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床型乳房炎,其病因病机是因为管理失调,邪毒侵入乳房,乳络受阻,乳汁蓄结与气血相搏,乳汁蓄积不去,恶汁存内,而成乳痈,致使乳房发生红、肿、热、痛等一系列症状。在中草药的应用上,急性乳房炎以清热解毒为主,慢性乳房炎则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和化瘀散结为主。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多种症型的不同表现,症的轻重缓急、体质强弱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灵活运用。中草药作为纯天然药物,在治疗乳房炎上,  相似文献   

2.
<正>母猪乳房患炎,主要是因为管理失调,邪毒侵入乳房,乳房经络受阻,乳汁蓄结与气血相争,乳汁蓄积不去,变质乳汁与内,从而形成乳痈,致使乳房发生红肿热痛一系列症状。在中草药的应用上,急性乳房炎以清热解毒为主,慢性以活血化瘀、舒肝解郁为主。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症型的不同表现、体质强弱以及轻重缓急等因素适当调整,灵活运用。中草药为纯天然药物,在治疗乳房炎上,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  相似文献   

3.
蜂房散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有很好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经过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红肿、热、痛,乳汁减少,乳汁异常,乳中含有絮状物,或有红色乳汁排出,甚至发生乳房化脓、溃疡等,触摸乳房有肿块。奶牛精神不振.饮食欠佳,体温升高,触摸乳房有痛感。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经产奶牛为对象,分别采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共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112例,治愈93例,治愈率83.04%,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4%;用青、链霉素共治疗97例,治愈71例,治愈率73.20%,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6.60%。经检验,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其中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的疗效明显超过青、链霉素(P<0.05);对化脓性乳房炎的疗效与青、链霉素相当(P>0.05)。结果表明: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确实,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5.
根据笔者几年来的临床治疗生产经验,结合有关专家学者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的经验报道,现对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系统整理,仅供行业同仁参考。1临床症状1.1临床型乳房炎乳房和乳汁均有肉眼可见的异常,临床表现明显。轻度临床型乳房炎乳汁中有絮状物、凝块,有时呈水样。乳房轻度发热和疼痛,或者只有肿胀。重度临床型乳腺炎患乳区明显肿胀、热、硬、疼痛,乳汁异常,分泌减少;当出现体温升高、脉搏急速、患畜抑郁、衰弱、反刍减少、食欲下降或丧失等全身症状时,称急性全身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由于临床上无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乳汁质量的改变,因而不易被觉察。可造成产奶量降低,还容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于2002年5~8月对同江市向阳乡奶牛场58头泌乳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治疗药物用乳炎康,以防止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获得较好实验结果,现将实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供试奶牛:同江市向阳乡奶牛场牛;2RD型乳牛乳腺炎电子检测仪、乳导管、注射器等;试验药物乳炎康。1.2试验方法1.2.1普查方法:普查于每次挤奶前进行。挤弃…  相似文献   

7.
<正>在兽医临床上母猪缺乳症是产后的常见病,该病以泌乳期乳房皱缩,乳房胀大而乳汁不通,排乳不畅,乳汁甚少或无乳为主要特征。笔者辨证治疗15例,全部治愈,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8.
2治疗 2.1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以奶牛乳房内有浆液性渗出物为特征,其多见于大肠杆菌感染、低血钙症。患牛乳房均匀肿胀,乳区水肿、不痛不热,乳汁呈水样。其多发生于胎产次高或产奶量高的奶牛。临床上多伴有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成年奶牛最普遍的感染性疾病.依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乳腺肿胀、坚硬,乳汁出现凝块、变色等;而亚临床感染则引起乳产量下降、乳成分发生变化并排泄病原体.亚临床阶段可持续存在或快速发展为临床型乳房炎.目前,乳房炎已成为制约奶牛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对乳房炎的病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酒精阳性乳(奶牛酸奶症),在临床上虽不属多发病,但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会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临床资料介绍一饲养100多头奶牛的牛场,有16头奶牛产酒精阳性乳。其中有6例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乳房外观无异常变化,乳房炎试验检查为(-)性,但榨乳后马上以酒精试验检查乳汁呈絮状。这种类型酒精阳性乳,为代谢型奶牛酸奶症。有8例发病在泌乳期内,无规律性变化,多数在旺奶期,个别的发生在旺奶期之后。乳房无热、痛,无形态学上的改变,试验室隐性乳房炎检查为( )性,为隐性乳房炎型酒精阳性乳(酸奶症)。其他2例是在旺奶期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1.
1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以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可分为隐性乳房和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即无临床症状可见,但用特殊的试验可以检出乳汁的变化。临床型乳房炎,乳房和乳汁均有肉眼可见的异常。轻度时乳汁中有絮片、凝块,有时乳汁呈水样。乳房轻度发热和疼痛,或不发热不痛,可能肿胀。重度的,患病乳区急性肿胀、热、硬、痛。乳汁异常,分泌减少。出现高温、脉搏增数、病牛抑郁、衰弱、食欲衰失等全身症状。慢性乳房炎,由乳房持续感染,通常无临床症状,偶尔可  相似文献   

