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南美白对虾与方斑东风螺的混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方斑东风螺与南美白对虾协同健康生长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成活率和病害防治方面,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优于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较优于水泥池混养;经过对比发现,在水泥池中以养殖方斑东风螺为主,适当投入虾苗的养殖模式较好;可见,在水泥池中适当投放虾苗可以减少病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其病害也日趋严重。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南美白对虾的生态养殖模式,于2002年引进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彭泽鲫,进行南美白对虾和彭泽鲫、青蟹池塘混养试验,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鱼虾蟹混养优势 1.南美白对虾和彭泽鯽、青蟹混养,能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经济效益稳定。今年,虽说是价较低,平均每公斤20元,且第2季南美白对虾在后期发生黑鳃病,影响第2季虾的产量,但青蟹、彭泽鲫产量稳定,青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确保虾的质量,青浦区推广了南美白对虾与青虾池塘混养模式,总结了一套适合青浦区的南美白对虾与青虾池塘混养技术,同时制定了相关技术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轮养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在闽南地区有多年的养殖历史,通过养殖实践,总结了南美白对虾轮养、混养技术,文章以笔者2012年指导的一个养殖案例作解。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池塘套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宁海的养殖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养殖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罗氏沼虾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2016年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模式进行了验证试验,在3口面积0.4 hm~2的池塘中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不同养殖密度与搭配比例试验放养量分别为1#南美白对虾60.0万尾/hm~2+罗氏沼虾10.5万尾/hm~2、2#南美白对虾22.5万尾/hm~2+罗氏沼虾27.0万尾/hm~2、3#南美白对虾52.5万尾/hm~2+罗氏沼虾22.5万尾/hm~2,结果表明,3组试验中,以2#池塘的最终养殖效果最好,全程没有发生病害,0.4 hm~2塘共产南美白对虾900 kg、罗氏沼虾1 050 kg,收益达179 250元/hm~2;3口塘平均收益151 140元/hm~2。套养罗氏沼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南美白对虾发病。建议套养塘总密度控制在60万尾/hm~2左右,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比例1.0~1.5∶1.0。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节水生态养殖技术,即在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池塘养殖结构,把单一养虾变为虾鱼混养,通过定向培养光合细菌进行池塘水质调控,改大排大灌为渐进式加水,稳定池塘良好生态环境。本文从温棚标粗、成虾养殖2个方面介绍南美白对虾节水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为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推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渔业资源服务中心通过探索和试验,在总结滨城区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微生态制剂应用、南美白对虾与经济鱼类混养和双季轮养、微孔增养、稻虾共作、“135”养殖技术以及设施化养殖等多项技术集成,达到了高效生态养殖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养殖风险,有效地规避了病害的发生,降低了养殖投入成本。南美白对虾在滨城区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滨城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土地资源和卤水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河蟹养殖池塘合理混养经二次淡化后的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饵料等资源,探索蟹池混养南美白对虾新模式。采取健康养殖技术优化改良养殖生态环境,使水体内物质和能量呈良性循环,通过科学优化水体生物结构、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平衡,建立起良性循环的适宜养殖环境,既优化了资源,又提高池塘水体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的产出率。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行为,从放养前准备、苗种驯养、养成管理、病害防治、捕捞收获等环节,总结了浦东新区南美白对虾绿色养殖技术,以期进一步推行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户科学合理用药、正确投喂饲料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南美白对虾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因其适应性强、适盐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易管理等优点,近几年养殖南美白对虾在全国沿海地区迅速发展,慈溪市在2015年养殖南美白对虾面积就达2666.67余公顷。但随着高密度大面积的养殖,对虾病害严重威胁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发展,其塘内排放出的大量池水也易引起养殖污染。本课题组在淡水养殖区进行试验,现将南美白对虾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今世界上大家都公认南美白对虾在虾的种类当中是可以称之为最优良的虾种之一。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周期快、抗病害能力强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只要在南美白对虾的生长过程之中饲料含有所需的蛋白质成分充足就能够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肉质鲜美。但是如今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如今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南美白对虾养殖问题中的应对措施。一、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形式严峻,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存在问题的原因有许多,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问题的原因有许许多多种,并且原因之间相互关联,像是虾苗的选取,养殖虾  相似文献   

13.
东兴市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目前已趋向集约化、高密度、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发展,然而,随着对虾产量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制约对虾养殖行业发展的病害和养殖废水处理问题也愈发突出。工厂化海水养殖需要综合型的污水处理方法,其中,选取不同生态位的生物进行混养,构建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来阻止病害蔓延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生态学方法正是其中之一。腺带刺沙蚕--南美白对虾混养就是生态学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环境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完善食物链构成,提高养殖系统的稳定性,极大程度上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基于东兴市鸿生实业有限公司和江源水产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东兴市区位条件,通过收集数据和查阅文献,介绍了沙蚕--对虾混养的具体方法和实际效果,客观地分析和评估了将沙蚕科底栖动物移植到东兴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所面临的困难,旨在探寻进一步优化东兴市高密度工厂化、海水养殖模式的有效途径,推动东兴市海水养殖向着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南美白对虾精养条件下,采用南美白对虾与牡蛎分池循环水养殖,对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病害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池循环水养殖无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许靖浦 《吉林农业》2014,(15):58+79
笔者根据多年的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经验,分别从池塘基本条件、池塘的清淤、晒塘和消毒、水质选择、苗种选择及放苗、饵料的选择和控制、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等7个方面介绍了南美白对虾高密度海水养殖技术,为今后实际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可行的有效的技术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又俗称白肢虾(white-legshrimp)、白对虾(whiteshrimp),其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推广繁殖南美白对虾的高位池养殖。本文结合北部湾沿海虾类养殖技术,深入探讨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论述了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的幼虾放苗、喂投饲料、日常管理以及对池塘的要求,以期为南美白虾在北部湾沿海的高位池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发现羽毛藻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且在净化水质方面具有较强能力。该文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开展循环水模式下与羽毛藻的混养研究。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与羽毛藻混养的情况下,平均体长和体重比南美白对虾单养模式增速都明显,成活率也明显高于单养模式。因此,该研究为南美白对虾的生态养殖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病害也随之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在单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虾苗退化日加严重.抗病能力降低,发病越来越多.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养殖者在刚发现虾病的池塘中.放养了淡水白鲳鱼种,进行鱼类养殖,经过一段时间后,虾病竟然奇迹般的好转了,并且还获得了南美白对虾的丰产,鱼的产量也不低。此后,又多次进行了鱼虾混养,都收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南美白对虾(P.vannamei)养殖生产的发展,集约化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养殖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危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对虾养殖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经过广泛研究和深入生产实践,认为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混养技术,可有效地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病害的蔓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南美白对虾(P.vannamei)养殖生产的发展,集约化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养殖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危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对虾养殖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经过广泛研究和深入生产实践,认为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混养技术,可有效地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病害的蔓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