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又取得两项生态科研成果1994年12月,我院又有由经济林系刘煊章副教授主持的“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和林学系王问学教授主持的“砷剂白蚁药在土壤中淋溶动态及持效期的研究”两项生态科研成果,通过了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我院两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奖最近,从林业部公报中获悉,我院今年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这两项成果分别是:张全仁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杉木无性系选育”(获二等奖),何方教授主持完成的“油桐早实丰产技术”(获三等奖).在此之前,我院已有6项科研...  相似文献   

3.
合作试验林的建设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通过合作科技开发,鉴定合同,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创办科技产业。到“八五”期末,在辽宁东部和南部林区,建立5处试验基地,新建试验林1956.6hm^2,在建设中推广科研成果10项,鉴定科研成果8面,撰写论文14篇,为深入开展试验研究和深化科技体制要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1998年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有4项科研成果荣获5项奖励。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柳树纤维和矿柱用材良种选育”成果荣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森林生物防火技术”成果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马尾松优良种源转化...  相似文献   

5.
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1992年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2年,我院共承担了省科委、省教委、省林业厅、林业部等项目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38项,获得科研经费23万元,这些项目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共鉴定科研成果9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水平3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有5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科技进步奖励,“板栗兴透翅蛾的研究”,“七星瓢虫若干应用生态学的研究”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板栗兴透翅蛾的研究”已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杨树丰产栽  相似文献   

6.
坚持科研为本,增强发展后劲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江苏省林科院确立了“科研为本,市场为先”的指导思想和林业科技工作定位,坚持把科研工作作为我院发展的立足点,这不仅夯实了科研基础,放大了科研优势,增强了发展后劲,而且为科研开发和科技产业化提供了支撑。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 118项,仅在“九五”期间,就取得 20项科研成果,获得 28项次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 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3项,二等奖 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推广转化奖 8项,省厅级奖励 14项。在这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林学会首届“科技兴林奖”经专家评审、领导批准,有 35 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0 项,三等奖 21 项。我院“富春江两岸多功能用材林效益一体化技术研究”和“毛竹笋用林丰产结构调控技术研究”共 2 项荣获一等奖、“浙江省营林技术决策咨询系统”荣获二等奖、“森林防火隔离带除莠灭灌技术的研究”荣获三等奖。浙江省林学会首届“科技兴林奖”揭晓@吴蓉  相似文献   

8.
我院两项油茶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由我院经济林研究所何方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油茶立地分类与评价的研究》和漆龙霖副教授主持的《油茶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于正994年取得成果.并于同年12月通过了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经有关专家评议,两项成果均达到国内...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省林业厅召开副研究员以上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对我省去年林业科研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回顾。全省林业科研取得了新的突破,有27项林业科研获奖,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SO%以上。我省林业科研坚持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立足自身优势,面向市场,以科研促开发,以开发保科研,努力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去年全省承担科研课题90多项,其中“湘中丘陵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优化结构组建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水线机和竹木复合墙板裙两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用材林速生丰产综合技术推广应用”等20…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我省林业科技成果取得了一些成就,经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有十四项,省级进行推广的项目有两项。这些成果对发展我省林业,繁荣林区经济,都会有一定的作用和贡献。现将各项科研成果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1.白城地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和长岭、梨树县森防站共同完成的“杨树五种食叶害虫危害指标的研究”,为经济有效地控制我省西部柳毒蛾等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为害,减少防治工作的盲目性,科学地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2013,(10):1-1
5月10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联合启动新一轮“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绿色经济评价体系研究”项目。项目将主要研究林地林木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森林社会文化价值评估和林业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四部分内容,前两项预计年内完成,后两项力争在近两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科研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1):F0002-F0002,F0003
我院油茶科研工作经过几代科技人员40多年的努力,硕果累累。继2008年成果“油茶雄性不育系选育与杂交育种研究与示范”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又迎来了新的喜讯,我院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油茶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和示范”  相似文献   

13.
《园林科技信息》2005,(1):42-42
森林中绿树参天,花香鸟鸣,一片生机盎然,“沐浴”其中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对健康大有裨益。为此,日本林野厅将从明年开始,正式开展一项“森林浴”研究,从医学上阐释森林具有的治疗、康复效果,并在科学基础上创立新的“森林医学”。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森林公园体系建设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河南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在综合评价森林风景资源的景观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基础上,策划出河南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是:加快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和“黄河之旅”、“寻根朝敬之旅”两条国家旅游专线沿途森林公园建设,建好郑州、洛阳、开封三市环城森林公园和森林长廓,创办鄢陵—淮阳—郾城和安阳—汤阴—鹤壁两个金三角森林旅游区,力争四个过“半”,并制定出达到上述目标的五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1)建立“三项制度”,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先后建立了森林防火目标考核、责任追究、重点管理“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是森林防火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森林防火列入各设区、市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由省政府下达《森林防火责任书》,一年一考核,严格兑现奖罚。  相似文献   

16.
调查和处理森林火灾案件,是森林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目前,森林火案的侦查,在我国尚无系统的理论及成熟的技术,也没有规范的调查步骤和方法,这也是长期困扰基层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难点之一。为此,国家林业公益性项目立项资助我院开展了“森林火灾案件侦查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火灾案件侦查的框架体系,为森林公安民警侦查办理森林火灾案件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了“森林眼”森林防火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并以“森林眼”系统为例分析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的几项关键指标对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萌 《森林防火》2001,(4):20-22
1我国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从建国初期就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50年代初,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防止森林火灾问题给各级党委的指示》要求各地把防火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基础。进入70年代,伊春林区率先提出了森林防火的“四网两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纵观1987年“5.6”大火以前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组织领导弱化,仅限于林业部门,技术手段落后,防火法规几乎空白,全国森林火灾次数一直居高不下,损失惨重。据统计,从1950年至1987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常宁市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但由于森林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太合理,林种树种单一,造成了森林资源效益结构不适应市场竞争、森林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森林资源布局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面,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抓好“四个调整”、“两大工程”、“四个基地”和“三项落实”。  “四个调整”:首先要调减油茶面积,增加油茶产量。油茶林面积调减11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后,汉中市坚持不懈地开展造林绿化,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和依法治林,使森林面积达1968万亩,净增6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7.5%增加到48.42%;森林蓄积量由72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875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566.2平方公里。1994年汉中市胜利实现消灭宜林荒山,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造林灭荒第一市”光荣称号,并且取得科研成果121项,其中获国家级奖2项,部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