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毕节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 5万余hm2 ,常年总产量 2 0t左右。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气温偏低 ,光照不足 ,全区年均温 13.2℃ ,无霜期 2 5 0d左右 ,在水稻生长的 4~ 9月 ,≥ 10℃的积温为 3836 .33℃ ,光照时数为 881h。不利的自然气候条件 ,极大地制约了全区水稻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新的水稻栽培技术 ,充分挖掘水稻生产的潜力 ,促进水稻生产发展。 1993年 ,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在全区 8县 (市 )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 ,水稻旱育稀植能有效地协调水与气温之间的矛盾 ,大大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早…  相似文献   

2.
1.1 怀柔区自然条件怀柔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南自40°14′N,北至41°04′N,116° 17′E~116°52′E.属华北经燕山山脉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阶梯地带.全区土地总面积2 128.7km2,山区面积占88.9%以上,怀柔有极为丰富的制种资源,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 600~2 800h,平均气温6~ 12℃,无霜期140~211d,年均降雨量470~850mm.≥0℃的活动积温4 663.1℃,≥5℃的活动积温4 515.7℃,≥10℃活动积温4 224.3℃.北部山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隔离条件,即土质肥沃、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制种产业发展,我区的种子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农四师七十七团位于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地处东经80°07′~80°08′,北纬42°55′~43°17′。年平均气温1.3℃,≥10℃的年积温1 850~2 000℃,无霜期在90~110 d。降雨量在400~600 mm,年蒸发量1 200~1 800 mm。土壤多为碳酸盐黑钙土,有部分栗钙土和沙壤土。耕地有机质7.5%~8.5%,速效氮6.4~7.5 mg/kg,速效磷30~40 mg/kg,速效钾250~  相似文献   

4.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峰 《作物杂志》2006,22(2):51-52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北纬50°15′,为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其所居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受季节性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明显。热量资源不足,年平均气温为-1℃,≥10℃的活动积温在1900~2100℃之间,水稻生育期仅95~120d(插秧)。6~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8℃、20·4℃和18·0℃。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5·7h,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集中在6~8月间,加之江河水量极为丰富,可满足水稻灌溉要求,且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低洼涝地宜种水稻土壤多;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丙环·咪鲜胺在水稻区的市场前景水稻纹枯病是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在2.9亿亩左右。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水稻稻曲病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及青粉病,我国与日本还称其为"丰收病",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6.
塔吉克斯坦地处中亚大陆腹地,年平均气温17℃,≥10℃积温5 808.8℃,无霜期339 d,降雨量293.6 mm,作物生长阶段高温富照,降水稀少,气象条件利于农业生产。然而当地农业生产较为落后,水稻单产仅150 kg/667 m~2左右。为贯彻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落实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塔吉克斯坦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本文将兵团先进水稻种植技术与塔吉克斯坦传统农业相结合,从水稻高产技术指标、水稻机械旱直播播前准备、播种技术、水层管理、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生产环节进行了总结,以为塔吉克斯坦水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介于34°32′~34°58′N、105°45′~106°30′E之间,属陇中南部半湿润区,年降水量662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55%.清水县城关川区中晚成熟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是从4月下旬后期到9月下旬后期,大致148d左右.  相似文献   

8.
农四师七十一团位于伊犁盆地东部、巩乃斯河南岸,海拔高度840~900m。全年降水量450mm左右,≥10℃有效积温3067.3℃,无霜期163d,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2%~5%,较适宜大豆种植。七十  相似文献   

9.
赤水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递降的斜坡地带,东南高,西北低,境内以低中山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8.1℃,≥0℃的积温6679.3℃,≥10℃的积温5888.3℃;年降雨量1286.8毫米;年日照1297.7小时。夏秋两季≥0℃以上的积温5361.4℃,占年积温的80.26%;降雨量1198.3毫米,占年降雨量的92.5%;日照1048.3小时,占年日照的80.78%。上述情况说明,夏秋两季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稻田多熟,特别适宜发展再生稻,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及分洪区种植结构调整与减灾避灾种植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中游及分洪区主要包括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洞庭湖平原及鄱阳湖平原,跨越三省,涵盖6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0.5817万km2.该地区位于北纬28°03′~30°08′,东经111°04′~117°34′,平均气温15,5~17.9℃,≥l0°的年积温达5203~569l℃,稳定通过≥10℃的起始日期为3月15~25日,稳定≥23℃的终止日期为9月15~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为227~249d,无霜期237~282d.全年日照时数1726~2098h,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4.4~47.7万J/cm2,年降雨量1333~1801 mm.雨量充沛,水、热时空基本同步的优越光热资源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1现状1.1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水平陕西省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陕南,其中汉中7.9万hm~2左右,安康3万hm~2左右,商洛666.7hm~2左右。汉中水稻主要集中在城固、南郑、勉县、西乡、洋县以及汉台的平川6县(区),约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91.6%,平均单位产量8 250kg/hm~2左右。宁强、镇巴、佛坪、略阳、留坝山区四县总面积仅有6 666.7hm~2,约占全市水稻总面积8.4%,平均产量6 75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纳雍县是苗、彝、布依、南京等多民族杂居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中南部,介于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全县东西长56km,南北宽48km,总土地面积2448km2;海拔1052~2476m,年平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262mm,全年日照时数1495·5h,≥10℃有  相似文献   

