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安安 《当代农业》2009,(9):59-59
近期.接连发生犯罪分子通过短信途径.假冒公安、银行、电信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少数朋友由于缺乏防范意识.上当受骗,让自己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使朋友们不上当受骗,下面将犯罪分子部分常用的诈骗手段公布给大家,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注意。  相似文献   

2.
洋洋 《当代农业》2011,(9):61-61
近段时间以来.电话诈骗又出现了“升级”.鉴于此类诈骗持续高发.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在此提醒各位读者谨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3,(11):30-31
以下类虚假招商骗局是不法分子瞄准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再创业时机,精心设置诈骗陷阱,而人们在这些骗局面前,防范心理非常脆弱.因此要提高警惕,切莫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4.
孙明 《当代农业》2010,(11):60-60
往年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常打着各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为目的招生诈骗活动,部分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伎俩一:混淆教育形式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电信诈骗手段也在不断"互联网+"化,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的趋利型和避害型心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电信诈骗手段,这样的电信诈骗手段诱惑性高,危害大。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高发趋势,切实维护电信诈骗被害人的利益,本文剖析了电信诈骗手段的类型,研究了被害人心理形成的机制,从而提出被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资料的收集越来越容易,诈骗手法也变得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类。网络诈骗通常指不法分子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现针对目前常见的一些网络诈骗,相关公安部门梳理了六种典型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并有针对性地发布了防范攻略,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7.
警惕珠三角部分地区的非法劳务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社记者近来采访发现,当前珠三角地区企业就业岗位减少,外来农民工增多,找工作难度加大。一些非法劳务中介以帮助找工作为名进行诈骗的行为有抬头之势,导致外来农民工屡屡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8.
孙明 《农家致富》2010,(11):60-60
往年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常打着各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为目的招生诈骗活动,部分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伎俩一:混淆教育形式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普通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9.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为了避免种植户在购买农资时上当受骗,现以种子为例整理出市面上出现过的诈骗手段,事实上所有假农资的手法是类似的,希望本文有助于增强广大农民朋友的反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今,社会上一些诈骗分子,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识别能力差和轻信等弱点,设置种种“信用陷阱”,使人防不胜防,上当受骗。现举几例,以提醒大家当心自己的“信用”被人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专利权人期望转让专利使用权获得利益,适当地宣传和推广必不可少。眼下,一些犯罪分子专门成立行骗公司,以帮助宣传推广专利为名骗钱。近日,海淀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了一个行骗公司的21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2.
刘吉 《农家顾问》2012,(11):29-30
招数一:合同诈骗这是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之一。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一般先成立一个皮包公司(甚至虚构一个公司,这些公司往往从外表上能起到掩人耳目的目的),然后他们便与你签订购销合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金融不安全事件也随之出现在校园,诸如校园贷、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可以说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大学生上当受骗、自杀等事件频发,近年以来已逐渐演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以十堰市四所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研究当前高校校园金融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对引发的校园金融安全问题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优化高校校园金融安全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浩 《农家致富》2007,(10):56-56
手机被抢或丢失后,要及时报停,以免犯罪分子得到手机后,通过手机电话簿“按图索骥”对手机里面的熟人实施诈骗。建议市民不要将亲人或重要人物的称呼或职位存人电话簿,防止手机丢失后被犯罪分子利用。若遇到节假日营业厅放假,可通过拨打电信运营商的客服电话(移动客服电话10086,联通客服电话10010)告诉值班人员您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机主姓名,经服务台值班人员核实有关客户资料后即可受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看到一篇关于不法牛贩子制售染色假奶牛的报道,联想到近几年全国各地发生了数起诈骗农民的大案,犯罪分子利用人们急于求富的心理,签订假合同,以供种回收为诱饵,诱使农民上当,获取不义之财。虽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眼下,"双十一" "双十二"的购物热度还没完全消退,元旦、春节的购物高峰又如约而至,线上、线下促销活动随之增多.在商家让利带给消费者实惠的同时,不法分子也伺机而动.对于下列诈骗招数,消费者在"买买买"时需要慧眼识别,以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一些犯罪分子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农村地区,利用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实施通讯、网络诈骗,并屡屡得逞,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群众财产安全。那么,农民朋友又该如何防范呢?警方提醒,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务必谨记以下"四要四不六一律"。"四要"指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联系人;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QQ、  相似文献   

18.
每当高招录取工作第一阶段接近尾声之际,一些通过正常渠道录取无望的考生或家长便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入学途径上,这正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一些高考招生诈骗案件,使许多考生及考生家长上当受骗,不法分子的骗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一、丢包诈骗犯罪分子把报纸或其他纸张切成与百元面额人民币大小一致的一叠长方块,最上面放一张百元面钞,用橡皮筋捆牢,瞅准下手目标后,在其附近故意丢失,一旦旅客将其拾起,他们就以"见面分一半"为由,套取捡拾者身上的现金。  相似文献   

20.
当前特种养殖方兴未艾,一些养殖骗子公司应运而生,利用农民的养殖热情诈骗钱财。这类骗子公司往往玩弄广告游戏愚弄养殖户。如把法国香鸭说成“肉鸳鸯”,本地老鳝说成“泰国黄鳝”,退化的獭兔、肉狗、珍禽说成纯种等,使养殖户上当受骗。某省会城市车站附近就有数十家特种养殖骗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