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前,我场主要是用敌鼠钠盐毒饵防治甘蔗鼠害,但效果不理想。之后,用高毒急性鼠药(如邱氏)等灭鼠,效果不错。但是,由于投放的面积大,不时发生人畜意外事故,造成纠纷,所以1995年,场党委提出,大面积灭鼠,最好不用或谨慎使用高毒急性鼠药,特别是会发生二三次再中毒的鼠药。于是生产部门再次选择了低毒高效的敌鼠钠盐,对慢性鼠药敌鼠钠盐,基层群众都不乐意接受或持怀疑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1996年我接手负责全场的灭鼠工作,难度大,但是通过研究、实践、把好关,终于有效地使用了敌鼠钠盐,并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1994-1995年秋季,对我县棉花原种场花生田害鼠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优势种为黑线仓鼠占77.6%,黑线姬鼠次之占17.7%,并使用0.2%敌鼠钠盐小麦毒饵进行了灭鼠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农牧渔业部最近透露:今年正在大力推广使用的农药有10种:三环唑、富士一号、粉锈宁、双效灵、特克多、水胺硫磷、敌鼠钠盐、混灭威、丁草胺、草甘磷。今年开始淘汰的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稻瘟散、灭瘟素、敌稻瘟、田安、退菌特、六氯苯、五氯硝基苯、甲基砷酸钙、敌钠、代森胺、代森锌、“1059”、杀螟松、螟睛、三硫磷、亚胺硫磷、害朴咸、残杀畏、五氯酚钠、磷化锌和甲基砷酸锌等。  相似文献   

4.
黄毛鼠是华南稻区分布广、危害重、防治难度大的有害动物。为摸清稻田黄毛鼠发生及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福建省武平县从1987年开始进行农田害鼠监测及灭鼠配套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茶叶》1985,(2)
据调查我场有绿盲蝽(Lygus IucorumMeyer—Dur)、三点盲蝽(Adelphocoristaeniophorus Reut)、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等三种,其中绿盲蝽是历年我场春茶主要害虫。茶绿盲蝽以若虫、成虫取食为害,一般以若虫刺吸嫩芽叶后而呈褐色斑点。在我场芽叶被害率常在20~50%范围,因若虫刺吸  相似文献   

6.
《中国麻作》1979,(4):45-46
我场岂孟生产队,1971年冬试种24.6亩“东一号”剑麻丰产试验田,经过培育管理,纤维产量不断提高,由1973年亩产124斤上升到1978年的1157.3斤(历年产量见下表),成为我场剑麻纤维亩产突破1100斤的生产队。78年亩产纤维比大田平均亩产增长5.4倍,为我场大面积夺取“东一号”剑麻高产提供了经验。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湖南娄底地区茶园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共查得茶园害虫89种、害虫天敌119种,主要为捕食性天敌,其中以茶园蜘蛛最多,有41种,占天敌总量34.45%。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是茶园主要害虫,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紧密配合采摘,修剪等农艺措施,逐步减少茶园施用化学农药次数,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 著名灭鼠专家邱满囤经过三十余年研制成功的高效急性灭鼠剂,具有神奇的灭鼠效果。1989年4月15日通过省级鉴定,属国内首创,已申报国家专利。成品为诱鼠剂、毒鼠药、粮食配合而成的饵料,具有特效、速效、适口性好等特点。可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推广十分迅速,但鼠害也十分猖獗。有些秧苗因鼠害导致大部分受损,甚至“全军覆没”。如1995年6月5日,我随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组部分成员到峨岭乡漳溪村检查中稻旱育秧情况时,一钱姓农户秧苗长势十分整齐,但笔者3天后来检查移栽情况时,却发现全部秧苗被老鼠从根茎交界处咬断,导致无秧可栽!为了探索较为有效的驱鼠或灭鼠方法,根据本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组的意见,我做了一组试验,共七个处理,八次重复。自2月12日开始投放处理剂拌种的稻谷,分别设在菜畦边、田埂边和鼠洞附近,每小堆约10g。老鼠吃后…  相似文献   

