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小麦粉250克,炒至焦黄,每次取2匙以沸水冲调,加少许白糖调味饮服. 2.荔枝干(去核)、莲肉各5~7枚,山药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加白糖少许调味服食.  相似文献   

2.
1.小麦粉250克,炒至焦黄,每次取2匙以沸水冲调,加白糖调味饮服。2.荔枝干(去核)、莲子肉各5~7枚,山药(淮山)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服食。3.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60克煮粥,加冰糖调服。对治疗小儿久泻有良效。  相似文献   

3.
1.小麦粉250克,炒至焦黄,每次取2匙以沸水冲调,加白糖调味饮服. 2.荔枝干(去核)、莲子肉各5~7枚,山药(淮山)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服食.  相似文献   

4.
慢性肠炎主要包括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未彻底治愈而演变成的慢性肠炎等。其主要症状有腹部胀痛,大便稀薄并带有黏液,有的甚至带有少量脓血,排便次数增多,每日2 ̄3次或更多。饮食疗法主要是供给充足的营养,限制机械性刺激,保护肠道功能。以下几则食疗方可供辨证选用。山药扁豆粥:山药、白扁豆各15克,粳米30克,加水煮粥,入白糖调味食。金樱子山药粥:金樱子15克水煎,加粳米、山药各30克煮粥。猪肚山药粥:猪肚1个切片,粳米30克,山药30克,加水煮粥,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乌梅粥:取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入…  相似文献   

5.
1.龙眼肉15克,红刺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壮。2.新鲜羊骨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骨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功效:补肾壮骨。3.糙粳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功效:滋阴补血。4.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后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时放入红糖适量,再煮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沙锅或搪瓷锅。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5.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  相似文献   

6.
南方 《农村百事通》2007,(10):67-67
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各5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加入少许白糖调味.每日分2次服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塘角鱼粥治小儿疳积。取塘角鱼(正式名称胡子鲶)250克,粳米90克。先将鱼用花生油煎煮熟透并去刺,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2次内服,对小儿疳积、纳呆、体瘦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晓红 《新农村》2007,(2):33-33
菊苗竹茹粥取菊花苗3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先将菊花苗、竹茹加适量水煎煮,过滤去渣取汁备用;然后将粳米加水煮至将熟,倒入药汁,煮至熟透;再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成。每日早、晚温热食之。  相似文献   

9.
1.茯苓粳米粥.茯苓15克、粳米10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诸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食用.适用于睡眠不安为主要表现的早衰者. 2.首乌黑豆炖肉汤.何首乌100克、黑豆100克、牛肉适量,放入瓦煲,加入红枣数枚,生姜数片,以文火煲2小时后放入调料服食. 3.猪腰枸杞汤.猪腰(猪肾)1对、枸杞子30克.猪腰洗净切块,与枸杞子加水炖汤,加少许食盐调味后服食.该方适合肾阴虚者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0.
李晓红 《新农村》2007,(2):33-33
菊苗竹茹粥 取菊花苗3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先将菊花苗、竹茹加适量水煎煮,过滤去渣取汁备用;然后将粳米加水煮至将熟,倒入药汁,煮至熟透;再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成。每日早、晚温热食之。此粥可清胃热、止呕吐,适用于胃神经功能症,如呕吐、胸闷、心烦易怒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降心火: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将赤小豆加水煮沸,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早晚服用. 2.降肝火:菊花茶 菊花10克,加开水冲泡代茶饮,可加少许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便秘食疗6方     
①糯米粥一碗,加香蕉丁和适量蜂蜜,拌匀服用.②苏子10克,麻子仁10克,研细煮粥服.③首乌30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大枣5枚,煮粥食用.④白木耳50克,加砂糖适量,水煎饮食.⑤郁李仁10克,捣烂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并加蜂蜜10克后食用.⑥嫩菠菜50克入沸米粥内烫熟,加适量味精、麻油、盐后食用.  相似文献   

13.
(1)猪肝 100克洗净切碎 , 粳米 100克 , 加水煮粥 , 调味后食用 . 适用于贫血、夜盲、慢性肝炎等 . (2)牛奶 200毫升 , 糯米 100克 , 加水煮粥 , 白糖调味后食用 . 适用于贫血、营养不良、体虚等 . (3)莲子 50克、桂圆 50克、红枣 30克、冰糖 10克 , 加水煮汤服食 . 适用于贫血乏力、神经衰弱 , 心悸等 .  相似文献   

14.
补虚正气粥黄芪30~60克,党参30~100克,白糖少许。将黄芪、党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后,改用文火煎成浓汁,取汁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两汁,去渣将两道汁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放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3~5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后可续  相似文献   

