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是西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主要集中于二倍体西瓜,在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无籽西瓜生产中缺少抗枯萎病品种。生产上对无籽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嫁接,防病的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嫁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不亲和、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目前无籽西瓜生产面积正在逐年扩大,适时开展无籽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是满足生产需要、有效防治病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NCⅡ杂交设计配制了部分无籽西瓜组合,鉴定双亲及F1的枯萎病抗性并进行配合力分析,以初步了解无籽西瓜抗枯萎病组合双亲选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危害甘蓝生产的主要病毒。从甘蓝对TuMV的抗性鉴定方法、抗源材料筛选、抗性遗传解析、抗性基因的挖掘与利用以及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甘蓝抗TuMV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蓝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抗性基因分布频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来源于山西省寿阳县的甘蓝枯萎病原镰刀菌株GLHW 1,在26~30℃条件下对87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性基因在不同生态地理种质类群中的分布频率。筛选出具A型抗性基因的高抗枯萎病材料36份。这36份高抗材料中,绝大部分(31份)来源于欧洲、日本及韩国等甘蓝枯萎病抗性育种研究较为先进的国家,只有2份(C59和C73)是来源于中国大陆的传统育种材料。通过对不同农艺性状的甘蓝材料与枯萎病抗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具不同结球类型、不同叶色、不同熟性的甘蓝材料中均存在抗或不抗枯萎病的育种材料。但总体而言,从日本及韩国引进的高圆形耐裂材料具枯萎病抗性的比率较高;叶色灰绿的甘蓝材料具枯萎病抗性的比率也较高;我国现有的早熟甘蓝育种材料中普遍缺乏枯萎病抗性基因,高感材料达77.78%。  相似文献   

4.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5.
吴淑红 《蔬菜》2022,(6):23-28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枯萎病,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对辣椒枯萎病危害症状、发生条件及规律、成因等进行分析,从病原菌鉴定方法、致病菌类型两方面介绍辣椒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情况,并分别从农业防治(抗病品种、栽培措施)、生物防治(生防菌、植物源提取物)、化学防治等角度综述辣椒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未来,应致力于致病菌类型及防治机制机理研究,且在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下,把生物防治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香蕉枯萎病的危害、不同香蕉种质资源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及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的研究,为有效地预防和防治香蕉枯萎病及香蕉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萎病是危害黄瓜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的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控为主,易造成枯萎病菌产生抗药性、生态环境破坏、产品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深入了解黄瓜枯萎病的发病机制及植株的抗病机制,选择合理科学的防控措施可显著降低或抑制枯萎病的发生。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笔者对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特性、致病机制、抗病机制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通过生物防治进行防控的机制及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黄瓜枯萎病的抗性育种及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主要病害,发病后往往整株枯死,产量损失严重。黄瓜枯萎病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病菌源基数、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防治措施上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搞好土壤和种子消毒处理、加强肥水栽培管理等措施,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9.
苦瓜是江西省蔬菜产业的重要种类之一,但其产量和品质受到枯萎病的严重影响。该病害是由尖孢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维管束病害。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方法,但化学防治易产生环境污染、农药抗性及农药残留等问题。笔者综述了苦瓜枯萎病的发病规律、抗性鉴定、致病机制、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苦瓜枯萎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惠学 《蔬菜》1998,(1):19-19
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210042江苏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戴惠学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瓜类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是瓜类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黄瓜、西瓜发病最重,甜瓜、冬瓜次之,南瓜发病较轻。黄瓜常年病株率10%~30%,发病严...  相似文献   

11.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仍然是最理想的防治途径,然而新培育的抗病品种引入其他地区后抗性容易丧失,因此了解新品种抗性特点有助于品种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菌土接种法鉴定了8 个西瓜品种对枯萎病生理小种1 的抗性,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6 个供试西瓜新品种表现为中抗,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其中申选958、申蜜968 和申蜜6 号在3 次不同时间的重复试验中抗性表现差异较大,表明其抗性对环境因子尤其是温度和湿度较敏感。申抗988 与申选958 具有相同的抗病亲本,且分子标记检测基因型一致,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二者抗性表现差异也较大,表明由于亲本材料不同,品种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基因或基因互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99-199
利用来源干山西省寿阳县的甘蓝枯萎病原镰刀菌株GLHW1,在26~30℃条件下对87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性基因在不同生态地理种质类群中的分布频率。筛选出具A型抗性基因的高抗枯萎病材料36份。  相似文献   

13.
长豇豆锈病抗生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长豇豆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F1、F2、B1、C1、B1C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长豇豆抗锈病的遗传。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白荚和紫英对锈病的抗性各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4.
长豇豆锈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长豇豆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F1、F2、B1C1、B1C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长豇豆抗锈病的遗传。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白荚和紫荚对锈病的抗性各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寇清荷等(湖南省西瓜甜瓜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中国蔬菜》2012(14) 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逐渐降低,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体系能准确鉴定西瓜枯萎病菌的侵染性。本文比较了现有的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对西瓜抗枯萎病机理及其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西瓜是我国重要的葫芦科经济作物,西瓜枯萎病是真菌性土传病害,在西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西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西瓜枯萎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培养、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自然病圃鉴定等作了描述和规定,形成了适宜于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仍然是最理想的防治途径,然而新培育的抗病品种引入其他地区后抗性容易丧失,因此了解新品种抗性特点有助于品种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菌土接种法鉴定了8个西瓜品种对枯萎病生理小种1的抗性,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6个供试西瓜新品种表现为中抗,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其中申选958、申蜜968和申蜜6号在3次不同时间的重复试验中抗性表现差异较大,表明其抗性对环境因子尤其是温度和湿度较敏感。申抗988与申选958具有相同的抗病亲本,且分子标记检测基因型一致,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二者抗性表现差异也较大,表明由于亲本材料不同,品种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基因或基因互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刘峻蓉  钱春桃 《蔬菜》2017,(2):16-20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利用黄瓜侧蔓扦插既可以增加繁殖系数,缩短育种进程,又可以利用扦插侧蔓进行枯萎病的抗性鉴定。选取健康植株的侧蔓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不同环境对黄瓜侧蔓基质扦插和水扦插的影响;用无菌水稀释黄瓜枯萎病病毒对黄瓜水插生根侧蔓进行接种鉴定。基质扦插试验结果表明:ABT生根粉溶液和萘乙酸溶液(NAA)均能促进黄瓜插穗生根,其中低浓度1mL/L的ABT生根粉溶液处理效果更好;河沙扦插生根率及最大根长均大于花泥扦插。水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利用无菌水扦插苗的生根率与河沙扦插效果类似,但是无菌水扦插的新生根较细长。水扦插苗接种鉴定试验表明,侧枝存活的时间较枯萎病接种鉴定所需要时间长;同时抗、感品种在发病时间和镜检分生孢子在茎基部维管束中扩散速度的表现不同,初步表明利用侧蔓扦插苗可以进行黄瓜枯萎病抗性的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19.
西瓜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技术、抗病育种中面临的问题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抗性进行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兹将我们经过三年试验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归纳整理成“黄瓜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提供生产推广应用。 (一)防治策略: 防治黄瓜病害,应以防治黄瓜枯萎病为主线,贯穿黄瓜生产的全过程,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突出抓好以改进土、肥、水为中心的促进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栽培管理措施;大力加强药剂防治,减小菌原量、控制病害扩展蔓延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