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仲春 《内陆水产》1997,22(2):27-27
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笔者养蛙多年,发现牛蛙腐皮病有两种,即营养性腐皮病和创伤性腐皮病。两种腐皮病由于主要症状相同,极易被混淆,造成错误的诊断和施药。笔者根据亲身诊断施药的经验,将两种腐皮病的相同症状及各自的其它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以供大家参考、鉴别。相同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牛蛙头部的背面皮肤失去光泽,出现花纹状白斑,接着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露出皮下肌肉,并逐渐蔓延到躯干部和背部,终至死亡。营养性腐皮病此病全年可在幼蛙、青年蛙、成蛙中发生,发病率可…  相似文献   

2.
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笔者养蛙多年,发现牛蛙腐皮病有两种,即营养性腐皮病和创伤性腐皮病。两种腐皮病由于主要症状相同,极易被混淆,造成错误的诊断和施药。笔者根据亲身诊断施药的经验,将两种腐皮病的相同症状及各自的其它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以供大家参考、鉴别。 相同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牛蛙头部的背面皮肤失去光泽,出现花纹状白斑,接着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露出皮下肌肉,并逐渐蔓延到躯干部和背部,终至死亡。 营养性腐皮病  相似文献   

3.
牛蛙腐皮病的血液与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对牛蛙腐皮病的血液、组织病理学观察,并与正常牛蛙进行对比,揭示牛蛙腐皮病的血液、组织病理变化,了解其发病机理,为牛蛙腐皮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陶林 《科学养鱼》1994,(5):23-23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以及并发病的治疗方法牛蛙的疾病很多,但对牛蛙构成主要危害的是红腿病、烂皮病以及两病同时发生的并发病。一、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得病的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腿内侧、内股和腹下皮...  相似文献   

5.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林 《淡水渔业》1998,28(5):15-15
牛蛙的疾病很多,但对牛蛙构成主要危害的是红腿病、烂皮病以及两病同时发生的并发病。1红腿病11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得病的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腿内侧、内股和腹下皮肤有红点、红斑。此病危害大...  相似文献   

6.
我市一养殖户的牛蛙出现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现将防治经验介绍如下:一、病原体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二、流行增况及危害此病发病范围广,主要流行于7~9月间,以7、8两个月为高峰期。传染性强、用蚣、幼蛙、成蛙及亲蛙均易感染,以组料和亲蛙的死亡率最大。且蛙龄越大,病程越长,亲蛙一般在出现症状后3~5天死亡。三、症状病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肛门红肿,眼球外突,有双目失明和腹水现象。解剖可见:肝脏肿大,发黑,脾脏缩小,脂肪层变薄,肠道有明显出血现象。病幼蛙在水中打转,类似中毒、神经性症…  相似文献   

7.
牛蛙烂皮病和红腿病并发症的治疗牛蛙的烂皮病和红腿病,是牛蛙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的疾病,多数是两病齐发。其症状是: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常群集在池的一角,不吃不动,不下水;其头、背、四肢等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斑,严重者表面脱落。腐烂,同时,蛙腿内侧、内股...  相似文献   

8.
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入侵门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口服、皮下注射、损伤浸泡、非损伤浸泡四种途径,将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实验感染牛蛙,根据接种后15天期间牛蛙的临床表现、病变及死亡率证明牛蛙腐皮病致病菌是经伤口感染,表现为创伤感染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牛蛙的烂皮病和红腿病是牛蛙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的疾病,多数是两病齐发。两病并发的症状:病蛙精神不振,低头状地,常群集在池子的一角,不吃不动,不下水。病蛙的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斑,严重者表皮脱落,腐烂,同时,蛙腿  相似文献   

10.
牛蛙暴发性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牛蛙暴发性细昏性疾病是继牛蛙活饵料后又一个困扰牛蛙养殖生产的严重问题。该病每年5—10月都可发生,主要在牛蛙幼蛙和成蛙阶段。与常见的牛蛙红腿病、烂皮病、胃肠炎病等不同。主要症状是病蛙常群集于蛙池四周及池角,低头伏地,静卧...  相似文献   

11.
肖波 《科学养鱼》2020,(5):50-52
正棘胸蛙养殖在国内发展已近20年,在政策扶持与引导下,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制约养殖户扩大生产的因素,腐皮病就是其中之一。该病流行时间长,范围广,是棘胸蛙养殖病害防控过程中的难点。笔者投身棘胸蛙养殖近两年时间,期间走访调查了湖南、江西30余家棘胸蛙养殖企业,对腐皮病发生的条件因素、发病特征、预防腐皮病的优秀管理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同时参考了前人对棘胸蛙腐皮病的文献研究。针对腐皮病害的发生传播与预防,结合个人的养殖经验与调查结果,做如下阐述概括。  相似文献   

