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氟苯尼考(FFC)致雏鸡药物性肝损伤的模型,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将210只1日龄体重均匀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用不同剂量的100 g/L FFC溶液对雏鸡进行饮水给药,以建立雏鸡药物性肝损伤的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的5、7、9日龄,观察FFC溶液对雏鸡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微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肝指数等指标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7日龄时不同剂量的FFC溶液显著提高肝损伤模型组雏鸡的肝指数,提高血清中ALT和AST的活力,表明造模成功,且显著提高肝组织中MDA的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中SOD和GSH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FFC溶液对雏鸡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破坏机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千世杨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0.2%CCl4植物油建立肝损伤模型,再给胃灌低、中、高剂量的千世杨药液,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含量,以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千世杨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P<0.05);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TP和ALB水平的降低,其中ALB达到显著水平(P<0.05)。低、中剂量的千世杨使小鼠肝匀浆中GSH-ST、ALP活性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GLU含量及中、高剂量组MDA含量均未出现统计学意义。说明千世杨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柴芪颗粒抗菌及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柴芪颗粒的保肝、体外抗菌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 氨基半乳糖(D 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柴芪颗粒(15、10、5 g/kg体重),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研究表明柴芪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 )及D 氨基半乳糖(D GalN)所引起的小鼠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减少了CCl4 肝损伤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体外试验有一定抑菌作用。可见柴芪颗粒具有抗菌、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长柱金丝桃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和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白酒灌胃的方式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脏指数。结果表明:长柱金丝桃乙酸乙酯部位组能极显著抑制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长柱金丝桃正丁醇部位组能显著抑制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且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肝脏指数(P0.05);长柱金丝桃乙酸乙酯部位组能抑制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且能降低肝脏指数(P0.05)。说明长柱金丝桃提取物对CCl4和酒精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庄绣线菊水浸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土庄绣线菊水浸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5组。采用一次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后,测定各小鼠肝组织谷胱甘肽(GSH)与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ALT)的活性,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土庄绣线菊水浸液能够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引起的AST和ALT活性的升高,能有效保持肝脏中GSH含量和明显降低MDA含量,说明土庄绣线菊水浸液对乙醇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酒精引起的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变化。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异紫堇碱灌服10 h,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IL-1β、IL-2、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异紫堇碱给药组血清中AST、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NF-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红茂草异紫堇碱作用后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地减轻,高剂量的异紫堇碱(330.96 mg/kg)对肝组织的保护程度最为明显。说明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LF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37-1740
150只雏鸡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丹参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灌服CCL4建立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分别给雏鸡饮水不同浓度丹参多糖进行预防及治疗给药。对比雏鸡肝脏系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雏鸡TP、Alb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指数、ALT、AST、MDA均显著增高(P0.05)。而丹参多糖各剂量组血清TP、Alb含量,AST、ALT活性和肝组织中的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丹参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雏鸡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对菊苣种子、根、茎及叶4个部位多糖通过含量测定及抗氧化能力试验进行保肝作用的筛选,选取最优部位多糖探究其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保护作用。以50 mg/kg或100 mg/kg的剂量预防性给予昆白小鼠菊苣多糖3 d,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APAP) 300 mg/kg诱导药物性肝损伤,测定血清、肝脏的生化指标、氧化指标和考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菊苣多糖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PAP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升高,抵抗APAP造成的肝脏氧化损伤,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H_2O_2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缓解APAP引起的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的发生,保护肝脏抵御APAP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水提物对镉中毒所致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镉中毒组,茵陈水提物高、低剂量组。镉中毒组采用饮水染毒(氯化镉浓度为50 mg/L),茵陈水提物高、低剂量组(40 m L/kg、20 m L/kg)均以灌胃给药,1次/d,30 d后采样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力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茵陈水提物可明显降低镉中毒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力,增强镉中毒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x、GSH的活力,并降低MDA含量。结论:茵陈水提物可抑制镉中毒所致小鼠肝脏的氧化应激,对镉中毒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蒜多糖(GAP)对肝脏氧化还原性的调节作用,试验就GAP对伴刀豆蛋白A(ConA)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影响进行了研究.5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糖不同剂量组(低、中、高);多糖组分别以100 mg/kg,200 mg/kg,400 mg/kg体重的大蒜多糖对小鼠进行灌胃,然后采用刀豆蛋白A(ConA)静脉注射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摘取肝脏,进行肝组织匀浆中SOD活力、MDA、GSH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ConA模型组比较,多糖低剂量组SOD活力提高不显著(P>0.05),MDA含量降低显著(P<0.05),GSH含量升高不显著(P>0.05);多糖中剂量组SOD活力提高显著(P<0.05),MDA含量降低极显著(P<0.01),GSH含量升高显著(P<0.05);多糖高剂量组SOD活力升高极显著(P<0.01),MDA含量降低极显著(P<0.01),GSH含量升高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大蒜多糖能够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机能,对ConA所致的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量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