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用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被国内外种鸡生产场家所采用。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客观上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鸡生长快,脂肪沉积能力强,如果任其自由采食,就会造成过肥,导致公鸡繁殖能力降低、母鸡产蛋率减少等不良后果。为此,人们提出了肉用种鸡公母分饲限制饲喂技术。  相似文献   

2.
肉用种鸡生长快,脂肪沉积能力强,如果任其自由采食,就会造成过肥,导致公鸡繁殖能力降低、母鸡产蛋率减少等不良后果。为此,人们提出了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制饲喂技术,目前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种鸡进入产蛋期后,国内绝大多数鸡场仍采用公母合群同栏同槽饲喂的混饲方法,管  相似文献   

3.
1限制饲喂量种鸡的日粮必须按照鸡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按饲养标准配料,在育成阶段还必须对种鸡进行限制饲喂。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使肉用种鸡生长速度的遗传能力大大提高,表现在采食量大,生  相似文献   

4.
在肉用种鸡群里,时常可以看到母鸡过肥的现象及公鸡凶猛成性、甚至残杀母鸡之事也时有发生。这两种情况虽无内在联系,但都属于管理上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起探讨。 一、母鸡过肥的危害 生长最快的鸡就是吃得最快,最多,消化和吸收最完全的鸡。生长速度是肉种鸡选育中的主要性状,所以无形中就是挑选了上述的鸡作种用。因此肉种鸡群管理稍不留意,就会使它们吃得太多而变得过肥,过肥的母鸡产蛋很少。有试验证明:不加以限食的母鸡所产鸡蛋数只有限食母鸡所产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肉用种鸡生产潜力的发挥程度,与其培育的管理关系密切。因为肉用种母鸡的早期生长快、沉积脂肪的性能较强,若自由采食,则9周龄左右就能达到20周龄所要求的体重。因此,必须采用一些特殊饲养管理技术(限制饲养等),才能使体质达到种鸡的要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蛋。一、调节早期发育速度为了控制种鸡那种有损其繁殖能力的快速生长发育,避免过肥,多数育种学家建议从三周后开始进行限制喂料,认为这是充分发挥产蛋潜力的重要管理手段。不管其限制  相似文献   

6.
<正>肉种鸡早期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采食能力强,为避免其因过肥而影响健康、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其4~5周龄开始,一直到24周龄,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进行饲养。1限制饲喂的意义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肉种鸡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20周龄体重可达到3.5 kg以上,而其它同龄鸡标准体重仅为2 kg左右。母鸡过重,常致产蛋量大幅度减少,种蛋的合格率也很低;公鸡过重,则配种能力降低,与配  相似文献   

7.
肉用种鸡的早期采食能力强,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为了避免因过肥而影响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肉用种鸡的第4~5周龄开始采用限制饲喂,一直到24周龄。1限制饲喂的意义(1)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肉种鸡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20周龄体  相似文献   

8.
限制饲养又称限制饲喂,即每日给予定量的饲喂。限制饲养可避免鸡吃料过多,生长过肥,以至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限制饲养使鸡群生长均匀、体重大小接近,可控制开产体重和开产日龄,并可提高种公鸡的配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种母鸡在产蛋初期必须增加体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但如果种母鸡此阶段所接受的料量大大超过产蛋所需要的料量,将会造成卵巢结构发育异常及体重超标,结果造成种蛋质量差(如双黄蛋比例过大)和孵化率降低。因腹膜炎或脱肛造成死淘率增加是该阶段喂料过量的主要症状。此阶段饲喂种鸡的料量应满足产蛋和生长日趋增长的需求。理想的情况下,每天都应观察和分  相似文献   

10.
当代培育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由于育种工作的不断改进,生长速度一代比一代更快,其父母代种鸡的表现也是如此。主要生理特点是:吃料快,食量大,生长迅速;体型大,易肥胖;产蛋周期短,产蛋量较少,种蛋的受精率也较低。如果让肉用种鸡任意采食,就会因为吃得过多而变得肥胖,过肥的母鸡产蛋很少。实验证明:不加任何限饲的母鸡产蛋的数量只有合理限饲母鸡的二分之一,在肉用种鸡的生产中,限饲不当的鸡群产蛋量大幅度下降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反之,限饲过严也会因营养不足给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带来严重影响。 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问题,随着肉用种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营养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别: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喂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和质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用种鸡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一.限制饲养的目的和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对父母代肉用种鸡的母鸡第1、2周龄,公鸡在前4周龄让其自由采食,母鸡从第3周龄、公鸡从第5周龄开始,一直到淘汰的一生中都要实行限制  相似文献   

