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报定义是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情报现象的复杂性,要抽象其概念以及较为简要明确地表述出来也就成为比较复杂的问题。情报理论研究自1948年克劳德·香农关于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著作问世以来已经40年了。现在,人们对情报概念的认识逐渐趋向本质,众多的定义和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着情报的涵义,已经为情报定义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笔者试图在此基础上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具有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对于情报概念的争论,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从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来看,在定义中把知识性看成是情报的基本属性的主张,是得到相当多的人赞同的。据一篇综述性文章统计,在三十三例定义、涵义或概念叙述中,以“知识”作为情报属性来叙述的达十五条之多。目前较有影响的情报定义有;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伊洛夫的作为存贮、传递和交换对象的知识,英国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的“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情报学正式教材《情报学概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情报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所谓情报学,顾名思义,它是一门以情报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早期人们对情报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笼统,所有的有关情报方面的理论都放在一门情报学之中,这主要与人们的认识水平较低和活动范围狭小有关。以后,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一方面开始从更深层次研究情报问题;另一方面又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情报问题。这不仅促使情报科学基础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也促使各门分支情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到目前为止,情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讨论情报概念情报概念是情报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前几年国内曾经热烈的讨论了一阵,现在突然停了下来。理由大约有下列三点:①“情报”是不可定义的,讨论“情报的定义是什么,造成了倾向性的混乱”。②讨论情报概念脱离实际。③“这一讨论已属过去”。上述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 1、情报概念的讨论是历史的需要社会发展使人类活动涉及到某些事物,产生了命名与创造术语的问题。创造使用一个术语,是为了反映一定的事物或事物的某种属性,讨论定义的过程就是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和约定术语的过程,对于可认识的事  相似文献   

5.
在情报研究领域内,关于情报的概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为了正确使用这一概念,和明确其他任何科学概念一样,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给概念下定义。如何给情报下定义,是学术界,尤其是情报界众人关注的问题。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方式,就是将情报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就出现了诸如“情报就是一种信息”、“情报是传递着的信息”等定义。但是,由于当前对于信息的内涵的探讨,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信息”概念本身的定义仍远远没有统一,其定义的方法有一、二十种之多,因此,根据尚不确定的概念去定义情报的概念,自然是欠妥的。令人感兴趣的是卢盛孝同志在其“确定情报概念的规则”(《情报学刊》Vol.7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加强情报学的应用研究左毅科学情报与理论科学的横向交流障碍 杜毅人、情报与社会王知津编译科技文献的自引王崇德科技情报与外语梁前文发展我国信息情报产业迎接“产业革 命”新挑战任道忠戴立人国情与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洪传科情报交流的社会功能匡华论情报的定义纪晏平科技情报的传递交流朱宇仪科技情报工作的选择性章振威对微观情报过程黑箱模型的分析 陆正康物质、精神与情报概念张雄现阶段的世界认识与信息科学 赵国琦摘译论中国的情报意识贫克毅关于情报心理学的产生及其若干基本理 论问题王秀成关情报的反馈中开展院校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门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其基本概念的确定.在情报学中,情报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当前,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讨论正在日益深化并已超出了情报学范畴而上升到了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这就使我们在讨论“情报”这一概念时,不可避免地要从哲学角度来研究它.此外,信息和知识是两个与情报联系紧密的概念,探讨情报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三者的关系。“信息”一词业已在许多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每个人大抵都是从本专业  相似文献   

8.
情报概念是情报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要建立完整的情报科学理论体系,首先必须给情报下科学的定义和进行定量的描述。关于情报定义式,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性质和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不同的表达式,其原因是情报一词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如何统一这些由于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方法研究得出的情报定义表达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近年来对情报定量化公式的研究主要是从信息论、决策论和知识论出发。  相似文献   

9.
目前,情报定义的探讨已进入“冷战”时期。初期的种种观点,可说是已尽归一帜。但是,人们对情报这门既古老又新颖的学科的核心概念的认识,还只不过是刚有了一个轮廓,远不是较周全的。在这场讨论中,有一种似乎是颇为多数的看法认为:“知识性是情报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此种看法实属有待商榷之必要。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之所以出现情报定义讨论的“繁荣”时期,除多种原因外,有一个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一、情报业务管理的模糊属性科学技术情报是现代社会中的客观实在,但对“情报”本身的概念的定义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定义,不难看出,认为情报是一种知识信息是确定的。然而它是一种何等的知识信息却是众说纷纭,难于确定的。与其说这种难于确定的现象是情报学家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透或是还未能统一,不如说是由于情报本身与社会信息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它需要的程度和范围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从某一类知识信息向  相似文献   