12.
牛蛙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蛙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陈耀明,胡永强,周以凤(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蔡玉书,方德强(上海市奉贤县畜牧兽医站,201400)1993年8月,上海市奉贤县某牛蛙养殖场爆发一种蛙病,大批牛蛙(包括亲蛙、成蛙、幼蛙和蝌蚪)染病死亡。经临床诊断、病...  相似文献   

13.
脱肛病是牛蛙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细菌感染,症状为直肠泄于肛门外并红肿,病蛙摄食减少甚至停食,行动不便,体质瘦弱。该病多发生在成蛙,发病率虽低,但若不诊治,病蛙体质会逐渐消瘦,很难自愈,个别蛙还会死亡。笔者用庆大霉素治疗牛蛙脱肛病,效果显著。方法如下:铁皮箱一只,可开关的盖板上有通气孔;箱内盛冷开水3厘米深,庆大霉素8万单位溶水中。病蛙20只,均重200克,从他内用网兜捕出,洗净。先不急于把直肠塞回蛙体内,而是把病蛙放入箱内,使外泄的直肠直接浸泡在药液中。几小时后,逐个使病蛙口服庆大霉素8000单位。具体操…  相似文献   

14.
脱肛病是牛蛙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细菌感染,症状是直肠泄于肛门外,直肠红肿,病蛙摄食减少或停食,行动不便,体质瘦弱。该病多发生在成蛙,发病率虽低,但若不诊治,病蛙体质会逐渐消瘦,很难自愈,个别蛙还会死亡。笔者用庆大霉素治疗牛蛙脱肛病,效果显著,治愈率达100%。方法如下:铁皮箱1只,可开关的盖板上有通气孔;箱内盛冷开水3cm深,庆大霉素8万单位溶水中。病蛙20只,均重200g,从池内用网兜捕出,洗净。先不急于把直肠塞回蛙体内,而是把病蛙放人箱内,使外泄的直肠直接浸泡在药液中。几小时后,逐个使病蛙口眼庆大霉素8000…  相似文献   

15.
93年8月,上海市奉贤县某牛蛙养殖场爆发一种蛙病,大批牛蛙(包括亲蛙、成蛙幼蛙及蝌蚪)染病死亡。经诊断、病理剖检及检验,被确诊为牛蛙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牛蛙患此病,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报导过。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邻近省、县、乡牛蛙养殖户,由于不重视水质管理,进行高密度放养,忽视防治措施,80%以上牛蛙患有严重的歪头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在相同情况下,我公司试验场牛蛙养殖均无患歪头病。现将我试验场歪头病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一、歪头病的病因:歪头病是由产黄杆菌所引起,该菌直接破坏娃的脑神经,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二、歪头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感染方式由两种方式:其一直接从母体感染;其二,牛蛙之间相互感染。三、歪头病的症状:患病蛙症状较明显,患病牛蛙在水中不停的打转,其头向左或向右歪转。…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邻近省、具、乡牛蛙养殖户,由于不重视水质管理,进行高密度放养,忽视防治措施,80%以上牛蛙患有严重的歪头病,给他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在相同情况下,我公司试验场牛蛙养殖均无患歪头病。近期间他们纷纷前来寻求养殖秘方。现将我试验场歪头病防治措施介绍于下,供同仁参考。一、歪头病的病因歪头病是由产黄杆菌所引起,该菌在接破坏蛙的脑神经,使脑部失去控制,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二、歪头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感染方式可从母体感染,亦可从蛙之间相互感染。三、症状患病蛙症状较明显,患病蛙在水中不停地打转,其头向左…  相似文献   

18.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张春云 《水产学报》2006,30(1):118-123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一“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离得到一种优势细菌KL-1,KL-1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养成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征”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牛蛙腐皮病致病菌93—10—1菌株(奇异变形杆菌)、93—10—2菌株(克氏耶尔森氏菌)对27种药物的敏感性。根据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了对牛蛙腐皮病防治有显著效果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陈洽喜 《科学养鱼》2004,26(4):44-44
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症状病蛙外观呈肥胖状,皮肤呈黄绿色(俗称黄身),无光泽,剪开腹部可见有腹水,肝脏肿大变灰白色、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呈浅绿色,病程一般较长,临近死亡时蛙体极度膨胀。三、流行情况牛蛙肝脏肿大病在本地区全年发病,以5~10月为多发。从幼蛙(四肢齐)到成蛙均发生,死亡率40%~90%以上。四、防治方法笔者总结出一套中草药防治牛蛙肝脏肿大病的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满意。1.水体消毒每15天左右要进行一次水体消毒,0.2~0.5克/米3有机氯类、强力碘等消毒剂消毒。2.以中草药内服为主①每100千克牛蛙用石决明50克,草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