12.
为推广中兽医药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上的应用,将临床上确诊为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按乳区发病情况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中药(归芪散)治疗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健康组)。在试验周期内,利用CMT检测阳性对照组的好转率、自愈率及临床型乳房炎转化率,检测中药组的有效率、治愈率。检测患病奶牛血液中淋巴细胞指数、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及乳汁中体细胞数和乳清中SA、ALT、AST、LDH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治疗隐性乳房炎有效率100%,治愈率为76%,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为0%。阳性对照组自愈率为23.8%,好转率为33.3%,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有42.9%。阳性对照组SCC呈增高的趋势;而中药组SCC明显减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阳性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均低于健康组和中药组;中药组的吞噬率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显著高于健康组。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低于健康组;中药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逐渐提高,与健康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乳清中的SA、ALT、AST、LD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阳性对照组始终高于健康组,中药组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公英乳康涂膜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型乳房炎祖国兽医学称为乳痈,多因挤奶不当和环境卫生不良等原因导致乳头损伤,病原微生物经乳头管或伤口入侵,使乳络阻滞而成其患。长期以来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病原体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不但使疗效降低,而且乳汁中的抗生素残留影响食品卫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加入WTO后对乳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严格,因此,选用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的中草药制剂来治疗奶牛乳房炎将越显重要。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制剂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但多以灌服或乳房灌注为主,使用不太方便。而公英乳康涂膜剂为直接乳房涂抹成膜,经透皮吸收的一种纯中药新型制剂,使用方便。笔者就该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另一中药制剂高效消炎膏及青、链霉素等药物作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隐性乳房炎病变轻微,不显临床症状,仅有乳汁理化学、乳成分和乳细胞相的变化,并伴有乳量减少等乳腺功能障碍。该病分布广泛,一年四季中均有发生。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平均有50%牛患隐性乳房炎;按Blosser等人报导,以C. M. T.法检出的隐性乳房炎弱阳性、阳性、强阳性乳区。每天乳量分别减少19.5%、31.8%、43.4%。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已有很多研究与报道(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乳汁细胞学检查、乳汁PH值检查、乳汁氯化物检查四类),但对奶牛情期与围情期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假阳性出现  相似文献   

15.
夏季来临,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奶牛一旦感染乳房炎将很难治愈,给奶农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根据其症状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表现为:乳区出现红、肿、热、痛;泌乳量减少或消失;乳汁稀薄、变色(如变黄);乳汁内含有不同的絮状物或出现凝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养牛业 ,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 乳汁稀薄 ,有絮状物 ,乳房发红、肿胀、质硬、疼痛感、产奶量明显下降。隐性乳房炎 细菌侵入乳房 ,引起临床症状 ,但乳汁在生化上及细菌学上发生变化。预防 采用科学挤奶 ,将奶挤净 ,防止留奶。挤奶后消毒。隔离病牛 ,防止传染病、子宫炎、机器挤奶并发乳房炎。对于干乳期牛 ,干奶时榨完最后一次奶向乳头内注抗菌药物。治疗 消灭病原微生物 ,控制炎症发展。局部治疗 用 1 0 %鱼石脂软膏涂患区。用青链霉素或乳炎安注乳头内。全身治疗 肌…  相似文献   

17.
<正>牛乳房炎是产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的时代,往往发生成群奶牛患病的情况。临床上乳房炎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发病原因奶牛发生乳房炎往往是由机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单个或综合作用所致。急性乳房炎是由各种不同因素使乳汁潴留、蓄积在乳房内,或由于畜舍牛床,挤奶者的手及盛乳器等被污染而发生。工作人员集中挤奶时共用洗乳桶、洗乳器是造成乳房炎大面  相似文献   

18.
1979年4月至1980年10月共检查91头奶牛,对临床型乳房炎的44个乳区,隐性乳房炎的74个乳区按乳汁检查确定了病性,得出下述结果。依据需氧细菌培养的菌落数,判定104个乳区为乳房炎,占88.1%。其中临床型乳房炎,病牛有38个乳区为阳性,占86.4%,隐性乳房炎病牛有66个乳区为阳性,占89.2%。乳汁中检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是导致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了乳汁中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也造成了乳汁中抗生素的残留。中药由于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和较少出现耐药性等特点而备受科研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白药酊治疗家畜乳痈王玉玺(内蒙古化德县畜牧局013350)乳痈是泌乳家畜的多发症,多为仔畜吮乳时咬伤,或自体压伤所致,亦有乳房积乳诱发者。临床上以乳房红、肿、热、痛为特征,且乳汁不通,乳中有絮状物,甚至有脓血。临床上根据病因,分为损伤型与肿块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