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保护黄岩蜜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调查了采取挖病树治木虱等综合措施果园与不挖病树不治木虱的发病果园2002—2019年柑橘黄龙病株发病率。结果表明综合防控果园2006—2012年当年株发病率在5%以下,2013—2019年当年株发病率却在1%以下;不挖病树不治木虱果园,2004年开始当年株发病率一直在7%以上,至2018年高达86.67%,达到彻底毁园程度。该结果也表明柑橘黄龙病防控应坚持行政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运用建立防控指挥、责任考核、经费保障、知识普及、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病源清除、种苗监管和防控示范等八大体系,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果,对提高广大农民防控柑橘黄龙病的信心和种橘积极性,保障柑橘安全生产有积极意义,对相似柑橘生产区开展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柳城县所有柑橘果园进行普查,掌握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并通过采取"防木虱、砍病树、种无病苗"的综合防控措施,使柳城县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由防控前的14.7%降下至4.0%。  相似文献   

3.
融水县的融水乡、融水镇和喹镇有黄龙病发生危害,发病果园达29.4%,发病株率达4.95%,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1988年11月至1989年11月在县农业局院内果园(温州村)进行防治试验.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病树比去年减轻;二是防治木虱,1988年调查有木虱株达100%,平均每叶片有2只.在4、6、8三个月,用水胺硫磷、喹硫磷800倍、氧化乐果1500倍喷洒,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三是用四环素注射病树,1000PPm药液高压注射树干38株病树,留7株作对照,结果只有7株有症状出现,防效达81.2%.但注射治疗花工大、成本高(4—5元/株),能控制黄龙病多久,亦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在柑橘黄龙病重灾区,病树清理量大,病树伐桩处理困难,目前普遍推行的处理方法费工费时,处理措施难以到位,导致病树伐桩萌芽率高,成为新的传染源。本文利用48%盖灌能EC使用柴油为溶剂对柑橘黄龙病树伐桩进行处理。结果表明,5个处理试验对抑制病树伐桩萌芽均有很好的防效,270 d防效全南县果园达到98.7%,其他都达到100%;同时具有很好的催腐效果。该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柑橘黄龙病树伐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田间柑橘植株不同部位黄龙病菌的PCR检测及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黄龙病菌在柑橘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为深入研究病菌在植株体内的扩散情况奠定基础;明确病害的发生原因为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借鉴。[方法] 调查浙江省台州市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的发生情况,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检测了发病情形不同的两个果园内柑橘病株不同部位及不同植株中的黄龙病菌,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一果园内病株的无症状叶片、有症状叶片和枝条中均含有黄龙病菌,而其周围植株不含病菌;另一果园内病株的有症状叶片、枝条、主干和砧木中均含有黄龙病菌,而其周围植株也含菌。[结论]分析认为这两种果园内柑橘植株发病原因不同,一种可能为通过携带黄龙病菌的柑橘木虱所感染,另一种可能为嫁接过程中通过带菌的接穗感染。  相似文献   

6.
1986年在我区原平县武彦村和忻州市匡村首次发现向日葵霜霉病株。1987年又在原平、忻州、定襄、繁峙4个县(市)查到。经过2年的调查,此病仅在局部乡(镇)地区零星发生,一般田间病株率0.5—11%,  相似文献   

