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用抗旱力强的玉米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旱害的抵抗力有差异,可供选用的有较好抗旱力的玉米品种有:中玉5号、丹玉20号、农大60、晋单35号、鲁玉6号、豫玉14号、掖单12号、成单15号、苏玉9号、毕玉3号、浙单9号、新玉8号等.  相似文献   

2.
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叶形态构造与其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选取6项叶片旱生结构指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细胞密集度,主脉厚度和主脉两端厚角细胞层数,观察测定了13个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的抗旱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3个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在每个抗旱性指标上均差异极显著,故此对各品种(优系)进行了两两之间的单因素多重比较。依据前3个指标利用绝对法对各品种(优系)抗旱能力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其抗旱能力的次序为:新野,西洛2号,香玲,西洛6号,西洛3号,西扶2号,辽核1优,西林3号,辽核4号,辽核1号,西洛1号,西林2号,西扶1号,铁核桃(娘青夹绵)。  相似文献   

3.
晋单32号(84108-1*M017)由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1985年育成,生育期125d,历年来在省内外均表现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一般产量在8557.5kg/hm^2,比烟单14号增产13.6%。晋单32号植株上冲,适宜密植,抗旱、抗寒性能力强,穗大,出籽率高,是高产的主要因素。目前累计示范面积达1.33万hm^2,适应山西省大同市春播及种烟单14号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对 6个玉米良种进行了春、秋两季播种试验 ,结果表明 :春、秋玉米生态环境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 ,“农大 1 0 8”和“豫玉 2 2号”更适宜作春玉米种植 ,“掖单 2 0号”更适宜秋播 ,而“成单 1 8号”、“掖单 1 3号”和“成单 1 9号”作春、秋玉米种植均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成单13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施纯N量等综合农艺措施研究,明确了高产生理指标和相应栽培技术及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1989-1990年省区试和1992-1993品种对比试验表明:成单13是高产稳产性品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黑色微膜全生育期覆盖栽培,先后选用雅玉二号,雅玉二号B、成单11,成单14,川单15、618(泰国引进)进行生产适应性和高产攻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已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利用人工控水坑栽试验,研究并评价了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在非干旱胁迫处理与干旱胁迫处理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1 987.62 kg/hm~2,最小为287.50 kg/hm~2,干旱胁迫处理平均减产1 077.03 kg/hm~2。参试玉米品种的抗旱系数介于0.82~0.97,抗旱指数(DRI-1)介于0.74~1.14。依据抗旱指数进行分析,郑单1002、郑单958、郑单538等3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2级,抗旱能力较强;浚单20、伟科702、豫单606、先玉808、豫安3号、郑单528、先玉335、德单121、中种8号、农华101、桥玉8号11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3级,属中等抗旱品种;蠡玉16和中科4号2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4级,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杂交种出叶速度叶龄及穗分化解剖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了制订我县玉米亩产500公斤高产模式,采取“白箱”研究法,对我县“85”、“95”期间将要推广的川农单交9号、掖单51号、成单13号、成单14号良种的出叶速度,发根速度,叶龄与雌雄穗分化关系,叶面积动态进行系统观察,摸清其发生、发展及同伸规律,作为制订模式栽培技术的依据,特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不同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的玉米品种川单15号、黔单11号、户单2000、成单19、安单136、黔单13号、三北六号、农大3138、正红6号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利用效率。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从作物栽培的角度上,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选用抗旱品种作物品种不同,抗旱特性也有差异,如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抗旱能力强一些。株型紧凑、叶片短小的作物品种抗旱能力要强一些,如玉米掖单13号、湘豆8号等品种的抗旱能力比较强。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丰富,既能满足农作物各种营养的需求,又能调节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强作物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恩施山区杂交玉米新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个杂交玉米品种金岛38、成单30、ZY0011、105、清丰501、奥玉3101、丹科2151、金岛13、蠡玉26治安、遵玉3号、诼单2000、黔单219、长成201、兴单13,鄂玉18(CK)为试验材料,在恩施州内6个乡镇作小区试验,对供试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兴单13、成单30、丹科2151、清丰501、遵玉3号、黔单219这6个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较好,适宜在恩施山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0个主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制干旱条件下,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嫩单15、郑单985和垦单10号为高抗旱玉米品种;嫩单13、先玉335、鑫鑫2号和誉成1号为中等抗旱玉米品种;兴垦3号、吉单27和先玉508为不抗旱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掖单13号种植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掖单13号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群体形态、光合特征、生理特征、干物质积累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3号玉米创高产的最佳密度为每亩5300~5500株。  相似文献   

14.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本世纪末我国粮食需增产500亿公斤,其中玉米增产任务165亿公斤,总产达到1192亿公斤,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重点推广玉米综合增产技术如下:1.推广掖单2、4号、丹玉13、中单2号、掖单13、12号及沈单7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组合)杂...  相似文献   

15.
玉米成单19的选育及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单1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第一个比CK川单9号,成单14增产达到突破性品种指标的新杂交种。在拓宽种质上,关键在发现遗传潜势大,有利基因频率高的基因资源;适应性改良上,有效地消除了渗入低纬度种质后的光周期敏感性,及改良了地方种质的株型、结实、抗逆性,提高了配对的强优势效应。育成的成单19株型理想,重穗,耐旱,抗病,持绿性好,制种方便,且雄不育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绥阳县茅垭镇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了5个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遵义4号产量最高,掖单19号第2,成单22号与齐单1号与对照相当,4个品种均可在茅垭种植。  相似文献   

17.
199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9,是我省第一个达到和超过川单9号和成单14(均为"九五"玉米区试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的突破性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高产、稳产性良好,1998年28个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亩产501.44公斤,其中:9个点比川单9号平均增产16.4%;8个点平均比成单14增产12.7%;11个点平均比雅玉2号、川单12等增产11.2%.还涌现出了4个点高产典型,亩产分别达到771、769、761.8、748.5公斤.农业部1998年在我省南充市举办的"全国玉米新品种展示",同田统一密度的省内外52个新育成品种比较,成单19产量名列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广种植优良的玉米抗旱品种,继续保持黑龙江省玉米增产、高产和稳产的目的,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抗旱棚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控制水分,通过多项抗旱性指标的测定,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确定相对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嫩单15、吉单27、嫩单18;中等抗旱品种为先玉696、先玉335、鑫鑫1号和誉成1号;相对抗旱性较弱的品种为益农玉10号、郑单958和丰禾7号。  相似文献   

19.
对7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为筛选出适合洛南县川平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奥玉3202、登海11号均可作大面积推广;陕单8813、奥利10、康农1号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登峰1012、成单202建议退出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阜新地区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沈单16号,除了辽单43号外,其它品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辽单565号和丹玉86号最为明显,产量提高20.99%和15.95%。利用开雄花至抽丝的间隔时间、棒三叶均角、6 h叶片失水率、根冠比、水分利用效率等评判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出的各品种综合抗旱系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599**),初步认为在干旱年份可以作为玉米抗旱性的重要指标。对参试的玉米品种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辽单565号、丹玉86号、沈玉21号三个玉米品种属高抗旱性品种,沈玉22号、丹玉57号和沈单16号属中抗旱性品种,辽单30号和辽单43号属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