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现白色霉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白色霉斑,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叶片背面的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被害重。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为灰白色的霉层覆盖。一、症状:(1)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叶霉病是设施番茄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设施番茄主产区普遍发生,随设施番茄面积加大呈现暴发趋势。番茄叶霉病是气传病害,叶片正面、背面均可感病,多在下部叶片叶背面侵染发病。发病初期叶背面长出灰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叶正面出现近直径0.5~1.5 cm的圆形或椭圆形黄色病斑,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发病后期,病斑连接成片,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对番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国内外对于番茄叶霉病的抗病品种研究较多。目前培育的  相似文献   

3.
陈星旭 《农家致富》2009,(20):34-35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生不规则淡绿色病斑,之后病斑上生出褐色霉层,叶正面往往出现黄色病斑,严重时也产生霉斑,最后全叶枯黄卷曲。  相似文献   

4.
1番茄叶霉病 1.1症状 叶片、叶柄果实均可受害,发病初期叶背生白色霉斑,斑近圆至不规则形,霉斑多时可互相融合,布满叶背,后期霉斑转褐至墨绿色。被害叶正面往往出现黄色病状,随叶背霉斑的扩大,叶正面黄色亦扩大直至全叶枯黄。  相似文献   

5.
<正> 番茄叶霉病也称黑毛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为害番茄,是保护地和越夏番茄重要病害之一。 1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为害茎、花、果实等。植株自下而上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霉斑多时也可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霜霉病 1.症状.主要危名叶片,先在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斑.后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紫黑色霉层,后期连片,使叶片枯死.  相似文献   

7.
<正>1霜霉病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开始时,下部叶片出现水浸状绿色半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或四方形病斑。叶正面病斑为黄褐色似铁锈,背面病斑在潮湿环境下出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可直到顶叶,而且连片发生,致使叶片大面积干枯直至全叶枯死。  相似文献   

8.
一、黄瓜霜霉病 (一)症状 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退绿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通常先由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且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变成淡褐色汇合成斑块,不穿孔,病叶向上卷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除心叶外全株叶片枯死。抗病品种叶片退绿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甚至圆形,病斑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霉层。  相似文献   

9.
番茄叶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据调查,在我市红墩镇温棚中番茄叶霉病发病率已达80%~95%。一、危害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界限不明显的淡绿色病斑,后在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渐变为灰紫色至黑褐色。叶正面呈淡黄色。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形病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整株叶片卷曲干枯。也可侵害茎和果柄,引起花瓣凋萎或幼果脱落。二、发病规律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由黄枝孢菌侵  相似文献   

10.
1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叶柄和茎杆,发病初期一般在下部叶片的正面长出小星点白粉状的霉斑,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叶片也没有显著的变色坏死,霉斑逐渐扩大且厚密,不久连成一片,向上部的叶片、叶柄和茎蔓延,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黄褐色干枯但不落叶。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病害症状的诊断 1.白粉病 主要侵染叶片,亦危害茎干叶柄,果实一般不受害。病初多在叶面或嫩茎上现白色霉点,后渐扩展而成为霉斑,最后连成一片,使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叶背面也长霉斑,叶柄和嫩茎上霉斑较少。后期在白色霉斑上出现许多黑色小颗粒,多从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严重时叶片枯黄,畸形,停止生长,以后白色粉状物逐渐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叶片枯黄变硬脆,但一般不脱落。  相似文献   

12.
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症状 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卷须及花梗也能受害.幼苗发病,子叶正面出现不均匀的黄化褪绿斑,然后变成不规则的枯萎斑;空气潮湿时,叶背面可见水浸样斑,病斑沿叶脉扩展,然后叶面均匀黄化,病斑背面产生紫灰色的霉层.  相似文献   

13.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害植物叶片、果柄、花萼、茎等部位,已逐渐成为草莓在农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问题。一、危害特征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对光透明形成不规则黄色病斑,叶缘枯焦,严重可导致叶片穿孔。叶片背面呈深绿色,病斑扩大后融合成一片,逐渐变为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片背面有菌脓溢出,干燥条件下成为一层薄膜。病斑常在叶背面发生,发病后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相似文献   

14.
近日,山东省寿光市侯镇李师傅打来电话,反映自家棚内的五彩椒白粉病治不住了。典型症状病斑发生在叶片背面,病斑上有稀疏的白色薄霉层,后期霉层也不变颜色。叶片稍微向上卷,从叶片正面观察,可见浅绿色不规则的病斑,且病叶多为下部叶片,严重时病叶脱落。这是辣椒霜霉病,而不是白粉病。生产中,辣椒的霜霉病、白粉病、叶霉病三种病害非常容易混淆。从发病症状上看,辣椒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见叶片正面布满淡黄色褐斑,边缘不明显,有褪绿黄色斑驳,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最后干枯脱落,叶片背面的病斑上生有白色的粉状物,而不是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5.
番茄叶霉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 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相似文献   

16.
1、症状 茄子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先中、下部发生,然后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嫩茎。叶片染病,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点和斑块,叶背面病部生出霉层,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紫灰色或灰褐色,霉层十分明显,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环境条件合适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上也可长出霉层。叶柄和茎部发病症状与叶部相同。  相似文献   

17.
正一、危害症状该病危害叶片、枝蔓和果实,严重影响猕猴桃的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叶片发病初期,背面出现灰色绒毛状小霉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变成黑斑,斑斑融合直至整叶枯落。果实发病初期亦出现灰色绒毛状小霉斑,逐渐扩大成暗灰色大绒霉斑,随后绒霉脱落形成凹陷病斑,病斑处果肉最早变软发酸,不堪食用,以后整果腐烂。  相似文献   

18.
温室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绒状霉层,是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塑料大棚、温室受害重于露地栽培,对番茄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害1.1白粉病(白毛病)1.1.1病原单丝壳白粉菌和瓜类单丝壳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1.1.2症状白粉病常与霜霉病并发。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为害叶片、叶柄和茎蔓。发病时间在7月上、中旬,气温较低,田间湿度大,气温高,特别是雷雨多天气,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初期叶片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正面重于背面,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变为灰色,叶片枯黄、发脆,严重时,病叶灰白色或红褐色,导致整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俗称“跑马干”,主要为害叶片,条件适宜时也可为害茎和花序。苗期子叶被害,在叶正面产生不规则褪绿水渍状黄斑,潮湿时在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层,造成子叶干垂,幼苗植株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蔓延,发病初期在叶背面产生水渍状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