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2.
3.
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用24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4个不育系和20个恢复系),采用4×20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均达极显著水平,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4.
北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品质指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品质性状指标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杂交粳稻品质多数指标总体上与常规水稻接近,但品质性状可以通过组合选配得到改善.恢复系C852、C224,不育系60A、14A是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大的亲本,因此这些亲本在育种实践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均受亲本的影响,从影响程度看,多数品质指标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杂交水稻7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按7×6NCII设计配制42个杂交组合,对茎蘖成穗性状(茎蘖数、有效穗数和成穗率)的配合力及其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F1茎蘖成穗性状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但有效穗数和成穗率的基因非加性效应也较明显;F1茎蘖成穗性状受父本影响要比母本大,茎蘖数、有效穗数和成穗率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4.41%、33.07%和52.89%;F1各性状亲本间SSR标记遗传距离与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之和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697~0.614),而与特殊配合力效应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两者相关性仍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水稻25个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结果表明: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显著大于特殊配合力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碱消值和胶稠度等受不育系影响较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受恢复系影响较大;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糙米率>胶稠度;亲本 EF14A 和福恢2108在改良组合米质方面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问存在相关性,出糙率与精米率、垩白粒率、垩自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7,0.3414,0.3060;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8;垩白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和0.3267;垩白度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81;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千粒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7和0.3216. 相似文献
10.
11.
糯质高粱杂种一代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以穗粒重的优势最强;杂交双亲和中亲值对杂种一代的性状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除不育系间的穗粒重、一级分枝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穗长的特殊配合力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株高、穗长、千粒重和一级分枝数在遗传表现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而穗粒重和穗粒数则以非加性基因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以8个低酚棉品种(系)为亲本材料,按Griffing4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28个组合的F1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酚棉品种(系)间杂种F1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最大超标优势分别达到27.74%和24.59%,对亲本10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亲本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显或极显水平,另有5个性状的组合特殊配合力达到显水平,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中无1051和中棉所18号的综合 相似文献
14.
对5个烤烟品种采用部分双列杂交,得到10个杂交组合,并对组合的叶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的表现、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组合叶产量性状表现出平均优势,属于双亲中间型。组合(1),(4)和(5)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叶产量平均优势表现3种类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亲本品种有NC_(89),SC_(72)。遗传性较稳定的亲本品种是NC_(82)和NC_(89)。叶长、叶宽和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均可在早期选择。叶产量和叶宽的狭义遗传力显著高于叶长,早期选择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15个茎瘤芥亲本为材料,按7×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分析茎瘤芥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瘤茎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29.88~13.48,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5个,占33.33%。组配的56个组合瘤茎产量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35.86~34.24,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24个,占42.86%。在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中,既要重视一般配合力选择,更要重视特殊配合力选择。瘤茎产量平均超亲优势为6.24%,变幅为-46.34%~77.22%,正向优势组合占64.29%,茎瘤芥亲本间瘤茎产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瘤茎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可用特殊配合力效应预测瘤茎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Grifing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方法对8个春小麦品种(系)(4个高蛋白材料,4个大穗丰产性材料)的蛋白质含量及其它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收获指数、平均穗粒数、平均穗粒重、有效小穗数和穗长具有较强的正向优势,株高以负向优势为主。高蛋白品系“1032”在株高性状上具有较强的致矮性,其它被研究性状的GCA效应值高;“中8131”具有较强的致矮性和很高的蛋白质含量GCA效应值;高蛋白品系“F93-486”各性状GCA效应值也较高;丰产性品系“93-1037”一般配合力较高。 相似文献
17.
云南部分玉米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7份美国自交系和7份本地自交系进行测交,通过9个性状研究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为利用外来种质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开辟途径。结果表明:在被测系中,美国自交系HQPSSS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效应,千粒重为正值,穗长、穗粗的一般配合力为较小的负值,本地自交系LA94-8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特别是单株产量的GCA效应值最高,这是两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在测验种中,DAN340和LA8593B的多数性状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HQPSCB×LA8593A,LA97-16×LQ16-2在各自的测交试验中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13.68%和23.8%. 在选育高产组合时,必须重视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济南火烧头露仁等6个品种组成的双列杂交,对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多数组合中为正向优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与杂种优势无明显相关,各品种的gca有显著差异,且与亲本的表型值高度相关。sca效应与杂种优势也明显相关。故在进行蛋白质含量育种时,可根据亲本表型值选配亲本,根据杂种优势进行组合的选择,以替代gca和sca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下Reid改良系的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Reid改良自交系为母本,5个Non-Reid、DOM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设6.0,7.5,9.0万株/hm~2密度梯度,对单株产量的F_1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玉米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低密度下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较高,随密度增加,杂种优势降低,但改良系J1959在高密度下杂种优势却较高。杂交组合×密度的互作极显著存在,组合J2111×5AD宜在6.0万株/hm~2、J1959×5AD宜在9.0万株/hm~2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配合力方面,6.0万株/hm~2密度下,改良系J2111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为7.09;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改良系J1959一般配合力效应均最高,分别为7.18和13.48,说明改良系J1959更适于密植环境;组合J1959×5AD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高而增高,分别为-2.14,3.13,9.32,组合J2111×S122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分别为6.04,-2.19,-9.47,表明前者适于高密度环境,后者适于低密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烤烟的产量遗传特性,以7个重要烤烟亲本及其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烤烟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7个亲本间存在超亲优势,平均19.2%,组合间差异较大,变幅为-7.3%~65.6%。66401、秦烟96与其他亲本表现较强的一般配合力,是优秀的亲本材料;从42个组合中优选出高产优势组合中烟100×秦烟96,超亲率达65.6%。高优势组合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特点是亲本具有较高的产量表现,且双亲至少有一个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二亲本间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