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干旱区村域种植业生产效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旱地区生态脆弱的奇台县西北湾乡三屯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问卷调研与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种植业成本构成及关键成本、成本与土地种植面积对种植业收益的影响、作物种植类型对种植业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打井成本和作物种植成本是影响农户种植业生产总成本的重要因素;种植业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地租、作物种植成本和打井费用是影响种植业收益的主要因素;种植业属于粗放的土地资源依赖型,承包土地面积扩张是影响农民种植业收益的主要方式;小麦种植是农户的种植业的主要收益来源。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植业区划是为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使当地种植业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并适当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收集了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29个县、市、区种植业方面2005年的数据,选取11个指标作为区划指标.用DP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用Arc View GIS3.2软件形成区划地图。最后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共分为4个区,即:(1)中部、东北部洼地、平原、山地粮食作物种植区;(2)西南、中部山地、丘陵粮食、油料作物种植区;(3)西北、北部山地、洼地棉花、油菜种植区;(4)东南、东北部丘陵、平原粮食兼油菜、糖料、蔬菜作物种植区。通过区划,对当地种植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 WTO,种植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传统农业 ,尤其是粮、棉、麻、油等生产受到很大冲击 ,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要摆脱困境 ,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种子作为种植业生产的特殊生产资料 ,在历次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在现特定的时期中 ,品种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它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充足的种源是保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种植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有种源保证。品种类型、数量、质量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进度、规模和档次密切相关。过去的种植业生产主要以粮、棉、油等传统农业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本刊及时报道种植业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种子方面的新品种、新技术。侧重大田,兼顾园艺,是种植业者首选刊物。主要栏目: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西甜瓜、林木花卉、人物风采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延庆县种植业污染源普查情况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延庆县是官厅水库所在地,种植业是该县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掌握种植业源污染现状,对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保证水源地安全有重要意义。此研究采用普查方法,摸清了延庆县2007年种植业污染源情况,分析了种植业中化学投入品(化肥、化学农药和地膜)的投入和流失情况,废弃物(农作物秸杆)的产生利用情况,并对该县种植业总体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延庆县化肥总施用量为1.61×104 t(折纯),其中纯氮施用量是1.14×104 t,占总施用量的70.6%,延庆县种植业氮肥流失量占全县总氮排放量的52.4%,是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氮素最主要来源,磷流失量占全县总磷流失量的35.1%。农药中用量较为突出的是人工除草剂阿特拉津,施用量为28129.97 kg。康庄镇、延庆镇、张山营镇、旧县镇、永宁镇、香营、井庄镇7个乡镇是延庆县种植业源排放最严重的区域,该7个乡镇紧临官厅库区,成为威胁官厅水库水质安全的主要因素。此文最后针对主要污染源的种类和成因,从源头阻断、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3个层面提出了4条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种养结合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源,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加快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江苏省东台市经过探索实践,表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明显,主要体现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养殖环境等方面。调查分析显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农业部办公厅近期发出《关于加强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农业部种植业系统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正>今年种植业目标为"三稳""三进"《2014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种植业目标为努力实现"三稳""三进"。"三稳",即粮食稳定增产,棉油糖稳定发展,蔬菜生产稳定发展;"三进",即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科技服务重点措施推进有新进展,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进展,资源节约利用有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丘陵区农业资源丰富,给种植业提供了较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四大骨干作物,已成为夺取种植业中粮食增产的主要经营对象。要想“站稳脚跟”,在粮食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种植业管理工作者如何对粮食总构成中的各作物群落合理布局,恰当安排,确实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运筹不好,互相制约,前进步子不大;安排得当,步伐合拍,则  相似文献   

10.
聊城市种植业结构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24-127
对聊城市种植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种植结构进行评价,实现对聊城市的作物种植进行合理调整;对影响作物种植的要素进行定性打分,根据作物的得分情况进行最优组合;结果发现粮食作物中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马铃薯、玉米和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和药材;蔬菜依次是茄子、西红柿、食用菌、黄瓜和西葫。据此提出了7种适合聊城市种植业发展的作物组合。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研究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特征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农民增收、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8—2016年的新疆棉花生产数据,使用区位商、区位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影响程度,揭示了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经历了持续增长(1988—1999年)、缓慢减少(2000—2004年)以及波动增长(2005—2016年) 3个阶段, 2016年已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5,其专业化集聚水平自1992年起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主导地位日益增强;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区域特征明显,南疆棉区的变化主导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变化;新疆棉花种植业的集聚水平自1988年起呈现出波动中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其高值集聚区由喀什地区转移至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新和县等地,高-低集聚、低-高集聚及低低集聚变化不大;推动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性土地面积比重、棉花比较收益、机械化水平以及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扬州州市地处江滩之间,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在总结近5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到得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入世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激烈竞争,种植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即: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新的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提高科技贡献份额。  相似文献   

13.
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指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关系。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福建农垦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对增加产量、增加收入、壮大农场经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完善及中国加入WTO ,现行的种植业结构在许多方面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西藏阿里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形成了阿里地区独特的种植业生产格局。本文分析了珂里地区的种植业生产现状,提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措施、种植业布局和种植制度的调整,为阿里地区的种植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石河子垦区发展绿洲农业的重要保障。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是实现垦区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现状及种植业结构现状,分析了垦区种植业发展结构比较单一,同时也面临着种植业水资源利用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从粮食生产安全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视角提出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的优化方案,以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展示优良品种、荟萃科技成果、聚合实用技术《农业科技通讯》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报道种植业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种子方面的新品种、新技术。侧重大田,兼顾园艺,是种植业者首选刊物。主要栏目: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西甜瓜、林木花卉、人物风采等。内容丰富翔实、信息量大、技术实用等。内容丰富翔实、信息量大、技术实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种植业施肥现状及科学施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坚持绿色发展,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我国正在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种植业普遍存在耕地资源地力退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笔者在深入分析当前种植业施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科学施肥技术,仅供参考。一、当前种植业施肥现状1.化肥用量大,利用率低,危害重当前,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明显高于国际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垂直地带明显,呈典型的立体农业特点,种植业海拔分布在1650~3700m。根据青海省种植业区划,青海  相似文献   

19.
一、油菜在我省种植业中的地位和生产概况油菜是我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油料生产中,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居第一位。在种植业中,也占重要位置。一九八○年油菜播种面积二百八十四万四千七百多亩,仅次于水稻、包谷、洋芋、小麦的面积,居第五位;一九八二年油菜面积一跃而为五百零三万  相似文献   

20.
浙北山区典型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山区小流域与平原河网小流域在地形地貌上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它们在面源污染的发生规律上必然也不尽相同。笔者以西山村为例,就太湖地区浙北山区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规律进行调查,提出治理相关对策。调查结果表明:西山村总氮、总磷污染排放总量分别高达3604.99 t/a和609.17 t/a。该流域的4大污染源对TN的贡献率依次为:雷竹林-茶园种植业(47.59%)>养殖业(24.41%)>生活污水(19.94%)>水稻种植业(8.06%);对TP的贡献率分别为:雷竹林-茶园种植业(49.59%)>养殖业(24.13%)>水稻种植业(20.90%)>生活污水(5.38%)。该流域面源污染控制重心应放在雷竹林-茶园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上,特别是雷竹林-茶园种植业这类高效益种植业上。笔者认为,进行河道修复,结合人工湿地净化,并充分利用当地稻田种植区以及生态沟渠对氮、磷污染物进行消纳,将其进行技术整合在山区小流域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