15.
降压汤九款     
牛膝降压汤 取海蜇 250克 , 淡菜 50克 , 怀牛膝 50克 . 将海蜇浸洗去咸味 , 淡菜亦浸泡 , 同牛膝加水煎服可降压 . 海带降压汤 取燕窝 25克 , 豆腐 2块 . 先将燕窝开水浸过去毛 , 将水倒去 . 海带先浸淡 , 取出切丝连同洗净的紫菜同煎汤 , 可加姜二片、葱少许及盐调味 , 豆腐二块切成八块 , 最后放入汤中 , 即可饮用 . 葵花红枣汤 取向日葵花托 1个 , 红枣 20枚 , 油盐酌量 . 先将向日葵花托洗净 , 红枣去核 , 用清水 3碗煎成 1碗 , 调味后便可饮用 .  相似文献   

16.
<正>1.大家畜咽炎取绿豆、白糖各250克,白矾50克,7个鸡蛋的蛋清。先将绿豆、白矾共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糖、鸡蛋清、温水500毫升,搅拌均匀,除去泡沫,每天灌服1剂,连用3~4天。2.猪痘取绿豆30克、银花21克、鲜茅草根46克,水煎灌服,可供1头大猪或2~6头小猪3次服用。3.家畜中、轻度烧伤取绿豆500~1000克、甘草120~250克,水煎灌服,配合用鸡蛋清适量,加冰片少许,调匀敷患部,每日2次。4.家畜中暑取绿豆粉、蜂蜜各500克,  相似文献   

17.
袁青 《农村百事通》2006,(24):14-14
土豆糕花色美观,味道清香甜美。加工工艺简单,原材料易购,适合个人摆摊、赶集、串村经营,是一条较好的致富门路。其制作方法如下。一、原料:土豆1公斤,面粉300克,白糖400克,香精、食用红色素、绿色素各少许,葡萄干100克,去皮熟花生仁200克。二、制法:1.将土豆洗净后上屉蒸熟,晾凉。2.蒸熟面粉。3.取300克白糖分成两份,一土豆糕的加工技术份加食用红色素拌成红色糖粉,另一份加食用绿色素拌成绿糖粉,在拌糖粉时加入少许香精。4.将蒸好的土豆剥去外皮,捣成土豆泥,加入葡萄干和煮熟去皮的花生仁,余下的100克白糖和熟面粉揉成面团,再分成两块。5.…  相似文献   

18.
(续2009年第5期) 二十八、韭菜 1.治鼻出血:鲜韭菜捣烂取汁,每次服200毫升,配红糖少许调味.有人用此方治疗150例,服1~3剂均愈.2.误吞金属异物:韭菜250~500克,切成1.5~3厘米长,以沸水烫至半熟,拌白糖分2次吞服.次日异物随大便排出. (全文完)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对小儿疳积的治疗,主张以调理脾胃为主.药粥疗法既能补脾益胃,又香甜可口,易为病儿接受,为治疗小儿疳积的良法.   (1)山楂20克切成细片,煎取浓汁,与粳米50克同煮成粥,加糖适量食之,适用于食肉积滞患儿.   (2)麦芽10克,猪瘦肉10克,粳米50克,煮粥,空腹食之,适用于米、面、薯、芋积食患儿.   (3)鸡肉金5克,用文火炒至褐色后研为细末,加粳火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伤食积滞患儿.   (4)黄芪10克,党参5克,煎取浓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脾虚气弱患儿.   (5)人参末3克,山药5克,加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气虚倦怠乏力患儿.   (6)熟地10克,纱布包好,用火煎至药汁成棕黄色,加入粳米50克煮粥,煮熟后去熟地,空腹食之,适用于脾胃气血虚弱患儿.   (7)白术10克,煎汤取汁,加枸杞5克、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气血两亏患儿.   (8)茯苓5克、谷芽5克,煎汤取汁,加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脾虚积滞患儿.   ……  相似文献   

20.
冬季养生粥     
冬季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在寒冷的冬季进食一些养生粥,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对某些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养生粥供大家参考。1萝卜粥原料:鲜萝卜约25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鲜萝卜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或用鲜萝卜汁同粳米煮粥。功效:化痰止咳、顺气消食。2山药粥原料:山药(去皮)50克,粳米50克。制法:将山药洗净切成小片,与粳米煮粥。功效:益气养阴,补脾益肺。3栗子粥原料:栗子50克,粳米50克,盐少许。制法:将生栗子煮熟,去皮,捣碎,放入洗好的粳米中,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入食盐调味。功效:补脾胃、益肾气。4核桃粥原料:核桃仁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