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重庆地区田作旱的形态原因和对再生稻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头季稻生育后期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可延缓稻株的衰老,减缓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和叶绿素含下降速度,促进再生芽的生长发育,为再生稻高产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4.
中稻纹枯病对再生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古田县海拔500米以下单季稻面积约12.8万亩,占30.5%,这一地区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根据这一类田的生态条件,探讨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有利于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在吉巷乡永安村,1997年和1998年在平湖镇玉库、钱坂村,建立再生稻示范片;以汕优63、汕优669等再生力强杂优组合,采用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两季平均亩产达到吨粮。  相似文献   

7.
8.
9.
两优培特作中(早)稻——再生稻栽培试验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种植模式对金银花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银花采取地膜覆盖、间作的种植模式,结合修剪、施肥的管理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不仅增加了金银花的生物学产量,而且提高金银花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半旱式稻田中,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山区中低产田插秧密度(x_1)、氮(x_2)、磷(x_3)肥料对杂交稻的综合效应,建立了回归优化模型:(?)=8076.120+160.990x_2+207.810x_3-171.930x_1x_2-190.695x_2x_3-173.820x_1~2-173.550x_2~2,R=0.9120>R_(0.01)用此模型,水稻平均产量可达7995kg/ha,比对照增产63.8%。  相似文献   

13.
栽培模式对黄瓜连作温室土壤酶活性及相关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酶在土壤的各元素循环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活性与土壤质量紧密相连。本试验以连作8 a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相关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夏季休闲期栽培青蒜的处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休闲期种植作物的栽培模式其蔗糖酶活性高于休闲处理的栽培模式,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却低于休闲模式,并且休闲处理土壤中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高于其它栽培模式。从对连作土壤的修复效果和土壤酶活性两方面综合考虑,休闲期种植青蒜和速生叶菜的栽培模式比单一休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耕作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对5个小区降雨连续2a的观测和泥沙养分分析,证明免耕植橙,石坎梯地,纵横向沟等是保持水土较好的耕作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增加植被覆盖度,加强夏作的表土保护,能显著地控制紫色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硼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重庆地区2种代表性中性紫色土直,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提高了水稻株高、剑叶面积及穗长,降低了空壳率,以40%发酵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当季水稻产量增加2.5%-10.1%,为各处理最高,氮素利用率提高17.65%,随有机N的比例增加水稻产量下降。连续两年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速效P和有效K均有明显提高,且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及增幅亦增加,土壤破解N的变化不明显,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变化与鳞、钾的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7.
水稻土施 MET 对后茬作物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苗期生长受影响最严重的作物是油菜,其次是小麦;水稻与紫云英受影响较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鉴定法测定亩施50g MET 的秧苗和成熟植株各部分 MET 含量,结果表明,被吸收的 MET 主要累积在顶部器官,苗期在叶片,成熟期则在籽粒。但亩施20克 MET的成热植株各部分没有测出 MET;说明水稻体内可能有分解 MET 的能力。对移栽15d 后 MET 处理的水稻秧苗测定结果表明,被吸收的 MET 在水稻体能够向顶部进行再运转。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草原生境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内蒙古不同的草原生境条件下,采用氯仿熏浸提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进行了测定分析。MB-C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比;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中MB-C的明显减少,而围栏保护和适度放牧有助于该指标的恢复;蘑茹圈土壤的MB-C与其发育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