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革胡子鲶性贪食,食量大,生长快,种内竞争激烈。一般规格 10厘米以下的苗种,尤其是规格在 2~ 8厘米之间的苗种,若饵料供应不足,管理不当,会发生强烈的弱肉强食、大鱼吞食小鱼现象。这种情况下出塘的鱼种,规格参差不齐,病害多,成活率往往不及 10%。笔者多年从事革胡子鲶苗种生产,摸索了一套苗种培育高产技术,鱼苗仅需 25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就可育成平均规格达 10厘米以上的鱼种,并且出塘规格整齐,质量好,成活率高达 80%~ 90%。   一、作好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苗种培育池:水泥池,长方形。小池面积 20米 2,…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省每年6~7月份革胡子鲶的售价较高,主要原因是温室越冬成鱼已售完,室外池塘养殖尚未养成。为了提高革胡子鲶的养殖经济效益,我们近几年推广了利用大棚温室和室外池塘进行革胡子鲶育成的高效养殖新模式,即利用大棚温室培育革胡子鲶大规格鱼种,再将这些大规格鱼种投放到室外池塘中进行育成饲养,在革胡子鲶售价较高的季节养成并出售,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大棚温室培育革胡子鲶大规格鱼种技术1.大棚温室要求大棚温室应选择建在向阳背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进、排水方便,而…  相似文献   

3.
为在合肥地区发展革胡子鲶的养殖,进行了池塘单养,主养和混养革胡子鲶和试验,试验表明在合肥地区实行池塘单养或主养革胡子鲶,不仅获得较高的产量,还能增加池塘养殖优质鱼的比重。单养池规格为0.5克的当年鱼种,经4个月的养殖,个体净增重倍数为435.8。成活率达91.17%,获亩净产924.6公斤。  相似文献   

4.
大规格苗种是胡子鲶养殖夺得高产的物质基础。目前的培育方法一般是用2~5m2的小水泥地或薄膜池,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而采用网池的培育方法,可使胡子鲶苗种的成活率和规格大幅度提高,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培育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二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现象。现将鱼病发生与防治情况介绍如下:1条件与方法池塘面积2668m2,水深1.2m,透明度25~30cm,排灌方便。网地规格为2m×2m×1m,目大0.1cm。网地设置在进水口附近,网池浸入水中部份约0.5~0.6m,露出水面部份为0.4~05m。池塘每日有新水流入,大小可控制.每箱放体长2~3c…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胡子鲶作为池塘养殖新品种而被人们重视,但因鱼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鱼种供不应求,致使其养殖规模不大,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我们对蟾胡子鲶(Glaras batcachus)及本地胡子鲶(Glaras fuseus)仔、稚鱼在饲养条件下的一些摄食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塘虱鱼,常栖息于池底沿岸水域,喜群居,善钻泥及穴居,是一种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性贪食,食量大,生长快.一般规格10cm以下的苗种,尤其是规格在2-8cm之间的苗种,种内竞争激烈.若饵料供应不足,管理不当,会发生强烈的弱肉强食,大鱼吞食小鱼现象.这种情况下育苗出塘的鱼种,规格参差不齐,病害多,成活率往往不及10%.笔者多年从事革胡子鲶苗种生产,摸索了一套苗种培育高产技术,鱼苗经25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可育成平均规格达10cm以上的鱼种,并且出塘规格整齐,质量好,成活率达80-90%.以下便是革胡子鲶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的高产试验结果。通过合理密养、多品种混养、四定投饵、防治并举等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池塘培育亩产千斤大规格鱼种试验。1.7亩池塘投放苗种27440尾,经过140天的科学培育,共产大规格鱼种13657尾,总重量948公斤,成活率为49.8%,亩产达557.6公斤。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们在自治区水产站平罗基地的3口池塘共4.2亩进行池塘高密度养殖革胡子鲶试验,经过三个月的养殖,总产鲶鱼5820千克,亩均产1386千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与早期培育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平罗基地于2002年5月30日从四川省新津县鱼苗场购进革胡子鲶夏花鱼苗3.84万尾,规格为3厘米,投放于40米2的水泥催产池进行早期苗种培育。催产池注水80厘米,并且每天冲水2次,投喂枝角类做饵料,枝角类从外池塘中捞取,每天喂3次,每次投喂量为湿重3千克,…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流水,在小网箱内培育出规格为2.5-3cm黄颡鱼苗4.2万尾;继续在面积1334m^2,水深1.5m的池塘中采用自制配合饲料培育黄颡鱼苗种,经过190天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黄颡鱼种396.7kg,平均规格90尾/kg,养殖成活率85%,每667m^2获纯利1753元,投放产出比1:1.53。  相似文献   

