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制干辣椒3414肥效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3414肥效试验,以寻求制干椒最佳的施肥效益,结果表明,制干椒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1.378kg/667m2,磷肥5.453kg/667m2,钾肥4.692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320.502 2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辣椒种植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辣椒在不同种植区域的推荐施肥量,在正安县不同辣椒种植区域开展土壤N、P、K丰缺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效应与土壤养分含量密切相关,安场镇以尿素用量35kg/667m2、普钙用量50kg/667m2、氯化钾用量20kg/667m2的处理鲜椒产量最高,达930.15kg/667m2;乐俭镇普钙用量50kg/667m2、氯化钾用量20kg/667m2的处理鲜椒产量最高,达1099.88kg/667m2。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辣椒施肥量,开展了辣椒3414施肥试验。通过建立了辣椒施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施肥指标为N15.61kg/667m2、P2O58.96kg/667m2、K2O 10.6kg/667m2,可得最佳鲜椒产量2341.63kg/667m2;不同氮磷钾配比施用以N12kg/667m2、P2O56.67kg/667m2、K2O 15kg/667m2单位产值最高,达2203.76元/667m2。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本实验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不同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分别在密度为9 391~11 139穴/667 m2和7 977~9 831穴/667 m2时辣椒亩产量可达到194.4~233.37 kg和198.76~259.04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在贵阳市蔬菜办的安排下,2009年引进1号朝天椒、2号朝天椒及曼迪1号、曼迪2号等7个朝天椒品种作品比试验,试验结果,曼迪虾子椒和曼迪3号两个品种,不但植株长势强、抗逆性强,而且果实大小均匀,品质优,而且可产鲜椒2 349.89 kg/667 m2和2 252.41 kg/667 m2,在我区可作小山椒发展。  相似文献   

6.
滴灌春小麦单产450kg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八师一四八团2008年种植滴灌小麦0.1万hm2,平均单产431kg/667m2,最高单产达604.5kg/667m2。单产水平较水浇地平均增产100kg/667m2以上,按目前小麦(3级)收购价2元/kg计算,可增加产值200元/667m2。扣除滴灌成本160元/667m2(地下部分和首部按10年折旧),加上节约机力、人力及肥料等费用50元/667m2,可增收90元/667m2。0.1万hm2滴灌小麦共增收135万元。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特进行了麦后复种与小麦套种饲用甜菜等项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在小麦套种甜菜的地块中复种内饲5号甜菜,试验结果表明,1.8m0.9m套种模式,临优1号小麦产量可获得299.1kg/667m2.套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密度为株距33.3cm,块根产量达到4346.7kg/667m2,茎叶产量为2517.2kg/667m2;复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株距26.7cm,块根产量为1625.5kg/667m2,茎叶产量为3819.9kg/667m2.套、复种后总产值为1799.2元/667m2,复种的增收率为43.4%,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团小麦主栽品种是新春6号,2005年全团种植580.59hm2,产量450.84kg/667m2,其中四连40.13hm2单产514.42kg/667m2;五连70.27hm2单产527.76kg/667m2。而2006、2007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单产330kg/667m2,其主要原因:(1)小麦生产效益远远低于经济作物辣椒、西红柿等,受重视程度不够;(2)气象条件较常年有所变化,尤其是温度升高及降雨量偏少导致小麦减产。  相似文献   

9.
辣椒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调味品,是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大,科学合理施肥水平不高,干椒增产增收不明显,为给辣椒高产栽培和节本增效提供科学合理施肥依据,采用1因素6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初步探索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对辣椒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00kg/667m~2生物有机肥与100kg/667m~2硫酸钾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作底肥,配套选用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作追肥,均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其中芸乐收叶面肥最佳,平均可增产干椒67.22kg/667m~2,增产率达24.5%,纯增收1 272.4元/667m~2;稀土钙镁次之,平均可增产干椒49.44kg/667m~2,增产率达18.0%,纯增收988.8元/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引进泰国辣椒新品种正椒12号在遵义县适宜栽培密度,特进行3种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正椒12号最适宜密度3335株/667m2,规格为行穴距80cm×25cm,产量最高,达310.2kg/667m2.  相似文献   

