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08年6月3日上午,熊岳镇望儿山村一养殖户带一病羊前来我校兽医站就诊.畜主介绍:母羊7岁放养,有食塑料袋的病史,5月26日出现消化不良,间歇性瘤胃臌气,但反刍时瘤胃臌气现象加重,反刍不规则,食欲不定,有时正常,有时减退或废绝.粪便少而干,有时拉稀.畜主按前胃弛缓治疗7 d无效后到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2.
1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是因牛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或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臌胀。例如牛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幼嫩多汁类青草,冰冻、霉变饲料及带露水青草等,或是在饲草中加喂了过量精料、豆腐渣等也可引发本病。本病多发生在病畜采食过程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病畜腹部急剧臌大,肷窝部突出,按压腹壁紧张而富有弹性,叩诊呈臌音,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  相似文献   

3.
羊瘤胃臌气是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的疾病。虽然这种病比较常见,但是严重时就会造成羊的死亡。为了减少此病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必须提升养殖户这方面疾病的判断意识,从而减少此病的发生。1病因该病主要发生因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因为这些羊饲喂了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如幼嫩紫花苜蓿、豆科鲜草、露水草、酒糟,霉败、霜冻的饲料或者大量的精料等,在瘤胃内菌群的作用下出现异常发酵,生成大量的气体,引起瘤胃臌胀而出现发病,有时羊采食某些毒草后也可出现发病。还有就是继发性,由于羊自身胃功能衰弱,无法排出残留在胃内的气体,导致瘤胃臌气。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症状采食中突然发病,中止采食,伸头缩颈,躁动不安,连声咳嗽,同时口鼻流涎,呼吸困难,严重者脉象洪数,肚腹胀大,口色青黄。2诊断方法 2.1询问畜主发病前是否接触过块茎食物。2.2给病畜喂水,发生食道阻塞时水不能进入胃内,全部从口腔和鼻腔内倒流而出。2.3触摸食道有明显的异物,病畜有明显的疼痛感和难受感。3治疗如果病牛瘤胃臌气严重,应先采取瘤胃放气再治疗。3.1通杆治疗法通杆制作:将8号铁线一端弯曲并用纱布和药棉包扎牢固后制成通杆,图上润滑剂备用。病畜采取站立式保定,让头颈部自然伸直。将通杆从病畜口腔内缓慢插入,进入到咽部时轻微来回抽动,当病畜有吞咽  相似文献   

5.
1发病原因肉山羊在正常消化时,食糜分解,不断形成气体,瘤胃内通过嗳气方式不断排出,由此保持产气与排气的相对平衡。当易发酵饲料停滞瘤胃,发生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嗳气受阻,腹胀作痛从而引起羊瘤胃臌气病。其临床症状明显,多出现在摄食后数小时内。原发性羊瘤胃臌气,是因为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使瘤胃负担不断加重,蠕动能力减弱甚至消失,反刍及暧气障碍,使停留胃中食物发酵,产生气体不易排出,诱发此病。患畜过食  相似文献   

6.
牛瘤胃臌气是影响牛生长发育的一种严重的病害,是牛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和网胃急剧扩张的疾病,临床上以呼吸极度困难、腹部急剧臌大为特征,临床上较常见,严重则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造成病畜窒息死亡。笔者主要分析牛瘤胃臌气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常见患畜渐进性消瘦、贫血、下颌水肿等症状,有时还伴有下痢,反刍减少,间歇性瘤胃臌气等症状。夏季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最近笔者应邀为一养羊户所养的小尾寒羊诊病,综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肝片吸虫病,经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2014年6月我县福兴地乡吴某饲养的85只小尾寒羊在7d内发病8只,病羊表现消瘦,采食减少,有2只羊下颌肿大。畜主用安乃近、庆大霉素、复合维生素B治疗5d,没有效果,病羊又增多了3只,而且先发病的羊死了2只。  相似文献   

8.
秦娜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95-195
1瘤胃臌气 本病是由于胃内饲料异常发酵而急剧产生气体,同时其排泄机能障碍以致使瘤胃鼓气迅速扩张,以牛和绵羊较多见。病畜常因过量采食开花前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或采食冰冻植物。牛采食后不久发病,腹围急剧膨大,左肷部显著突出,腹疼不安,回顾腹部,摇尾踢腹。严重时病牛高度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黏膜发绀,眼球突出,常见窒息或心脏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典型症状病畜精神沉郁,目光呆滞,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异常,吃粗料而不吃精料或吃精料而不吃粗料,只吃适口性强的饲料,鼻镜干燥,食欲废绝,出现间歇性瘤胃臌气。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无明显变化。触诊瘤胃内容物柔软无力,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异食癖,病畜迅速消瘦,最后因长期消化不良导致机体严重衰弱而淘汰。  相似文献   