7.
田东县1989年晚稻桂晚辐大面积发生恶菌病.9月中旬发病高峰,遍及全县13个乡(镇).发病面积28538亩,占晚稻种植面积的20.4%,其中林逢、平马两乡(镇)尤为严重,发病面积占52.2%.主要发病品种为桂晚辐,病株率高的71.43%,平均13.25%.其他品种轻发生.禾苗受害,植株徒长,叶片发黄,最后枯死,全县损失粮食约一百万公斤.据田东病虫测报站了解,发病原因为:1.多年种植来自病区自种自留的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宿州市地处皖北 ,下辖 4县 1区 ,西瓜种植历史悠久。 2 0 0 0年全市西瓜种植面积近 5万hm2 ,达历史最高年份。 2 0 0 0年因多种原因 ,造成西瓜病毒病暴发流行 ,经济损失严重。据市及各县 (区 )植保站 6月上、中旬普查 ,全市西瓜病毒病发生面积达 3 .85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 82 .4 %,发病株率 90 %以上 ,严重度 3级 (按5级划分 )。 6月 1 0、1 8日市植保站会同植保专家、教授先后调查 桥区 1 2个乡镇西瓜连片种植区 ,病毒病病田率 1 0 0 %,一般田块发病株率 3 2 .4 %~ 97.2 %,平均 91 .3 %,重病田块 85%以上植株难以坐瓜 ,或瓜呈畸形 ,…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是荆州市油菜上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茎病株率 8%~ 30 % ,病指 5~ 2 5。 2 0 0 2年该病在荆州市猖獗流行 ,发生范围广 ,来势迅猛 ,发生程度重 ,是继 1986年大流行后的最重一年。全市各类油菜叶病株率达 6 0 %~ 10 0 % ,茎病株率 30 %~80 % ,病指 32 8。2 0 0 2年 3月 5日田间始见病叶 ,3月 12日前仅为零星田块发病 ,即使感病品种发病也不重 ,但 3月15日叶病株率迅速上升为 10 8% ,重茬旱田油菜高达 34%。 3月 2 5日叶病株率上升到 6 4% ,4月 2日达 71 7%。监利县、石首市 3月 2 0日部分旱地油菜叶病株率 10 0 % ,4月 3日茎病…  相似文献   

10.
温州蜜柑是宜昌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面积达1 1 1 71hm2 ,1 999年柑橘产量达 2 0万t以上。 1 998~1 999年 ,宜昌县小溪塔镇柑橘爆皮虫 (AgrilusauriventrisSaunder)发生严重。 1 999年 5月 2 4日调查 ,为害面积达 52 5hm2 ,占全镇柑橘面积的 1 4.6%,尤其是该镇梅子垭、新桥边等村 ,被害株率达 80 %以上 ,百株有爆皮虫幼虫 3 3 2 0头 ,严重的田块虫株率达 1 0 0 %,柑橘树死亡率达 8.3 %。据笔者观察 ,爆皮虫在宜昌县 1a发生 1代 ,多以不同虫龄的幼虫在柑橘树干木质部的浅处越冬。 3~ 4月幼虫在树干内开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扩大,连茬种植、乱购种苗等现象的普遍出现,黄芪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俗称根腐病、麻口)在陇西县及周边地县大面积流行,为害严重。据2002年在陇西县9个乡(镇)定点定期挖根取样调查,平均病田率100%,病株率32.1%,病情指数18.1,严重影响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对黄芪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现将笔者3a来掌握的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症状幼苗发病叶色浅黄,生长迟缓,茎基部产生褐色条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腐烂;地上部叶色变黄,逐渐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变黄萎蔫,叶缘内卷,逐渐变…  相似文献   

12.
香蕉束顶病俗称“公蕉”。近年来发病较重 ,2 0 0 0年发生 30 88hm2 ,是最重的一年。通过植保部门的调查 ,针对病情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渐趋回落。但 2 0 0 1年局部病情仍然较重 ,部分田块发病株率达 2 5 %。为此 ,作者与乡镇植保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现将结果简述如下。1 发生概况  根据县、镇植保人员于 2 0 0 1年 4月中下旬对全县蕉区 1万 hm2 的香蕉进行调查 ,束顶病发生较重的田块是种植带毒蕉苗、多年生宿根蕉及管理水平低下的蕉田。从调查结果分析 ,发病株率 0 .1 %~5 %的为 1 5 33hm2 ,占 1 5 .33% ;发…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小麦黄矮病曾于 1 966、1 968、1 970、1 973、1 978、1 980和 1 987年先后大流行。 1 999年又一次大流行。渭北、陕北中度偏重流行 ,渭北东部塬区大流行 ,全省发病面积 3 2 .1万hm2 。发病范围之广 ,为害之重 ,为近 1 0a来所罕见。特大流行的合阳县病田率达1 0 0 %,病株率 95%以上 ,平均产量损失 2 9.5%,严重的损失 4 9.6%,为近 50a来少有。延安市发病面积 7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的 72 %。其中偏重流行面积 4 .2万hm2 ,特大流行 0 .2万hm2 ,翻种 0 .1万hm2 。渭南市发病面积 1 8.9万hm2 ,一般病田率 60 %,病株率 2 0 …  相似文献   

