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宋金娣 《食用菌》2002,24(4):25-25
高温时期的新鲜蘑菇既为食用者提供了清爽可口的高档蔬菜 ,又为菇农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要种好夏季蘑菇 ,需要把好品种、发酵、病虫防治三个方面的技术环节。现将这三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选适宜的高温型菌株 目前较耐高温的蘑菇菌株有新澄96、苏蘑一号等。其  相似文献   

2.
“棕秀一号”是我所最新选育出的适合秋冬季栽培的褐色蘑菇菌株。该菌株产量高、菇质优、口感鲜嫩 ,且由于其菇盖为自然棕褐色 ,既克服了白色蘑菇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 ,又增加了蘑菇市场的花色品种 ,改变我国蘑菇长期以来单一白色品种的局面 ,现将该菌株的特点、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主要特点1 .1 棕秀一号菌株菇盖表面为自然棕褐色 ,菇柄、菌肉白色。菇质优 ,子实体圆正 ,盖厚、结实、不凹顶 ;味鲜美 ,口感嫩。无需使用化学护色、漂白剂 ,保鲜期长。1 .2 菌丝生长速度快 ,产量高。在相同条件下 ,比白色蘑菇品种…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是陕西宝鸡地区重点发展的食用菌品种,生产上多以当地的麦草为主要原料。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逐步试验推广以玉米秆和牛粪为主料的高效生产模式,对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1生产原料由麦草改为玉米秆过去栽培双孢蘑菇的主要原料是麦草和畜禽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高温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蘑菇,又名双环蘑菇、四孢蘑菇,其适应于在高温中发菌和出菇,出菇季节与双孢蘑相反,且口感、外形与双孢蘑菇极其相似,因此在高温季节能够很好地替代双孢蘑菇,满足市场对夏季蘑菇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栽培国家最多,面积最大。目前在我国栽培数量最多,年产鲜蘑菇约为40万t,年出口的蘑菇罐头、蘑菇干片、盐渍蘑菇、速冻蘑菇等,居世界首位。近几年,福建、江西发展势头强劲,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褐色蘑菇俗称棕蘑,也称有色蘑菇或美味蘑菇,其菇盖为自然棕褐色,其产量高、菇质优、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栽培褐色蘑菇不仅可以克服白色蘑菇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同时可增加蘑菇市场的花色品种,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和消费。本文对8个褐色蘑菇菌株的菌丝特性、栽培性状与出菇产量等进行研究,旨在为棕色蘑菇的推广、栽培和进一步筛选、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探孙立南(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363109)本文就蘑菇生产过程中,影响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几个关键的措施,结合我市生产实际进行介绍,以供广大菇农参考。1二次发酵使蘑菇产量、质量更上一层楼我市蘑菇生产,原来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也较差,自...  相似文献   

8.
蘑菇覆土后的高产措施申文智(云南省澄江县农科所食用菌种厂652500随着蘑菇在我县的大力发展,菇农对蘑菇栽培技术的迫切需要。蘑菇高产、稳产的关键在前三潮菇。为此,笔者根据蘑菇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其各个时期对养分及微环境的条件,提供其适宜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郁红明 《食用菌》2004,26(2):28-29
近年来,发展蘑菇种植在射阳地区比平菇相对滞后。由于广大菇农没能熟练掌握蘑菇种植技术,蘑菇生产在本地区发展缓慢,高温蘑菇的种植处于空白阶段。为此,笔者根据各地的技术经验,结合本场三年来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快速、高产、高效大田中棚地栽高温蘑菇速生高产技术,生物转化率达到60%~8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祖堂 《食用菌》2004,26(4):22-22
培养料二次发酵,是当前蘑菇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在本地已被淘汰)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笔者既是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又是蘑菇生产者,经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蘑菇二次发酵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蘑菇保鲜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E包装、减压、低温和气体调节等保鲜技术,可使鲜蘑菇贮藏30~41d。菇体硬度、水分含量、色泽和品质风味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为蘑菇大量鲜销创造了条件,这对于丰富市场供给,调节城乡余缺,提高蘑菇的商品经济价值,促进蘑菇生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宁 《中国蔬菜》2006,1(11):48-49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在不加温条件下,12月-翌年2月双孢蘑菇出菇处于停止期,越冬后,3-6月继续出菇。笔者利用在日光温室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双孢蘑菇冬季不出菇的问题,形成了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连续出菇的栽培新模式。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栽培增产30%,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使双孢蘑菇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13.
富阳食用菌产业以蘑菇为主,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等有少量栽培,但起步晚,规模小。 1食用菌发展历程与现状 1.1蘑菇富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蘑菇,分布在东洲街道、新登镇两大片。1989年生产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栽培面积116.7万m^2,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蘑菇生产县。但是由于当年菌种及菇房大规模爆发的螨害,又有金黄色葡萄球状菌事件,致使富阳蘑菇出口受阻,面积骤降,  相似文献   