10.
羊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多汁牧草.或在偷食了大量精料后又大量饮水.或上午放牧太早以致羊采食了“露水草” 都可导致羊发生癌胃臌气。其症状为:病羊左欣胀大,敲如鼓音.起卧不定或呆立、拱背,呼吸急促,心律快,结膜紫红。常日冶疗不及时而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1.
加减中药扶脾散治疗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胃弛缓以前胃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退为特征。发病后,病畜由于前胃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对进入瘤胃内的草料不能进行正常的混合、分解、消化和后送,停滞于胃内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有毒物质,瘤胃内酸度增高,导致胃内分解消化纤维素的细菌和纤毛虫死亡,不能形成足以兴奋前胃的挥发性化合物,结果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病畜出现臌气、食欲减退或不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等症状[1]。  相似文献   

12.
牛瘤胃臌气病,又称瘤胃胀气。近几年来,该病在我乡常有发生,尤以春夏季节发病较多。我们针对该病进行了重点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共治疗65头,治愈61头,治愈率93.8%,现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瘤胃臌气病的主要原因是一次采食较多容易发酵的饲料或早上吃了较多含蛋白质高的露水草,尤其是三叶草。在胃内很快地形成大量的气体,造成发病,吃食腐败或霉烂的饲料和有毒植物更易引起本病。2主要症状该病常突然发作,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停止,鼻干燥无汗。病初肠蠕动正常,以后肠和瘤胃的蠕动停止。急性病例有惊恐不安或低头弓背,回视腹部,左肷部膨胀很快,…  相似文献   

13.
<正>牛瘤胃臌气,是指牛因采食大量易发酵的草料,在瘤胃内发酵以致于在瘤胃内迅速产生并积聚大量气体,而使瘤胃积聚臌气的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瘤胃臌气和继发性瘤胃臌气,又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是牛最常见的一种前胃疾病。1病因1.1原发性瘤胃鼓气多发于夏季。通常发生在牛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或饲料,或者是由舍饲转为放牧的牛群。根据臌气性质:可分为气性臌胀和泡沫性臌胀。  相似文献   

14.
<正>牛瘤胃臌气病,中兽医称气胀病,是牛采食易发酵的幼嫩多汁类饲草、冰冻饲料、霉变饲料及带露水青草等饲草料,在瘤胃内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嗳气受阻,腹胀作痛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瘤胃臌气是反刍类家畜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它是牛(羊)吃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料,在瘤胃内发酵,迅速产生并积聚大量气体,致使瘤胃内容积急剧增大,胃壁发生急性扩张,病畜呈现反刍和暧气困难的表现. 瘤胃臌气主要发生于夏、秋牧草茂盛季节多汁青绿饲料采食过度,但冬、春季节因饲饮、管理不当,也可引起发病. 1病因 1.1原发性主要是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特别是经过冬季舍饲后到春、夏季节开始放牧或饲喂大量肥嫩多汁的新鲜豆科青草时最容易发生.如苜蓿、豌豆藤等或吃了腐败、变质的饲料.  相似文献   

16.
Ⅰ除胀病(瘤胃膨气)是牛羊采食大量豆科饲草,在擂胃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发病.主要症状:发病快,腹围高度膨胀,不吃,不喝,不反刍,不暖气,倒地死亡一1治疗方法1.l痛胃放气.将病牛或羊站立保定,于左侧饥窝表皮先剪毛,再消毒,以长15cm的穿刺针(羊用16号针头)刺人8-14cm深(羊刺入2-3cm深),即有气体放出,用手指控制针头扎,慢慢放出,堵塞时,可用针头打通,一般持续放气l-Zh,最后经针孔注入制酵物,拔出针头,局部消毒.1.2取鲜臭椿根一根或萝卜咸菜一块,横衔病畜口中,两端用绳固定于两角报处,由于病畜不断张口舔动…  相似文献   

17.
陈秀梅 《畜牧市场》2010,(7):120-120
牛食道阻塞是牛在采食饲料时,食道被拌在饲革、饲料中的块茎块根或大块坚硬的饲料堵塞所造成的一种急性病症。发病牛以突然停止采食为特征,并表现出骚动不安,缩颈伸头,空嚼吞咽,并从口和鼻腔里流出草料,大量流涎,或有流泪、咳嗽,多伴有瘤胃臌气,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瘤胃臌气症,是反刍类家畜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它是牛(羊)吃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在瘤胃内发酵,迅速产生并积聚大量的气体,致使瘤胃内容积急剧增大,胃壁发生急性扩张,病畜呈现反刍和嗳气困难的表现。瘤胃臌气症,主要发生于夏、秋牧草茂盛季节的野外放牧或饲喂多汁青绿饲料过度;但冬、春季节因饲饮、管理不适,也可引起发病。1一般资料1.1病因病机1.1.1原发性:主要是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特别是经过冬  相似文献   

19.
牛瘤胃臌气对于牛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由于牛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后胃部出现大量气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腹部臌大,严重则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甚至会导致病畜窒息死亡。笔者结合云南省永善县当地病例,对牛瘤胃臌气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浅谈,旨在为养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每年5-6月份,当牛、羊采食过多的幼嫩青草时,在胃内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又不易排出体外,引起胀肚,俗称“青草胀”,即瘤胃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