10.
茶白星病是我场高山茶园的主要病害,历年发生严重,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很大,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对茶白星病进行了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11.
削弱福州城市"热岛效应"绿化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EOS—AMIS上ASTER热场分布影像数据地表热场分析,结合历年气象资料,并从园林绿化角度探讨削弱我市“热岛效应”对策,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麻业》1979,(4):45-46
我场岂孟生产队,1971年冬试种24.6亩“东一号”剑麻丰产试验田,经过培育管理,纤维产量不断提高,由1973年亩产124斤上升到1978年的1157.3斤(历年产量见下表),成为我场剑麻纤维亩产突破1100斤的生产队。78年亩产纤维比大田平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新贝奥(雷公藤甲素)在三亚农田灭鼠中的杀灭和抗生育效果,分别在坡田洋和妙林洋开展秋防和春防试验。秋防区防后第11、41和70天从防治前鼠密度大发生(28.57%)分别降至2.86%、3.81%和6.80%;春防区防后第19和47天从防前鼠密度大发生降至轻发生,校正灭效99.48%~99.88%。睾丸下降率和怀孕率明显下降,药剂安全性好,推荐在本地区农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发生,且危害猖獗。我所一九八○年以前一向是采用常规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防治,因而导致该害虫的抗药力增强,任意提高剂量,且喷药雾次数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加重,治虫效果仍不理想,而且严重影响茶叶的产质量和人体健康。自一九八○年以后采取“农药轮换使用”,先后使用乙酰甲胺磷、辛硫磷、溴氰菊酯、杀灭菊酯、敌杀  相似文献   

15.
我场稻田中发生的三棱草主要有扁杆康草、日本草和沙草三种,因其茎杆都是三校形,所以被统称三校草。近几年,我场对三校革的防治进行了摸索,并在几个重发地块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措施是:1精细整地,确保地平。凡是三校草发生重的地块都是整地不平,水层不稳的地块。2提早用药、H次封闭。近几年,泡田整地时间提前,诱发田间三棱草根茎发芽时间提早。所以插前封闭时间也应提早,即在水整地结束后立即封闭,保证封闭与插秧间隔几天以上,将三棱草消灭在萌芽状态。插前用药时间以4月下旬至5月初为宜,插后用药时间在水稻返青后10~…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新组合I优333ⅠYou333,newhybridcombinationwithhighyieldandgoodgrainqualityI优33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优IA为母本,333为父本配制的优良籼型杂交稻组合。1995年引入我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三十五队是我场历年橡胶受寒害较重的队,在全场调整生产结构中,场将该队作为推广密植、速成、短周期、高效益茶园的重点队来抓,力求为全场大面积推广起到示范作用,本项目已经七年时间,取得了好成果。特作如下总结:一、项目完成情况1.项目进行时间:从81年1月开始至87年12月止,共经七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芦苇场施用除草剂可造成附近棉花大面积药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药害发生情况1998年5月份,岳阳县新洲芦苇场为防治芦苇草害—鸡矢藤(一种阔叶藤本杂草,生命力极强,严重影响芦苇产量和造纸品质),对该场草害严重的247hm2芦苇进行了化学除草,使用的除草剂为72%2,4-滴丁脂乳油,48%百草敌水剂,所用器械为东...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多倍体双交种——甜研30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甜研308(原代号甜8622)系以雄不育二倍体单交种(MS202×2014B)为母本,以四倍体单交种(MP407×MP409)为父本配制的钳菜多倍体双交种。在生产示范试验中(1993~1995年,14点次),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超过统一对照种(甜研301)11.79%、0.49度与16.13%,且抗褐斑病性优良,为我国第一个甜菜多倍体双交种.适宜在黑龙江省部分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我场1995年应用38%敌二莠作蔗田灭草,获得满意的效果。1 喷药前甘蔗和杂草生长状况 甘蔗是新种的新台糖二号,刚出齐苗,株高30厘米左右;蔗地单子叶杂草小的2—3片叶,大的5—6片叶。香附子4—6片叶;双子叶杂草4—5片叶。2 喷药情况 每亩用38%敌二莠可湿性粉剂300克,加洗衣粉适量,兑水60公斤。为了调查药效,设小区对比试验。用20%敌二莠可湿性粉剂每亩500克,氯化钾400克,洗衣粉适量,兑水60公斤和喷清水作对照,每小区面积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