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证明种衣剂沿江3号对立枯病的毒力效果略高于该地区常用的灵福种衣剂,对炭疽病的毒力效果则明显高于灵福种衣剂。棉子使用沿江3号包衣后,出苗率接近于对照,死苗率低于对照,防病保苗效果及成钵率均高于对照药剂灵福种衣剂、炭枯净拌种剂  相似文献   

2.
1棉花烂铃的原因分析烂铃是由烂铃病菌侵害引起的腐烂现象,烂铃病有铃疫病菌、红腐病菌、红粉病菌、炭疽病菌、黑果病菌、茎枯病菌、曲霉病菌等,其中铃疫病菌是主要的,发病率占烂铃总数的96.97%,直接侵害棉铃,在整个烂铃期间持续危害;其次是红腐病菌,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环腐病菌的PCR检测李利军1)衣春生2)韩英1)刘学敏2)(1)黑龙江省农业监测中心哈尔滨150036;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15003由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sepedonicus引起的马铃薯环腐病...  相似文献   

4.
选用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奥瑞根)、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立枯磷及清水(对照)对棉花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研究了5个处理下棉苗主要根病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以及棉花苗期单株鲜物质质量、单株干物质质量和真叶数。结果表明:奥瑞根拌种对棉苗主要根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与保苗效果优,对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42%、62.56%、41.47%,保苗率为50.65%;4种药剂拌种处理均比对照出苗晚2 d。奥瑞根拌种最有利于棉苗生长发育,其5月25日单株苗鲜物质质量、干物质质量、真叶数分别高17.00%、19.51%、0.24片。生产上可用奥瑞根作为棉种拌种剂。  相似文献   

5.
玉米抗茎腐病菌源Gibberellazeae侵染的数量特征基因位点(QTLs)的勘测─—(W.E.Pe等),MolecularandGeneralGenetics,1993,Vol.241,N0.1/2,11~16(英文)为了解玉米抗茎腐病G.zea...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不同油菜品种、不同部位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研究了油菜不同处理对棉花黄萎病菌和红腐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晋黄芥的硫苷含量显著高于晋油9号;同一油菜品种茎、根和籽中的硫苷含量存在差异。晋黄芥对棉花黄萎病菌和红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晋油9号。晋黄芥茎或根部组织在使用量为1.0 g·皿-1时,对棉花黄萎病菌有直接杀灭效果,其他用量处理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表现为先降后稍有上升的趋势;晋黄芥茎或根部组织在使用量为4.0 g·皿-1时,对棉花红腐病菌具有直接杀灭效果,其他用量处理对棉花红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衣剂优富、希普、保苗剂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子产业化工程的实施,种子包衣技术在我国迅速推广,种衣剂的种类不断增加。为了探索棉花种衣剂的防病保苗效果,并筛选出适宜本地使用的棉花种衣剂,1998年又新引进了优富、希普、保苗剂3种,对其药效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设在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农场,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所35,种子经硫酸脱绒后,棉子含水量12%,发芽率85%,残酸率<1%,破损率5%,667m2播种量2kg。试验设4个处理(1)10%优富(南沈种衣剂厂生产)1∶50(种衣剂与种子之比,下同),(2)35%希普1∶100(河北农大种衣剂厂生…  相似文献   

8.
“沃必达”牌DSK壮秧剂是由黑龙江省绥化市沃必达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研制生产的,它集防病、调酸、增肥三种功能于一身,被列为2000年以后全省重点推广产品。1该产品主要特点(1)本产品采用复方用药,杀菌谱广,对水稻立枯病和青枯病防治效果极佳;(2)采用吸附剂吸收大量无机酸,调酸力度大,持续时间长,可满足水稻秧苗生理上对土壤酸度的要求,增强秧苗对养分吸收机能,抑制病菌的发生繁衍。(3)含有氮、磷、钾、硫、钙、锌等各种营养元素。营养充足,养分全面,配比合理。2使用效果2000年春季气候异常,持续低温,许多…  相似文献   