13.
甜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六十七团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半荒漠气候区,地势开阔、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春长,夏季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全年无霜期130~199d,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943.5h,年降雨量225.7mm,年平均气温9.3℃,≥10℃的有效积温3400℃左右。水资源较匮乏是  相似文献   

14.
遵义县辖18个区(镇)141个乡(镇),127.5万人口,耕地128.9万亩,稻田与早地各半,人均耕地1.01亩,海拔多在800~1200米之间,立体差异明显,年均温13.5~15.5℃,≥10℃积温4000~4800℃之间,年降水量900~1100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是旱地水田交错一年两熟或三熟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一、赤水县水稻半旱式栽培推广情况赤水县地处黔北,是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递降的斜坡地带,年平均气温18.1℃,年积温6679.5℃,≥10℃积温5888.3℃,年降雨量1286.8毫米,年日照1297.7小时,海拔221~1644米,境内地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少雨,水稻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群众迫切希望改进水稻栽培技术,对此,我们从1979年起进行了水稻节水栽培的试验并总结出一套水稻栽培技术。现已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和增产效果。试区位于东经118°02′至118°39′,北纬34°52′  相似文献   

17.
千亩春玉米单产创吨粮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7师131团,位于奎屯市郊区,地处天山北麓冲积扇地带,准葛尔盆地西南边缘。这里光热条件优越,≥10℃积温达3400℃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达24~25℃,昼夜温差大,降雨少,但灌溉方便,加上土地自然肥力较高,有机质平均1.5%左右,土层深厚,非常适合玉米生  相似文献   

18.
一般情况下,水稻生长季的初期,低温天气较多,水稻幼苗的叶色会随着温度而变化。低温是引起幼苗叶变黄、生长受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主要研究低温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及叶绿素的形成与叶色减退的关系。试验选用三个品种:G.S.10231(日本品种)、CNM20(IR-8中选出的和 IR-8。在不同的时期播种,这样,各区就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9.3°~25.2℃和14.9°—28.8℃,并于播  相似文献   

19.
开江县气候温暖湿润,多年平均气温为16.5~17.6℃,≥0℃积温为6148.4~6427.5℃;年日照1466小时,无霜期280~29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209毫米。稻田占总耕地55.04%。实施麦-稻耕作方式,小麦平均亩产量190公斤,水稻平均产量406公斤。收稻后的8月20日—10月底期间约有50天时间的光、温条件被白白地浪费。1989年,回龙区回龙乡六村农民魏光明在1.2亩稻田上实现了1年4熟的愿望,小麦亩产170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期播种的水稻生长动态及产量对热量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2个水稻品种(‘辽星1’、‘辽优521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种期,分析播期对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星1’在I、III、IV播期分蘖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少用积温400℃左右;I和IV播期最大分蘖数较II播期分别减少3.16%和15.50%,III播期增加3.85%。‘辽优5218’在III和IV播期分蘖数到达峰值较II播期多用积温300℃左右;I、III、IV播期最大分蘖数较II播期分别增加7.12%、32.51%、19.59%。(2)‘辽星1’在I和IV播期株高较II播期偏低,III播期最高;‘辽优5218’在I、III、IV播期株高偏低,I播期最矮。(3)‘辽星1’在I和III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分别多用积温300℃和200℃左右,IV播期少用100℃左右;I、III、IV播期最大叶面积指数较II播期分别增加48.5%、113.3%、31.6%。‘辽优5218’在I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多用积温500℃左右,III和IV播期分别少用400℃和100℃左右;I和III播期最大叶面积指数较II播期分别减少31.6%和27.6%,IV播期增加20.9%。(4)‘辽星1’在III播期地上干质量最高,IV播期最低;‘辽优5218’在I播期地上干质量最高,II播期最低。(5)‘辽星1’在I、III、IV播期的产量较II播期分别减产5.64%、6.27%、27.25%;‘辽优5218’在I播期的产量较II播期增加5.66%,III和IV播期分别减产13.14%和31.29%。(6)≥10℃积温2700~2800℃,平均温度24℃左右更适宜辽宁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