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蜜蜂在早春繁殖期间容易发生“大肚病”,发病原因很多.蜜蜂的“孢子虫病”“麻痹病”等也易在早春发生,也呈有大肚症状,本文论及的是春繁期内蜜蜂的伤食症,养蜂者通称“花粉胀”病。“花粉胀”病在早春油菜花期最易发生,其他花期比较少见,发病和天气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天气长期阴雨,间有短时晴  相似文献   

2.
(三)蜜蜂大肚病蜜蜂大肚是一种症状,细菌、病毒、孢子虫等均可引起,采集甘露蜜和饲喂变质发酵饲料也可引起,据四川省双流县张柯南报导,用羌活10克、生军6克、积壳10克、前仁10克、莱服子10克、茯苓6克、青皮10克、谷芽和麦芽各10克(此为10框蜂的用量),用清水500毫升熬成药剂400毫升,滤去药渣加蜂蜜或白糖100  相似文献   

3.
蜜蜂孢子虫病,是世界上传播比较广的一种蜜蜂成年蜂病。国内很少研究报导,1964年曾在山西省榆次、太谷、太原等地区发现蜜蜂孢子虫病。这种蜂病是由一种原生动物: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寄生在蜜蜂肠道里所引起的。最近我们在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浙江、江  相似文献   

4.
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寄生在蜜蜂成年蜂中肠粘膜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感染孢子虫病的蜜蜂由于中肠粘膜受到破坏,失去正常消化机能,而造成机体衰弱,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蜜蜂孢子虫病,是西方蜜蜂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蜜蜂微孢子虫可感染蜜蜂,引起蜜蜂孢子虫病,严重影响蜜蜂的生长繁殖,对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是感染蜜蜂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结合实验室经验,主要从感染前预防和感染后治疗两方面出发,介绍了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为防治蜜蜂孢子虫病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蜜蜂成虫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世界各养蜂发达国家都有发生,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产浆能力明显下降。一、病原蜜蜂孢子虫病仅危害蜜蜂成蜂,对幼虫和蛹不致病。患病蜜蜂是此病传播的根源。病蜂体内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巢脾、蜂蜜、蜂箱,蜂具和场地、水池等。蜜蜂孢子虫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最为  相似文献   

7.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对蜜蜂爬蜂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应讲究方法 ,否则会陷入被动 ,带来不良后果 (污染蜂蜜 )。笔者在此谈谈防治蜜蜂爬蜂病的方法和体会。1 爬蜂病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一是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 ,东北地区爬蜂主要因孢子虫引起 ,其症状是在地上一蹦一跳地爬 ,多为采集蜂 ,拉开肠道为白色 (正常为棕色 ) ,后肠有积水 ,并有谷粒状物质 ;发病时间 6月初至 8月末。二是麻痹病引起的爬蜂 ,此病症的爬蜂爬行速度极慢 ,后肠膨大。主要表现为病蜂身体震颤 ,翅膀一直震颤 ,不能飞行 ,大肚是一种类型 ,“油炸蜂”是另一种类型 ,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9.
黄坚 《蜜蜂杂志》1997,(9):22-23
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浙江·黄坚蜜蜂孢子虫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它具有传染快,来势猛的特点。蜂群一旦患上了孢子虫病,群势很快衰弱,如不及时对症治疗,蔓延很快,甚至会使全场覆没,造成严重损失。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它繁殖快...  相似文献   

10.
文彬 《中国蜂业》2006,57(3):17-17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成年蜂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早春是发病高峰期,患病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和泌蜡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蜜蜂微孢子虫是一种真核微生物,可引起蜜蜂患蜜蜂微粒子病。患蜜蜂微粒子病的中肠严重受损,出现爬蜂、下痢等症状,最终导致蜜蜂群势减弱,产蜜量降低,对养蜂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微粒子病在蜂群中的传播已经非常广泛,对蜜蜂微孢子虫的防治研究是蜜蜂病虫害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从事蜜蜂微孢子虫研究的前提就是获得大量纯化的蜜蜂微孢子虫作为研究材料,因此寻找有效的蜜蜂微孢子虫提取纯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蜜蜂孢子虫病是蜂群的一种侵袭病害。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蜜蜂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是普遍发生的一种成年蜂病,它给养蜂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能引起蜜蜂群势的削弱或全群死亡。  相似文献   

13.
蜜蜂大肚病,又叫黑蜂病,是产生爬蜂现象的一种蜜蜂疾病。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吃了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病。它的症状是,蜜蜂飞翔能力差,一起飞就掉在蜂箱门口,再也飞不起来,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死亡。该蜂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不出几天一个强群就会变成弱群。辨...  相似文献   

14.
蜜蜂孢子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害,常在早春发生。本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微小寄生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病蜂表现,初期无明显症状,到了后期由于孢子虫破坏了蜜蜂的肠粘膜,使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7,(11):62-63
<正>一、前言烟曲霉素是一种从烟曲霉中分离得到的抗生素,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微孢子虫病的药物,近六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西方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治疗。最近发现它也能抑制东方微孢子虫的繁殖。2004年,Huang WF等发现,从中华蜜蜂中提取的东方孢子虫可以感染意大利蜜蜂,这引起了人们对于蜜蜂健康的担忧。在意大利和西班牙,蜜蜂的数量逐年下降,这与孢子虫病的盛行不无关系。Pajuelo AG和Williams GR等人研究证明,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蜜蜂孢子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害,常发生在早春。它是由蜜蜂孢子虫微小寄生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们在养蜂实践中,对严重危害蜂群早春繁殖的“大肚病”,进行了初步观察,并探索出用中药防治“大肚病”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蜜蜂“大肚病”的类型低温多雨的晚秋和早春,蜜蜂不能正常出巢排泄,是促使蜜蜂感染“大肚病”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和管理情况不同,因  相似文献   

18.
孢子虫病是西方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包括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蜜蜂慢性麻痹病是一种成年蜂传染病,据国外报道,确定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并命名为蜜蜂慢性麻痹病(CBPV)(Bailey.1963)。目前,这种病在世界各地广泛的传播。在我国,近年来该病有的地方也发生和蔓延,尤其春、秋两季发病更为严重,养蜂员称为“大肚病”或“黑蜂病”,患病蜂群轻者群势下降,重者全群死亡,对养蜂  相似文献   

20.
蜜蜂大肚病是近几年来对蜂群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由于检验技术和设备不够,对于引起疾病的原因还未完全摸清,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已经成为养蜂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我们共同来探讨大肚病的起因与防治,现将我对大肚病的认识和药物选用介绍如下,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