9.
几种玉米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为当地玉米生产服务的原则,对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及生产上常用几种玉米种衣剂防治效果(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河北种衣剂2号防治效果最好,河北种衣剂1号、15.2克戊种衣剂次之,从而进一步来指导玉米生产,为农民增产增收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几种不同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0%抗枯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71.3%;0.5%藜芦碱水剂400倍液次之,防效为62.2%;绿风95600倍液、抗枯威800倍液、黄腐酸盐600倍液和缩节安60mg·kg-1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7%、48.5%、47.0%和45.9%,而50%多菌灵600倍液和高锰酸钾1000倍液防效较差。此外,几种供试药剂还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以40%抗枯威400倍液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缩节安60mg·kg-1和黄腐酸盐6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玉米基因型抗曲霉穗腐、籽粒侵染及黄曲霉毒素产生鉴定K.W.Campbell,D.G.White玉米的曲霉穗腐、粒腐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Link:Fr.)引起的。该病害及病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种子的污染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干旱年...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霜霉病研究进展张德荣,李晓健(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向日葵霜霉病(Plasmoparahalstedii)是向日葵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可通过种苗、土壤和病残体传播[2,3,12]。在适宜气候条件下,能使70%-80%的植株枯...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黄萎病预防措施谢远清(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农科中心433321)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枯品种有:中棉12、鄂棉20(即8933)、泗棉3号等。对黄萎病目前尚无高抗品种,一般为耐病品种,如中棉12、湘棉16号等。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14.
已知小麦红种皮基因与耐收获前发芽有关。作者开发了提取红种皮基因控制的种皮色素方法。本研究中应用的小麦品种在化学分析前进行了红种皮基因分析。Norin66和Fukuwasekomugi的基因型鉴定为r_1、R_2、r_3;Norin10和Asakazekomugi鉴定为R_1、R_2、r_3;Kitamikomugi、Fukuhomugi和Norin61分别鉴定为R_1、r_2、R_3,r_1、R_2、R_3和R_1、R_2、R_3。12个品种(9个红种皮,3个白种皮)提取了种皮色素。碾磨种子且用乙烷、丙酮和乙醚清洗备好的麸皮以去掉类胡萝卜色素。脱素的麸皮与氢氧化钠一起加热(100℃)30min。将溶液的pH调到酸性条件以后用n-丁醇提取色素。以380纳米到550纳米区域测定了醇提取的吸光度。随着红种皮基因的增加吸光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Tai(1975)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V1,V2,V3三参数,测定麦套花生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用Shukla(1972)的稳定性参数δ^2i及EberhartandRussell(1996)的bi和s^2di二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开44-22和濮花7号外,其余品种均具有平均稳定性,已审定豫花7号,豫花8号的两品种对百果重的反应较敏感,推广中应在栽培措施上发挥要的增产  相似文献   

16.
轮作是控制大范围土传病害的自然屏障。试验(1989-1991)结果表明,冬大麦和冬小麦混作能降低由眼斑病菌(pseuaocercosporellaherpotrichoicles)、镰刀菌(Fusariumspp.)、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mycesgraminis)和丝核菌(Rhioctoniacerealis)引起的茎腐病。前茬为谷类混作的,后茬大麦和小麦健茎数目增加。前作为混作时,大麦拔节期和成熟期Fusariumspp.的发病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大于50%);在大麦成熟期,G.grarminis的发病率从44%(前作大麦)降低到9%(前作混作)。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没有因为前作的不同而明显不同。前作为大麦的混作小麦。眼斑病的发病率增加,且病原菌间发生互作,表明竞争的差异。大麦和小麦连续2年混作,控制病害的效果提高。这种情况下,小麦病害降低的程度与小麦单作施杀菌剂效果相似。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定小麦下胚轴和根组织的病原频率表明:G.grarminis在小麦组织中的频率从14%(前作大麦)和7%(前作小麦)降低到1%(前作混作),Fusarium.spp的频率一般不受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棉花铃病是棉铃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受多种病原菌侵染所造成.得病后烂铃、僵瓣,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引起铃病的病原菌,常见的有疫病菌、炭疽病菌、红腐病菌、茎枯病菌、红粉病菌、曲霉病菌及角斑病菌(细菌)等.  相似文献   

18.
1.原料 (1)主料:鲈鱼1条500g,红茶粉3g。 (2)调料:红椒丝、姜丝、葱丝、美极牌酱油、花雕酒少许。 2.制法用花雕酒将洗净的鲸鱼全身抹一遍,然后装盘,倒上预先配制好的美极牌酱油和茶粉,再撒上红椒丝、姜丝、葱丝,用旺火猛蒸10min即可上席。 3.特点色泽红亮,茶香味浓,肉质细嫩,人口鲜美。味香色美之茶菜(七)──红茶蒸鲈鱼@刘秋萍  相似文献   

19.
对23个水稻(Oryza Sativa L.)核雄性不育(ms)突变体的花粉特征、不育性遗传和不育基因等位性 进行了研究。 10个突变体由乙基甲烷磺酸(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而来,1个由亚乙基亚胺 (ethyleneimine)引变,7个通过r射线诱变,1个被链霉素(streptomycin)引变,1个通过组织培养而成,还有3个 大田中自发突变产生。在这些ms突变体中观察到4种花粉败育类型;3个属无花粉型(NP),6个为花粉完全败 育型(CPA),13个属花粉部分败育型(PPA)和1个为花粉染败型(SPA)。 2年的后代测定(Progeny tests)表明每种突变体都是一对隐性基因遗传。对 23个ms。突变体的不完全双列 杂交试验表明,突变体E2与G4等位,E5与E9等位,N2和N3等位,其它3个突变体E2、G6和T1具有相同的 ms位点。这些突变体的基因符号已被命名为ms-46(t)~ms-63(t)。  相似文献   

20.
在温室和大田(2年)中,利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f.sp.tritic)与颖枯病(Septo-ria nodorum)在小麦上的相互作用。逻辑增长模式dy/dt=ry(1-y/K)的积分式符合病害进展数据,式中r为感染率,K为最终积累病害。颖枯病明显地减轻了白粉病的严重度,并使白粉菌的最终积累病害K至少降低了60%。在大田试验中,白粉病则提高了颖枯病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