14.
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明学 《植物保护》2006,32(6):147-149
柑橘黄龙病是全株系统性发生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剂和有效的给药方法,感病后只有挖掉,以免传染,所以俗称柑橘上的癌症。根据桂林市2004年底的调查,全市危害最轻的县病株率达5%,危害最重的县病株率已达到40%~50%。目前该病和其传媒昆虫一柑橘木虱在全广西都有分布,已成为广西的优势产业-柑橘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植物检疫、种植无病苗木、清除病树、防治柑橘木虱等4条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加了“隔离种植、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玉米苗期干腐病重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干腐病是江华县玉米的常见病害。自1994年玉米苗期重发生之后,多年来一直发生较轻。2004年3月中、下旬,此病再次在本县22个乡(镇)普遍发生,局部地方成灾。其中大圩镇病田率100%,病株率30%~50%,加权平均死苗率21.6%,部分田块玉米死苗或缺苗的现象极为严重。干腐病已危及到玉米生产安全,影响了农民增收。为深入了解玉米苗期干腐病发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从多方面分析其重发生原因,探讨了防治对策。1重发生原因分析1.1气候因素根据江华县气象局资料,受冷空气影响,2004年3月18~25日连续8d日平均气温在1…  相似文献   

16.
在柑橘黄龙病重发区,病树清理的工作量大,病树伐桩处理困难。同时,伐桩后的萌芽率较高,又成为新的传染源。对柑橘黄龙病树伐桩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比较其抑制萌芽和催腐的效果。结果发现,以柴油作为溶剂,在病树伐桩横切面涂刷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的处理有效抑制了新梢萌芽,并起到了催腐效果。药后270d抑制萌芽率和处理伐桩腐烂率均达100%。其他3种处理均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作为处理药剂,处理步骤有差别。其中,"五步法"处理抑制萌芽和催腐效果也较好,但相对于三氯吡氧乙酸处理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17.
甘蔗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is Sheld)是百色市局部性甘蔗病害.虽然发生面积不大,但为害较重.一般病株率在15—35%,严重的达65—90%,不同程度地影响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在病区大田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品种发病率差异很大.为了摸清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以便指导生产.我们在重病区的东增屯种植了6个品种,作3个重复,在同一管理条件下,连续两年(1984、1985年)对甘蔗品种抗梢腐病性作了观察.各品种两年的病株率、烂梢株率平均数分别为:粤糖63/237,病株率为0;桂糖1号,病株率为1.6%,烂梢株率为0;桂糖7号,病株率为5.5%,烂梢株率为0;桂糖11号,病株率为41.0%,烂梢株率为7.7%;粤糖7号,病株率为73.6%,烂梢株率为49.3%;台糖134;病株率为84.3%,烂梢株率为68.4%.在两年观察中,各品种的抗、感表现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黄龙病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浙江省局部地区有发生。浙南山区景宁畲族自治县现有柑橘等芸香科植物1056.2hm2,普查发现有2个乡发生黄龙病,发生面积4.7hm2,占全县芸香科植物的0.44%。柑橘黄龙病为害严重,防治困难。幼龄树发病后一般2~3a就死亡,老年树发病在3~5a内枯死或丧失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7年以来 ,缙云县单季稻区恶苗病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 ,发病株率不断上升。 1 998年发病面积为50 0hm2 ,占全县单季稻总面积的 1 0 %左右 ,一般田块病株率为 3 %~ 5%,1 999年发病面积扩大到 2 0 0 0hm2 ,占总面积的 50 %以上 ,发病株率一般为 1 0 %~2 5%,严重的高达 3 0 %~ 50 %,甚至出现毁种 ,重播常规稻 ,已严重威胁到单季稻产量的提高。为此 ,我们于1 998~ 1 999年开展了单季稻恶苗病发病因子与防治对策的专题调查和试验研究 ,现将主要结果综述如下。1 重发原因分析1 .1 品种感病性 不同水稻类型 ,不同品种间的感病性存…  相似文献   

20.
崔照飞 《植物医生》2009,22(3):42-43
柑橘大实蝇属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柑橘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该害虫传人沿河县较早.主要为害橘、橙、柚等柑橘类作物.在沿河县适宜种植柑橘的13个乡(镇)均有发生,一般受害果园,虫果率达20%~30%,最高达50%,严重影响了沿河县柑橘生产。2008年沿河县加大了对柑橘大实蝇的治理力度.投入经费2.5万元,开展防控技术培训、防治示范、购买诱虫监测物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