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支柱性产业,为加快无公害化茶叶生产,提升昌宁县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本文从无公害茶叶的概念着手,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园立地条件与规划、茶园肥土管理、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昌宁县无公害茶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支柱性产业,为加快无公害化茶叶生产,提升昌宁县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本文从无公害茶叶的概念着手,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园立地条件与规划、茶园肥土管理、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昌宁县无公害茶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续第7期第19页)2013年,蓝山县百叠岭茶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了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项目区生态条件优良,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品种优良,树势强健,茶园整体管理水平高,标准园创建面积100公顷。蓝山县农业局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及计划安排,认真组织,顺利完成茶叶标准园创建的各项工作,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1.强化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坚持把茶叶标准园创建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成立了标准茶园创建领导小组,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2)
正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历史上,我国一直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提高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我国约6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的陡坡地带,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为此我国正在研究可用于丘陵山区茶园的机械化设施。1.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湖北地区是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丘陵山区。2014年底,全省拥有茶园30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应加快农村机械化生产的步伐。歙县雄村是典型的山区地形,内雨量丰富,气候湿润,极适合茶叶种植,我镇通过努力开发茶叶机械化种植技术,有效带动了茶叶种植生产,提高了茶叶产量,从而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清洁化发展。1山区茶叶产业机械化种植的现状我国大部分茶叶园区的采摘、生产、加工和茶园管理等环节使用人工。目前,山区茶叶产业园主要采用人工加工管理,所以造成我国山区茶叶的生产效率较低,茶农的劳动强度较  相似文献   

6.
对梧州市六堡茶主产区12个规模化茶园土壤、原料茶叶中铅(Pb)、铜(Cu)、镉(Cd)、砷(As)、汞(Hg),以及成品六堡茶中铅(Pb)含量进行了初步测定,并采用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12个茶园土壤按GB15618-1995二级标准其综合污染指数P1,全部为无污染状况;按照NY/T 391-2013标准,9个茶园综合污染指数P0.7,为清洁级别,3个茶园0.7P1,为尚清洁级别;原料茶叶5种重金属含量在国家茶叶质量安全标准范围内且均属于清洁级别;主要生产企业的成品六堡茶铅(Pb)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试验为六堡茶质量安全监管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老一队茶业有限公司湖南老一队茶业有限公司是宜章县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家现代化特色农业企业,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一家集茶旅休闲、养身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成333公顷高标准红茶种植基地、茶叶加工厂和茶旅项目。产业园是湖南省特色农业(红茶)  相似文献   

8.
正1970年12月出生的彭立辉,现任湖南辉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长、衡山县双全生态农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衡山县中盛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在衡山县建立的466公顷皇茶文化园,产业示范带动和发展效应明显,被评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国礼指定用茶"生产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茶叶)产业园省级示范园、湖南  相似文献   

9.
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茶产业发展的趋势,歙县溪头镇通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拉动和歙县茶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通过茶叶生产的全程分析,结合山区特色,从茶叶管理、采摘、施药以及加工、贮藏都选用和推广合适的农业机械,并实现推广、示范、应用一体化;发展农机化服务队伍,以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茶叶生产加工大户为主体,茶叶全程机械化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给山区茶产业带来生产力的一次飞跃,提升茶叶品质,使茶园亩效益增加560元,大大降低茶叶生产劳动强度,推动农业分工,促进茶产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毕节市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针对毕节市高海拔山区茶叶种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毕节市高海拔山区茶叶快速成园涉及的种植品种选用、茶园土地开垦、茶苗定植、茶苗定型修剪、幼龄茶树施肥和除草、防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茶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饮料,日均世界消费量30亿杯,也是亚洲、非洲、美洲等第三世界脱贫致富的一种经济作物。20世纪以来世界茶叶生产、贸易量持续稳步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20世纪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从20世纪初起,世界茶园面积、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量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滞不前外,其余的年份均呈持续稳步增长。以茶园面积为例,1910—1950年世界茶园面积增加1.44倍(1910年数据未包括中国茶园面积在内);1950—1990年增加87%;1990年以后,茶园面积基本稳定。茶叶产量的增长比茶园面积增长更为显著,195…  相似文献   

12.
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园栽培管理是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述了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茶园的立地条件、茶树的品种选择、种植、水肥管理、茶树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采摘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更好地建立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茶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有机茶的生产技术要求高,茶同管理极为严谨,特别是山区茶园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给有机茶的生产造成了很高的难度,这就是当今茶叶市场为什么有机茶俏销而货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优质茶园种植模式可提高茶叶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对实现贵州山区经济与生态双赢有一定借鉴意义.为筛选适宜的茶叶种植模式,以印江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深入访谈和对比分析其产投,结果表明:印江3种茶叶种植模式与人工直接关联效益明显,投入系数为茶园养鸡(0.8588)>茶叶单作(0.7605)>茶加规模化养鸡企业(0.665...  相似文献   

15.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为研究不同茶果间作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茶果间作茶园茶叶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茶叶中矿质营养元素和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发现,茶果间作促进茶叶中铁(Fe)、铜(Cu)、镁(Mg)、锌(Zn)、钾(K)、纳(Na)等矿质元素的累积,降低了茶鲜叶可可碱和咖啡碱含量,提高了茶碱和没食子酸的含量;茶叶中非酯型儿茶素(EC、EGC)含量增加,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降低。各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在不同茶果间作类型间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4期第29页)长沙县一直是全国产茶重点县。长沙县茶叶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主要在春华镇、路口镇、高桥镇、金井镇、开慧镇等7个镇的"百里茶廊产业带",蜿蜒100多千米。产业园从良种茶苗繁育,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再到茶产业生态旅游,致力于打造园区全产业链模式。具体来说,包括大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歙县山区茶园现状,主要从山区茶园加强培育换代、加强耕作除草以及科学施肥3个方面总结了歙县山区茶园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茶叶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9):85-86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茶丛茂密郁闭,茶园微气候和营养条件变幅较小,促发对茶叶专一性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滋生繁殖,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茶树病虫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甚至可导致整片茶园的毁灭。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对黔东南州主产茶区茶叶生产者及农资供应商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黔东南州茶园用药存在的问题,为从源头上进一步抓好茶叶品质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05,(11):5-5
一、全州茶叶生产基本情况大理州现有茶园面积12.63万亩,其中采摘面积9.7万亩,茶叶总产量4400吨,总产值5050万元,茶园平均亩产45.5kg。主要分布南涧、巍山、永平、云龙等县的山区、半山区,全州有种茶农户3.5万户,涉茶人口约14万人。2000 ̄2004年全州推广种植无性系良种面积为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