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草莓日光温室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浩 《科学种养》2010,(9):21-21
<正>2008~2010年我们在枣庄市姜屯镇张园村采用保护地栽培草莓,亩产量达4000千克左右,产值2万~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栽培草莓所选品种为日本九九。该品种生长势强,株态直立,易于栽培管理;果个大,最大单果重  相似文献   

2.
<正>烈日炎炎,荷花绽放,正是赏花的好时节。2014年7月初以来,重庆市铜梁区土桥镇荷花园3000亩观赏荷花进入盛开期。尽管是盛夏酷暑,但是丝毫不影响游客赏花的热情。到8月底,土桥荷花园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门票收入15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0万元;拉动城区交通、餐饮等综合收入六千余万元。土桥镇有着"莲藕之乡"的美誉,规模种植莲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到了今年,商品莲藕种植面积达1万亩,每亩莲藕产量1500~2000千克,生产的莲藕50%以上销往重庆主城农贸市场和永辉、重百等大型超市。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省侯马市新田乡北王村邱文杰,2014年栽植大棚葡萄10.8亩,共6个大棚,主要品种为藤稔,2015年挂果。2015-2017年亩产量分别达1000千克、1500千克、2500千克,亩收益也逐年大幅提高,分别为2万元、3.9万元、8万元。根据邱文杰的经验,笔者总结出大棚葡萄"三高三适"丰产优质栽培技术,供广大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广西天峨县农业局积极引导当地农民采用地膜西瓜套种玉米栽培新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地膜西瓜亩产量2500—3100千克,亩产值3000~3500元;玉米(干籽)亩产量300~350千克,亩产值510~590元;两项合计总产值3500~4000元。该模式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粮经作物争地的矛盾,而且充分发挥了土地增产潜力,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西省永丰县坑田镇开展早辣椒—杂交稻—秋黄瓜一年三熟高效绿色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为粮经轮作栽培模式,省工、省本、高效,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增产增效,还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018年,坑田镇推广该模式生产面积100亩,第一茬早辣椒4月底上市,亩产量2 600千克,产值7 800元;第二茬杂交稻亩产550千克,产值1 320元;第三茬秋黄瓜亩产量1 500千克,产值3 000元。全年亩产值12 120元,扣除成本  相似文献   

6.
秋芸豆又名刀豆、四季豆,是江苏省东台市秋季的主栽蔬菜之一,2004~2007年累计推广种植1500公顷,亩产量达1300~1400千克,亩产值1800~2200元。产品除少部分供应市场外,大多用于脱水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田春种莲藕,秋植荸荠套养泥鳅,冬栽油菜,这种新的1年4熟栽培模式,每亩年均可收获鲜藕600~700千克,荸荠1000~1200千克,商品泥鳅150千克左右,油菜籽150~200千克,累计亩产值超过4000元,亩增效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城郊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紫茄-小白菜+芹菜-西洋芹-茼蒿一年五种五收的高效复种模式。利用该模式亩产紫茄4000千克、小白菜1500千克、芹菜3000千克、西洋芹5500千克、茼蒿2200千克,亩收入累计1.2万~1.5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莲藕是南方特色水生蔬菜之一,产量高、效益好,当年种植就有收益,亩产一般可达1500~2000千克。但一些地方为了获得高产,大量施用氮肥,磷钾肥明显不足,结果莲藕产量并不高。莲藕要获得高产,平衡施肥很关键。据研究,收获一季成熟藕,每亩需施纯氮20~26千克、五氧化二磷2~10千克、氧化钾20~25千克、持力硼200~300克、大粒锌200~300克。按照  相似文献   

10.
<正>草莓是一种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适应性强、结果早,栽培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由于果实是营养丰富的浆果,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可以有效降低土传作物病害,推动无公害标准化发展和提高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无土栽培的草莓果实鲜红艳丽、口感酸甜、商品率高,亩产量达到2600千克,亩产值达到6.76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好。现将大棚草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柑橘小老树的成因及其改造促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国柑橘种植面积达194.14万公顷,总产量为2058.27万吨,平均亩产量为706.95千克,低于世界平均亩产量929.48千克,更低于以色列、美国等柑橘主产国2000千克以上的亩产量水平。单产低一部分是幼树未到结果树龄的正常原因,也有的是已到结果树龄但产量低甚至不结果的小老树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正李贤军是竹山县溢水镇莲藕种植大户,每年莲藕种植面积都在20亩左右。依靠勤劳与科技,他种植的莲藕亩产量一般都在2500公斤以上,产值达1万元以上,最高的亩产达到3500~4000公斤,产值超过2万元。虽然只有20亩莲藕,但每年可以为老李带来近30万元的收入。2016年冬,李贤军遭遇到种植莲藕以来最大的一次"滑铁卢"。过去接近  相似文献   

13.
鄂优4号莲藕肉质白、甜、脆,淀粉多,病虫害少,单支重可达3~5千克,采收时间长达6~8个月(当年8月至翌年3月),亩产3000~4000千克,亩纯收入可达2000~3000元。1.藕田准备选向阳、保  相似文献   

14.
生姜不仅是烹调作料,也是药用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大。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种植生姜新品种——金姜,一般亩产量达1800~2000千克,亩产值5400~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县每年种植面积在8500~9000亩,总产值在4590万~5400万元。开发山地种植金姜,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经过几年探索,现将金姜的繁育及山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烟台地区利用大棚进行早春丝瓜栽培,亩产量达到2200千克左右,亩收入8000~10000元;丝瓜可与辣椒、花椰菜、甘蓝等矮生蔬菜套种,也提高了大棚利用率。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08,(10):14-15
冬闲稻田免耕利用稻草实行全生育期覆盖栽培马铃薯,改“埋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捡薯”,省去了翻耕整地、挖穴下种、中耕除草和翻土挖薯诸多工序,每亩鲜薯产量在1500千克以上。这项新技术充分利用稻草,减少稻草焚烧,不需使用农药治虫防病,是无污染开发冬闲田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我市资阳区香铺仑乡黄家仑村是远近闻名的马铃薯专业村,每年稻田免耕覆盖栽培马铃薯150公顷,平均亩产量达到2000千克左右,每亩年收入达1500~2000元。下面介绍这项新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熊飞 《科学种养》2012,(11):26-26
莲藕栽培一般采取整藕繁殖,亩用种250千克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0千克,藕种投人大、成本高,直接影响到莲藕的种植效益。为解决此问题,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的莲藕种植大户李贤军在专家指导下,积极探索使用藕尖(顶芽)繁殖并获得成功。此法在不降低莲藕产量的情况下,将每亩藕种用量控制到接近于0,每亩仅节省藕种一项就增效千元以上。其主要技术要点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二团从2010年开始采用异地脱毒原种草莓苗,在本地扩繁生产,9月中下旬栽植在温室大棚,翌年2月上中旬草莓上市,每亩温室大棚产量平均在3000千克左右,亩收入2.5万~3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将黄蟮和泥鳅混养于藕田中,2012-2015年共推广黄鳝、泥鳅混养莲藕田面积达2200亩,平均每亩净产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平均每亩增收36 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增加了黄鳝、泥鳅的养殖收入,又改善了藕田的生态环境,使莲藕种植年限延长,病虫害减少,其产量、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早春黄瓜-晚稻-百合水旱轮作新模式,不仅能培肥地力,减轻土传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实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高产高效。一般亩产黄瓜5500~6000千克,亩产值5000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