11.
小麦根腐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来几种药剂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对小麦根腐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以全消药肥于小麦越冬期、返青期各施1 kg/667m2防效最好,其次是越冬期施1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甘蓝的最佳施肥量,2012年在平塘县卡罗乡中等肥力田块中开展了甘蓝“2+X1”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26kg/667m2(纯氮12/667m2)、32kg/667m2(纯氮15/667m2),分基肥和两次追肥,按照前期少后期多的原则,单产能达到4800kg/667m2以上,经济效益可达15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小麦套种朝天椒间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玲 《中国种业》2012,(11):72-73
朝天椒是内黄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平均每667m2产200~250kg,效益为2000~3000元,种植的主要品种以子弹头、三樱椒等自留种为主。小麦、玉米是内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常年种植面积6万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朝天小辣椒的丰产性、商品性,以及韩国朝天辣椒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960m左右地区,韩国杂交朝天辣椒单身红单产干辣椒374.8kg/667m2为最高,比朝天王、遵椒一号、小米辣、本地朝天辣椒分别增产5.8%、43.3%、74.7%、161%;韩国杂交辣椒朝天王为第二,单产为354.3kg/667m2,分别比遵椒一号、小米辣、本地朝天辣椒增产35.4%、65.2%、146.7%;遵椒一号为第三,单产为261.6kg/667m2,分别比小米辣、本地朝天辣椒增产22%、82.3%;米辣为第四位,单产为214.5kg/667m2,比本地朝天辣椒单产143.6kg/667m2增产49.4%,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各品种间存在1%的显著差异,韩国辣椒单身红、朝天王商品性好、产量高,深受群众欢迎,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作者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及参考前人的成果,总结了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区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实践表明黄秋葵产量可达1000kg/667 m2,按市场价10元/kg,产值可达1万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杨贵成 《耕作与栽培》2010,(3):37-38,33
通过稳产高产小麦品种连麦2号的试验,小面积、大面积高产栽培示范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技术特点和栽培要点,指出产量550~60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40~45万穗/667m2,穗粒数35~40粒/穗,千粒重38~42g;基本苗15~20万/667m2,越冬前茎蘖数70~80万/667m2,返青期茎蘖数90~100万/667m2;最佳播期10月1~10日,播量8~10kg/667m2;肥水运筹,全生育期总施N量20~25kg/667m2,P2O5kg/667m2,K2Okg/667m2。  相似文献   

17.
1科学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高产田施有机肥3000~4000kg/667m2、中低产田施有机肥2500~3000kg/667m2.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好氮磷配比,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底肥中化肥施用量一般地块施标准氮肥25~30kg/667m2,标准磷肥30~50kg/667m2,钾肥10~15kg/667m2,锌肥1.5kg/667m2.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速效化肥作种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种肥要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严格控制用量,1.5~2kg/667m2为宜,最好单独施入播种沟内,不要与种子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中筋小麦扬麦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力水平上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低地力田施磷量6kg/667m2、中高地力田施磷量4kg/667m2时小麦产量较高,且品质的各项指标值较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麦收获后尚有近90d时间的土地闲置情况,进行早熟玉米复种尝试.麦收后复种采取育苗移栽与直播两种措施.复种玉米品种均选择早熟型玉米品种冀承单3号、冀植9831、内早9号.结果表明冀承单3号成熟程度最好,达到85%,如追求籽实产量,复种玉米应首选育苗移栽冀承单3号或更早熟的品种.不论育苗移栽还是直播,每推迟4d和3d,产草量、籽实产量均显著下降,产草量平均分别降低509.5 kg/667m2和218 kg/667m2,籽实产量平均分别降低53.4 kg/667m2和58.4 kg/667m2.采用育苗移栽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值,如种植晚熟小麦品种采取直播措施.利润也可保持在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小米辣“义选2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氮磷钾施肥量对其产量影响,总结小米辣“义选2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8.66~20.19kg/667m2,8.41~9.78kg/667m2,18.40~19.08kg/667m2时,效益最大,可达4515.01~4731.31元/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