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祝县绿色A级西葫芦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天祝县海拔高,气候冷凉,适宜西葫芦生长,且生产的西葫芦无污染、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2005年天祝县示范种植西葫芦获得成功,2009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12 hm2。为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增加效益,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7—2009年,经过3 a的栽培试验,总结出  相似文献   

2.
西葫芦为雌雄异花受粉作物,在瓜类蔬菜中是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种类。根据西葫芦的特征特性,加强田间管理,改良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西葫芦种植的增产增收。本文将对西葫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罗凯 《农业与技术》2014,(5):125-125
西葫芦栽培管理上施肥施药过量,导致西葫芦食用品质下降,口感差。本文从土地选择、肥药使用量的控制、充分利用天然环境等环节上讨论生产无公害西葫芦商品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西葫芦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是北方地区四季常见的蔬菜之一,其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既可炒食,又能做馅料,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菜品。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充分了解它所具有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加以栽培管理是保证西葫芦产量及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大大的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冬玉西葫芦是法国Tezir公司继纤手西葫芦品种后推出的极耐寒越冬栽培的专用品种.长势旺盛,雌性高,每叶一瓜;瓜长22厘米,粗5~6厘米,颜色嫩绿,光泽度特好,品质佳;瓜条粗细均匀.商品性好;中偏早熟,抗病性强,采收期长.其突出特点为1生长期长,采瓜期可达200天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西葫芦也称南瓜,是一种栽培面积广、经济效益好的大众化蔬菜。西葫芦目前多为早熟保护地栽培,以食用嫩瓜为主,西葫芦喜温,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8℃以上能正常生长,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增加,西葫芦病虫害发生程度有所加重,特别是秋植西葫芦,主要是受蚜虫、白粉病和病毒病危害较重。根据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西葫芦病虫害较  相似文献   

8.
稻壳在日光温室西葫芦有机基质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早青一代西葫芦为试材,研究了以稻壳、鸡粪和大田土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基质配方对西葫芦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壳∶鸡粪∶大田土壤为3∶1∶1的配方栽培的西葫芦表现优异,适宜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西葫芦白粉病的病原及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提出防治西葫芦白粉病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减轻西葫芦白粉病的危害,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西葫芦白粉病的病原及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提出防治西葫芦白粉病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减轻西葫芦白粉病的危害,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节,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方式,既可节水省肥、省力,还能显著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有效保持地温并减轻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提高西葫芦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19世纪中叶从欧洲引入中国栽培,以肉厚多汁、可荤可素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河南省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为增强西葫芦抗性,提高产量及品质,增加菜农收入,我们充分利用豫西高山优势自然资源,开展了多年嫁接西葫芦穴盘育苗研究推广,并形成标准化技术规程。一、定植时间、苗龄及出圃标准(一)定植时间温室茬口10月份定植。  相似文献   

13.
温室西葫芦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 ,导致商品菜品质差、农药污染重、产量低。为解决以上矛盾 ,克服连作障碍 ,增加我市蔬菜生产中的新技术含量 ,1999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应用于温室西葫芦生产中获得成功 ,迄今667m2 产西葫芦达4200kg。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设施条件利用现有的节能日光温室进行西葫芦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温室内还需安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 ,主要包括栽培槽、栽培基质和灌水设施等。1.栽培槽温室内北边留80cm…  相似文献   

14.
西葫芦病毒病又叫花叶病,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大棚栽培西葫芦的主要病害。发病后一般造成3~4成的减产,且果实品质低劣,严重时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5.
金皮西葫芦又称香蕉西葫芦,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产量高,效益好。一、品种选择选用韩国的金枝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直立生长、适宜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果皮金黄色,表皮光滑,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日光温室西葫芦主要栽培品种早青一代和阿兰一代品种退化、品质降低现状 ,作者通过 2 a的栽培实践 ,从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 ,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葫芦品种法国冬玉的越冬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李振  王洁 《吉林农业》2006,(3):19-19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大大的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西葫芦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又称搅瓜,原产于南美洲。其营养丰富,在瓜菜中,栽培规模仅次于黄瓜。也是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品种退化日趋严重。如何做好西葫芦的杂交制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了西葫芦的优质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属于南瓜属,尽管起源于热带地区,但其对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势较强,栽培技术相对简单,所以,适合于各种形式的设施栽培。西葫芦早春设施栽培上市早、生长期长、产量高、效益好,是我区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瓜菜之一,种植推广面积大。一、环境条件要求西葫芦是瓜类蔬菜中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蔬菜,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要求适  相似文献   

20.
金皮西葫芦又称香蕉西葫芦,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产量高,效益好。一、品种选择选用韩国的金枝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直立生长、适宜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果皮金黄色,表皮光滑,果形均匀一致,呈棒状,雌花多,连续坐果能力强;肉质鲜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