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各指标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云南省总人口达5146.40万人,显著高于控制数(5000万人);2020年云南省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00kg,处于小康型下限;粮食自给率按100%、95%和90%3个方案进行;耕地年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按2.5%和3.0%2个方案进行预测;将2020年粮播比例确定为66%。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得到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共计6个方案,方案Ⅰ是很难达到的目标,方案Ⅳ、方案Ⅴ和方案Ⅵ的预测结果偏低,不符合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规定,也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方案Ⅱ和方案Ⅲ较为接近,但方案Ⅲ预测结果最佳,并将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确定为590万hm2,以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实现省域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化粮仓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粮食实际储藏过程中,为了给粮食提供较好的保存环境,需要对粮仓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粮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此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及实时监测能力,实现了粮仓环境参数的智能检测;测控系统中,上位机实现串行通讯和数据存储与显示等功能,下位机实现粮仓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科技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评价指标,根据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特点,将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划分为7个阶段,客观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变化轨迹,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粮食科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科研保障能力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及地方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红线保护制度下,缺乏耕地利用效率和考评机制,抛荒严重,产量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面临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为确保粮食安全,将粮食安全保障责任重心下移,粮食安全保障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地方政府确保粮食产量,才可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中央政府细化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考核制度和操作规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考评,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在摸清云南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现状、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云南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模式,并采取领导落实责任制,贯彻依法治校的理念,制定《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规范》,推行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评估,建立上下内外联动机制,加强校园110、信息工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安全保卫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