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机推广与安全》2014,(13):M0001-M0001
骄阳似火,万物争艳。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蔬菜产业协会于8月20日—22日在太行山上举办2014年山西省蔬菜产业大会。这是一个充分展示三晋大地设施蔬菜发展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我省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盛会。本刊热烈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机》2007,(6):20-20
早在1983年,头脑灵活的李连成看准了蔬菜生产的大好前景,在当地率先建起了3个蔬菜大棚,几年的辛勤劳作和悉心经营,李连成净赚17万元,在村里第一个盖起了两层小楼。1991年8月,靠种蔬菜成为全村首富的李连成经民主推选,担任  相似文献   

3.
1达州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自2011年以来,市、县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保供稳价"目标,狠抓蔬菜产业发展,达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达州市蔬菜播种面积达9万hm~2,产量280万t,其中,商品蔬菜产量为130 t,常年蔬菜基地0.63万hm~2,0.67 hm~2以上适度规模基地近0.27万hm~2。达州主城区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达60%,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供应数量增多,产品质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是政府进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将对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的意义进行简单的陈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的介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完善"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Bayesian网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从蔬菜的种植源头抓起,找出蔬菜生产过程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结合蔬菜生产流程,建立完善的可追溯模型,才能真正实现蔬菜生产的质量安全监控.为此,建立了基于Bayesian网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初始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兼顾"事先"预防和"事后"追踪,从而保障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蔬菜反季节高效种植的技术要求如下:(1)抓住关键季节。要获得反季节蔬菜种植的高效益,关键是要抓住“三淡”,即春淡、夏淡和秋淡三个蔬菜生产淡季,搞好蔬菜品种搭配。春淡,以早黄瓜、早辣椒等为主,一般2月初插种,上市比常规提前一月左右。夏淡,以冬瓜、芹菜等为主,4月插种,6月中旬上市。秋淡,以辣椒、黄瓜、西红柿为主。辣椒和黄瓜7月中旬浸种播种,西红柿8月初浸种播种,上市时间均在秋末冬初。三淡上市的蔬菜价格贵,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镇江城市规模的扩大使近郊蔬菜基地逐年减少,给丹徒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非常好的机遇。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区已形成四大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特色逐渐彰显,目前已成为镇江的主要"菜篮子"基地。但由于新品种覆盖率不高、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大等方面原因,高投入低产出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从丹徒区蔬菜生产现状进行剖析,找出蔬菜发展瓶颈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蔬菜生产模式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发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成为趋势。亟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打破制度藩篱的制约,推进"产学研推用"深度融合,创新升级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推动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夏季高温多雨,气候多变,病虫危害严重.一般蔬菜抗灾力弱.很易受害。大部分春播蔬菜,七八月已收获结束.而夏播蔬菜因气候影响产量偏低,所以九、十月间常易出现间歇性的缺菜现象,造成菜缺价高的蔬菜供应淡季。因此.提高露地蔬菜的夏淡季生产技术,对增加蔬菜产量.改善蔬菜淡季供应,增加经济收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山蔬菜是长阳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被推崇为"扶贫典型""先进模式"并大为推广,但其发展实质上是以土地、植被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为代价. 为此,在总结前人研究高山蔬菜对环境影响成果的基础上,立足长阳实际,分析了该区发展高山蔬菜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该区高山蔬菜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共辖9个乡镇,设施蔬菜(大棚)有200多hm2,主要分布李集、裴城、黑龙潭、孟庙、商桥及城关等6个乡镇,6个乡镇设施蔬菜面积占全区总蔬菜面积的80%以上,冬春季主要种植番茄、黄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地产蔬菜的自给率和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张家港市连续三年将蔬菜基地建设和"菜篮子"工程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2011年至今全市共投入资金一亿多元,推动全市蔬菜产业的总体规模、产量水平、产值贡献率逐年大幅上升,设施蔬菜生产形成了较大规模。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为1.56万hm2,常年菜地面积0.37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0.23万hm2。但目前该市蔬菜移栽作业大多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作  相似文献   

13.
<正>穴盘苗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之后,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穴盘苗不仅能够使蔬菜植株的质量和活力明显改善,而且也能大大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穴盘苗生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作物和一些经济作物上并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要在这种被称为"穴孔"的微型容器中成功地培育出幼苗,需要有相当的专业种植技术。即使能以成千上万的规模进行幼苗生产,仍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因为  相似文献   

14.
薛华 《现代农机》2011,(4):26-27
俗话说:"秧好禾半"。蔬菜壮苗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快,可提早上市,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好的育苗技术可以节省用种量,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降低生产成本。1.蔬菜育苗的优点蔬菜育苗的目的是根据生产需要,育成数量充足、质量良好的秧苗。蔬菜育苗栽植法虽然需要置备一些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外蔬菜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对现有蔬菜收获机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国内外蔬菜收获机的研究方向与蔬菜收获机的特点。通过市场分析,针对国内蔬菜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蔬菜收获机械的发展方向,采用新能源的智能化收获机械将是我国蔬菜生产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晋中市榆次区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蔬菜生产连续12年居山西省之冠,蔬菜产业已成为榆次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2.27万hm2,蔬菜总产量11.84亿kg,全区有大中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2个,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农户400余户。蔬菜产品具有稳定的销售市场,蔬菜商品率达到85%以上,全年蔬菜销售总收入达8.12亿元。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6亿亩,蔬菜出口600多万吨,年出口额达38亿美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广东省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700多万亩,占全国蔬菜面积的八分之一,年产2500多万吨,已成为全国特色蔬菜的最大产区。形成了专门供应城市的城郊型商品菜、粤西的北运菜、粤北的反季节蔬菜和以珠三角为主的出口菜等四大蔬菜生产基地布局。珠三角出口菜基地年出口50万吨,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及日本、东南亚、欧洲、中东地区;粤西北运菜生产基地年播种200万亩,北运量200万吨,产品已打入全国160多个大中城市;粤北则利用高山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受台风影响小等特点,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这四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昭示着广东蔬菜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脚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近2年,广东省的蔬菜播种面积相对稳定,而附加值一路攀升,其中之奥妙就在于农机、农技和农艺的快速发展与高度结合。有位菜农夸张地说:“你看,我还没反应过来,这生产方式又变革了”。  相似文献   

18.
1.发生与为害的现状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据研究报道,其寄主植物有114科3000多种。在蔬菜上主要有10余科近30余种,多发生在豆科、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是马铃薯金线虫、瓜类根结线虫和根瘤线虫。主要为害地下根茎。尤其是保护地栽培蔬菜类受害严重,已成为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大障碍。特别是老蔬菜产区,随着连年重茬种植,线虫病的发病程度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9.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因为其成分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而形成了市场对蔬菜需求量的日益增大。石首市是荆州市的蔬菜种植大县(市),蔬菜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目前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蔬菜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探索蔬菜生产机械化是摆在我们面前时不可待的课题。据此,对石首市的蔬菜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几点思考,旨在提高蔬菜种植效益,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每茬蔬菜采收后,均有许多病菌附在蔬菜的残枝腐叶上或散落田间、土壤中,给下茬蔬菜留下了侵染源。因此,菜农除在蔬菜生长期间加强病虫草的防治,以直接减少病源菌的基数外,还需在每茬蔬菜采收后,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残枝、腐叶。尤其对春播蔬菜须搞好以下方面的综合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