11.
从作为社会科学一门学科的情报学的观点出发,来分析“情报”与“知识”这两个概念。情报,可理解为借助于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而知识,则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认识的结果。讨论了“情报”与“知识”二概念的基本区别,并指出情报内容与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二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合乎规律的、功能上的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逻辑学中欧拉图的原义及其在情报定义、情报语言学和情报检索等情报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标识文献关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情报科学无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当前人们对情报科学的看法和认识很不一致,还存在大量的疑问和不清晰的地方。随着情报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也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如何从学科建设出发开展情报学研究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认为在情报学学科建设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在这里作为问题提出来,以便经过讨论,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情报的定义很多,很不统一,有些定义的说法甚至相差很远,究其原因,大概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情报工作的认识不同,情报工作的水平、内容、任务、对象等不同,因而人们对情报所下的定义不同。如我国古典的情报概念“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只注意到了情报的知识功能。60年代人们意识到,情报对技术、经济等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认为“情报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认为情报具有提供知识的功能。2.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情报工作人员,其情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不同,因而对情报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要做好情报工作,迫切需要有一种正确的情报定义作指导。笔者以为,有必要认真地抠一下情报的定义。一、情报学的逻辑起点一门学科的确立,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即作为一门学科的根据和基础。这个起点应是这门学科内容体系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概念抽象,可以放在社会历史中作为最初研究的东西,也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研究对象。像马克思在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所遇到的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正确的理论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而且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情报概念是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对情报概念的研究可以明确情报工作的内容范围,明确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向。米哈依诺夫在《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中指出:“自两部起奠基作用的著作于1948年问世后,情报的概念成了许多门科学和学科的代表人士所注重研究的对象。这两种著作是诺·维纳所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和C.申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从第一次发表这些著作时起,曾多次试图给情报下一总的定义,但都未得到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M.C.约维兹(M.C.Yovits)从决策论角度研究了一系列情报理论问题,下面分三个部分择要加以述评,以期引起我国情报学界的关注,加以参考。一、广义情报系统与情报概念约维兹不同意在香农“信息论”的意义上来研究情报学的基本问题,也不赞成把情报看成是知识的同义语,他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不能严格地建立情报科学的有用原则和理论基础,情报,应该是决策时有价值的数据。约维兹的这一学术观点形成于六十年代末。1969年,他为了深入地分析情报流在决策过程中的动态,提出了“广义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几乎所有的情报学著述中,都把情报的“正式交流过程”定义为:借助于(或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情报交流或传递。如严怡民主编的《情报学概论》、《情报学基础》、赵惠丰主编的《社科情报工作概论》等书中均是如此。若仔细地分析这一定义,特别是与情报的“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定义相比较,就会发现,这种定义是不准确或有矛盾的。首先,“科学文献系统”的含义不明确。假设“科学文献系统”专指正式出版物,就大大缩小了“正式交流过程”的范围。因为在这些著述中,在解释这一定义时,还对其范围进行了说明,如《情报学基础》中说,“如科学出版发行过程及与发行过程有关的书刊商业活动,以情报提供为目的图书馆书目工作和档案工作,科学情报工作等”。很明  相似文献   

19.
据1983年的统计,对“情报”定义的解释已达37种,近来又有文章说多达上百种。各种观点至今仍在继续争论着。笔者统计了近10年来有关情报概念的研究文章后发现,从实质上看,各种对情报开发的解释虽然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情报的知识性表述,认为情报是运动着的,发展着的,激活了的,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对使用者有参考作用的,具有时间性和为未来眼务的最新颖、最活跃的知识。二是突出情报的信息性和传递性表述,认为情报是信息的一种或者是特定的一种信息,是被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纷繁的情报实践与落后的情报理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情报学研究方法的新潮流,又形成充满悖论的局面。情报学研究方法,或依附于某些新兴学科,或游弋于某些时髦学派.有人褒为坦途捷径,有人贬为一无是处,甚至称为“殖民扩张”或“传染病流行”.对于情报现象,一方面惊呼“知识爆炸”、“情报泛滥”;另一方面则是“知识贫乏”、“情报饥饿”.这是由于运用新方法的技巧不够成熟?还是情报本体与新方法缺少亲和力?或许两者皆有?更新情报学研究方法的愿望,虽然产生于实际,但是,许多方法却是移植、借用来的,而不是对情报本体研究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