11.
商品蛋鸡在育成阶段时,蛋鸡生长速度较快,吃料一般偏多,但为了防止过早性成熟和成年种鸡体重过大,造成产蛋量减少,必须有计划地控制喂料量,称为限饲。 一限制饲喂的目的 1延迟性成熟 商品代蛋鸡在实行限制饲喂措施后,一般可以使性成熟延迟5~10d。  相似文献   

12.
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快,采食量大,沉积脂肪能力强,故不能任其自由采食,必须实行限制饲养,限饲养目的是控制种鸡体重,使其符合标准要求;延缓种鸡性成熟期,使母鸡适时开产,提高种用价值.限制饲养可使种鸡腹部脂肪沉积量减少20%~30%,提高产蛋期存活率,并可节省10%~15%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3.
农业词典     
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是先进和经济的家禽饲养方法,是饲养种鸡和商品蛋鸡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延迟性成熟期,使开产母鸡产蛋整齐,蛋重增加,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提高产蛋量,使产蛋强度下降缓慢,降低产蛋期间死亡率;避免公鸡过肥,可提高繁殖率。有限量、限时和限质3种饲养方法。限时即限制饲喂时间;限量就是限制日粮饲喂量;限质为破坏日粮营养的平衡,不限制喂量,即喂高纤维、低能量或低蛋白、高能量和低赖氨酸饲料。一般肉用育成鸡采用隔日饲喂法;蛋用育成鸡采用逐日限制和每周限喂法。开始限制饲喂的时间,肉用育成鸡多在6周龄之前,蛋用鸡一…  相似文献   

14.
李燕 《中国家禽》2012,34(15):46-48
选择性育种的肉种鸡丧失了根据自身维持、生长和产蛋活动的能量需求而准确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因此,肉种鸡母鸡必须从生长早期进行严格限饲,以保证产蛋关键期适宜的体重和体况,这样才能确保鸡群的高成活率和生产出高品质的种蛋和雏鸡。本文综述了家禽采食量调控和能量分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商业化生产中不同饲喂方案对肉种鸡母鸡激素水平和新陈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肉种鸡从光照刺激到产蛋5%之间对外界反应比较敏感,如管理不当会对种鸡生产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此间通过光照刺激促进种母鸡开产以及利用饲喂与光照管理提高其产蛋性能,使种母鸡按照目标体重曲线生长并采用推荐的光照程序使鸡群平稳地进入产蛋期;保持种公鸡的最佳体况、数量正确与种母鸡匹配,以获得最佳的受精率并确保受精率持续性良好是此阶段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6.
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快,采食量大,沉积脂肪能力强,故不能任其自由采食,必须实行限制饲养,简称限饲。限饲技术是近年来饲养种鸡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控制种鸡体重,使其符合标准要求;延缓种鸡性成熟期,使母鸡适时开产,提高种用价值。限制饲养可使种鸡腹部脂肪沉积量减少20%~30%,提高产蛋期存活率,并可节省10%~15%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7.
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及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饲养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的一点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1限饲的目的和作用1.1限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  相似文献   

18.
孟迪 《当代畜牧》2013,(26):48-49
肉用种鸡在生产中,很容易生长过肥,影响种用价值。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肉用种鸡限制饲养的方法,喂料方式以及限制饲喂的注意事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限饲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稳步增长、体重符合标准要求、鸡体重均匀度和体况均匀度高,在25周前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并达到高产、稳产,保持较高的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提高入孵率、健雏率。争取每套种鸡生产健康雏140只以上,这样的鸡群证明限饲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正>肉用种鸡早期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采食能力强,为避免其因过肥而影响健康、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其第4~5周龄开始,一直到24周龄,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进行饲养。1限制饲喂的意义(1)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