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早园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笋用竹种。引种栽培试验表明,细叶乌头雷竹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脯嫩厚,通过科学栽培,可达到1a栽植,2a出笋,3a满园,4a投产,5a丰产的效果,每公顷立竹量、竹笋产量,达到了浙江德清的丰产竹园要求,且早园竹在本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2.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栽培笋竹种。竹杆2米左右,散生。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高等优点。每年1月出笋,笋期长达70多天,一般经营水平的亩产量1吨以上,最高产量过3吨,且笋壳薄出笋率80%以上。味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肪和总糖,1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出笋正是春节前后,所以栽培效益相当高。雷竹栽培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2~3年有收入,4年成林,5年高产。没有大小年,一次栽种,永续利用。浙江省雷竹产区的竹农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雷笋早出丰产高效栽培八…  相似文献   

3.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主产于浙江等省。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其笋壳薄肉厚 ,出肉率达 70 %以上 ,且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信阳市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与雷竹等多种笋用竹原产地气候相近 ,适宜笋用竹的良好生长。目前 ,全市已引种 2 0 0多亩 ,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技术。为达到引种的目的 ,推广笋用竹引种栽培技术十分必要。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优良笋用竹———雷竹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一扼要介绍。1 建园及优良竹种选择选优质、高效丰产的细叶雷…  相似文献   

4.
雷竹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Preveynalis)是优良笋用竹种,因其所产竹笋出笋早、产量高、味道鲜美而被誉为"江南第一笋".临安是雷竹主产区,现有雷竹林约2.67万hm2,竹笋年产值达6.02亿元,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91年开始,临安陆续实施早出覆盖丰产技术,覆盖面积每年保持在4 333.3 hm2左右.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得雷竹笋产量显著提高,雷竹的供应期明显延长,667 m2收入普遍达到万元以上,为临安竹农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林地实施覆盖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林地退化、竹笋产量持续下降等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已成为当前雷竹持续丰产高效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临安市雷竹林的调查,解剖退化林分,寻找雷竹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力求探索出一条雷竹持续高产稳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覆盖栽培年限的增加,平均单株笋重下降,当年留养新竹平均胸径变小,竹林地下竹鞭在土层中明显上浮,雷笋产量明显下降;加强肥水管理、提前留养母竹、埋鞭和培土相结合的措施可使雷笋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6.
笋用早竹,又名雷竹、雷公竹、早园竹等,为刚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竹种。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自然状态下最早出笋,且笋味鲜美。为了能让笋用早竹在冬季或春节前后出笋,并增加出笋产量,覆盖增温是一项简便易行提高效益的措施,宁国市仙霞、云梯等乡镇农户采用该技术后,每亩增收5000~10000元。主要技术如下。一、选择适合覆盖的早竹园应选择交通便利,有水源和电力设施的早竹园。坡度应在15度以下,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宜选4~8年生竹园,每亩立竹量须达800~1000株,且分布均匀,立竹胸径在3~5cm之间,母竹  相似文献   

7.
《河南林业科技》1992,(4):49-49
<正> 浙江省上虞县林业工作站任德唐对雷竹园地覆盖地膜试验结果表明①提高地温早出笋。覆盖地膜7天积温110.5℃,日均地温15.7℃,面对照竹园7天积温81.6℃,日均温11.65℃,笋期提早8—10天。②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8.
顺昌县细叶乌头雷竹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叶乌头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效益好、见效快、收益长等特点。引种栽培试验表明,顺昌县气候与立地条件能满足细叶乌头雷竹生长要求,为细叶乌头雷竹适宜引种区。通过科学栽培,可达到1 a栽植、2 a出笋、3 a满园、4 a收益、5 a丰产的效果,在本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应大力推广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食用笋——雷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是我国早竹的一个变种,因早春打雷即出笋得名。具有产量高、成竹快、出笋早、笋叶鲜、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雷竹干高7~8米,胸径4~6厘米,每667平方米产鲜竹为1500~2500公斤,产鲜笋1300~1500公斤,单笋重400~500克。笋肉白色,相对壁厚0.5厘米左右,质脆味苦,含水量多,风味好。  相似文献   

10.
海拔梯度对合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 300株/667 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1200m以上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 m以下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 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 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 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 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 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 m以下和900 m以上两类,其中900 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 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11.
高节竹夏笋冬出与鞭笋生产高效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节竹为哺鸡竹中期笋用竹种,笋期通常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高节笋笋味鲜美,产量亦高,但因上市季节之故而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培育管理较好的高节竹丰产林,年产鲜笋2 000 kg/667 m2,笋价为0.7元/kg,产值只有1 400元/667 m2,而且以往的经营中并不生产鞭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丽水市笋用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丽水和竹类开发利用应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种优质、高产、高效竹种,通过多点栽培驯化,选择活生竹种进行推广。并根据各个竹种不同的笋期加以配置,形成四季均衡产笋周年供应的格局。同时提出了照水市笋用竹类资源开发利用应以”主攻毛竹、大力推广雷竹,抓好其他小征工发“为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引种雷竹、早竹、高节竹、石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红哺鸡竹、台湾桂竹、黄甜竹、绿竹、四方竹等11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当年发笋率超过对照毛竹的有9个,平均成活率96.7%、发笋率49.4%;造林4年有8个竹种立竹度达到中型竹丰产笋用林标准。1996年移栽雷竹、早竹,造林3年立竹度达到了8030~9792株/hm2,销售母竹收入10800元/hm2,产出投入比1.12:1。本文介绍引种竹笋期、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海拔梯度对台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300株/667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l200In以L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m以一卜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m以下和900m以上两类,其中900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15.
早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早竹园高产、稳产,必须选好造林地、品种,适时栽植,合理密度,并要抓好幼林及成林期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稻草截杆加砻糠覆盖及相应的水肥管理等技术措施进行红壳竹早出笋试验,使红壳竹提早52d出笋,平均产量增加7350k9/hm^2,产值增长率达294.59%,产出投入比达3.26,并总结出了红壳竹高产高效的提早出笋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平原农村四旁小竹园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由于出笋迟,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为改变老竹园经营现状,提早出笋,增加产笋效益,通过清园深翻、施肥浇水、稻草覆盖等措施,促使竹园提早出笋45d,单位产量增长47.3%,单位产值增加543.9%,投入与产出比为1:9.43。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从1997年开始引种推广美国黑琥珀李,经过近6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地摸索出美国黑琥珀李"当年栽植,二年挂果,三年每667m2产1 000kg,4年每667m2产2 200kg"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雷竹为早竹新品种,其笋称为雷笋,被誉为笋中极品,是新型天然保健食品。雷竹盛产地为浙江临安一带,据资料介绍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成林快等特点,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广泛地生产和研究。我们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4a的引种栽培、对照对比试验、观测记录、投放市场等措施,综合评定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且稳产、成本低、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周期短、见效快、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恩施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供选择的重要品种之一,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早园竹是优质高产笋用竹种,我市从 1993年开始,在山区综合开发中大面积引种栽培了该竹种。当早园竹林地达到合理的立竹数,鞭根分布良好的成林竹地,即可通过林地覆盖,以达到提早出笋,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林地覆盖主要技术要点是:   早园竹林地的选择:应选择培育管理好的第 5年成林早园竹林地,且每 hm2立竹数均匀分布达 12 000株左右,才能有较高的产量,又有利于留养好种竹。   林地覆盖的时间:一般掌握在 12月中旬前后,过早覆盖竹笋质量差、效益低、更不利于留笋养竹。而选择适当的时间覆盖,既可满足节日市场的需要,且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