14.
蘑菇质地柔嫩细致,色泽洁白纯净,营养丰富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因蘑菇水分含量高,组织柔嫩,表面无保护结构,所以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较剧烈,易受病菌侵染和机械损伤引起腐烂变质,蘑菇在常温条件下采后 2天内即变色、变质、开伞,降低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笔者根据蘑菇采后的生物学特性,首先采用低温抑制呼吸和蒸腾作用,延缓生理衰老速度,且低温能抑制引起蘑菇变色的邻二酚氧化酶的活动性,而抑制褐变;同时采取极低O2 浓度和高CO2 浓度,进一步抑制呼吸,阻止蘑菇的开伞、变褐,明显提高保鲜效果。采用该法可使蘑菇…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中美合作研制双孢蘑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已进入实施阶段。近几年来,福建省蘑菇收购与罐头外销行情下跌,针对这一形势,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与美国SYIVAN食品集团公司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合作。该所在蘑菇搜集、鉴定与保藏,优良菌株选育、制种、栽培和保鲜加工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美国SYIVAN食品集团公司是全美最大的蘑菇菌种公司。双方在双孢蘑菇种质收集鉴定、基因工程育种、现代化制种和工厂化高产栽培等方面加强联合,将对我国蘑菇业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中美合作的双孢蘑菇生产…  相似文献   

16.
简易多层床架式双孢菇菇房建设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华 《蔬菜》1999,(9):20-22
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它洁白细腻,日味鲜美,可炒食,汤食,烤食等,在我国和其它国家都很畅销。北方一般双孢菇的栽培场所,多利用地卜防空洞、永久式蘑菇厂房、以及一面坡式简易蔬菜温室。这些栽培场所,连续栽培几茬后,往往需要借助药剂火菌灭虫,不利于...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05,(9):32-33
俄罗斯80%的蘑菇产品需要依靠进口。其蘑菇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为波兰、荷兰、比利时和中国。业内人士认为,俄罗斯市场上蘑菇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其国内近5年来人工培植蘑菇产量增长了38%,但是消费需求涨幅高达50%。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19.
翁埔垣  朱金星 《食用菌》2008,30(3):42-43
浙南山区,自然植被丰富,气候类型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秋霜迟,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终年云雾飘渺,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开发以补充淡季蘑菇市场为目标的蘑菇栽培模式,发展高温蘑菇生产,可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丰富我省杭州、宁波、温州,以及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市场,也为山区农民提供致富渠道。遂昌县经过两年试种,根据高温蘑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环境条件,解决了高温蘑菇覆土后菌丝上土难,极易在覆土层下结菇,严重影响产量及质量等问题,实现高温蘑菇平均产量7.5kg/m^2。现就如何根据浙南山区气候特点,获得高温蘑菇高产稳产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蘑菇房螨害发生规律探讨俞木青(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311400蘑菇螨害是目前蘑菇生产中,对蘑菇产量威胁最大的一种病虫害。但由于害螨体小、量多及行动隐蔽等特点,它既象病又象虫,因此对它在蘑菇房中的发生及为害规律就较难研究,也很少有所报道。为了更好地掌握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