10.
本地塘虱属鲶科鱼类,学名胡子鲶,惯于底栖穴居聚居生活且喜暗避光,是一种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该鱼耐高密度池塘养殖,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较高,其肉质细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较高,为滋补之佳品。由于环境污染臼益严重,加上品种退化,其抗病力下降,易息病,成活率很低,养殖成本很高,养殖难度加大,特别是苗种阶段更是病害多成活率低。一般规格10cm以下的苗种,尤其是规格在1.5cm~5cm之间的苗种,若饵料适口性差或供应不足。管理不当,这种情况下育出的苗种,规格参差不齐,生长缓慢,病害多,成活率往往不足1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胡子鲶作为池塘养殖新品种而被人们重视,但因鱼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鱼种供不应求,致使其养殖规模不大,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我们对蟾胡子鲶(Claras batrachus)及本地胡子鲶(Claras fuscus)仔、稚鱼在饲养条件下的一些摄食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胡子鲶仔、稚鱼对丰年虫摄食量观察,是在室内一口鱼苗培育池中进行的,试验池水温27~31℃。饲养密度为7,000尾/平方米。在仔鱼开始摄食之日起,逐日取样10尾,经50%酒精固定后,分别测其体长,解剖观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暗纹东方各地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苗种生产数量基本能够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但因苗种质量的限制,致使苗种规格偏小,许多苗种生产单位的规格只有1.0~1.5厘米,影响了苗种培育成活率和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笔者在2002年进行了利用家鱼苗作为饵料鱼培育暗纹东方鱼种的试验,在2002年5月13~23日,经10天的土池培育,使7.6万尾全长1.2厘米的暗纹东方苗达到2.8~3.5厘米,成活5.72万尾,产生了较高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准备1.池塘选择与清整选择池底平坦、淤泥少、进…  相似文献   

13.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塘虱鱼,常栖息于池底沿岸水域,喜群居,善钻泥及穴居,是一种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性贪食,食量大,生长快,种内竞争激烈。一般规格10cm以下的苗种,尤其是规格在2-8cm之间的苗种,若饵料供应不足,管理不当,会发生强烈的弱肉强食,大鱼吞食小鱼现象。这种情况下育苗出塘的鱼种,规格参差不齐,病害多,成活率往往不及10%。笔者多年从事革胡子鲶苗种生产,摸索了一套苗种培育高产技术,鱼苗仅需25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就可育成平均规格达10cm以上的鱼种,并且出塘规格整齐,质量好,成活率高达…  相似文献   

14.
3 苗种培育3.1 鱼苗培育云斑■的鱼苗鱼种培育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消毒,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池。云斑■幼鱼摄食偏重于浮游动物,因此发花时可采用四大家鱼苗的发花方式进行。一般每667米2发花塘可放养2万~3万尾幼苗,以培肥水质和投喂粉状配合饲料相结合。将鱼苗培育至5厘米时分池。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3.2 鱼种培育每667米2鱼种池可一次性放养5厘米的云斑■夏花8 000~10 000尾,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0%~32%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5%~8%。为控制水质,可在培育池中搭配适量鲢、鳙鱼种。…  相似文献   

15.
草鱼一龄苗种培育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其成活率的高低、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草鱼商品鱼养殖的效益。本试验针对过去草鱼一龄苗种培育阶段成活率低、养成规格小的问题,在试验中采取二级培育的方法,同时在夏花至鱼种阶段投喂草鱼鱼种全价配合饲料,草鱼一龄鱼种成活率达到73.6%,平均规格达到156g,池塘亩产达到1099.28kg,亩利润2572.2元,投入产出比1:1.34,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总结了在池塘中套放小体积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技术。2000年的试验示范表明,经过6~7个月左右的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鱼种62180尾,其中鲤鱼种43610尾,成活率82.6%,草鱼种18570尾,成活率59.5%;平均饵料系数1.71,共获利2.4万元,投入产出比1:1.89。这种箱池式模式大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阶段鱼苗相互残食及土池培育大口鲶苗种成活率不高等技术问题,为养殖户提供质优易养殖的大规格鱼种,2006年5月我们在养殖基地选用3口各10亩的池塘进行大口鲶大规格苗种的培育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选择养殖基地三口池塘,而积各10亩。  相似文献   

18.
胡子鲶(Clarias fuscus Laeepede)是一种小型的野生鱼类。我们在人工繁殖试验中,依据胡子鲶鱼苗鱼种的自然生态和我们在试验工作中观察到的胡子鲶生态生理特性,分别采取仔鱼筛育、鱼苗盆育、鱼种池育三种方法,结果仔鱼阶段培育成活率平均达82.87%,鱼苗阶段培育成活率平均达81.93%,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胡子鲶养殖在我县已发展到567hm^2。其中专养塘267hm^2,平均产量在14000kg/hm^2左右,产值15.4万元/hm^2。但近年来投放体长4cm左右鱼种,养殖胡子鲶成活率在50%左右,对胡子鲶养殖业的发展制约较大,影响了养殖胡子鲶的产量与效  相似文献   

20.
1995年郸城县渔场利用池塘水域资源置网箱2只,总面积为50平方米进行胡子鲇养殖。共投放鱼种4100尾,经4个月饲养管理,收获胡子鲇成鱼3520尾,总产量4210千克,成活率达86%,个体规格为1~1.5千克,产值2.98万元,除去各种费用,纯收入1.8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溶氧量高,饵料生物丰富。池塘面积为0.6公顷,平均水深2米,池底淤泥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