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花与挂果期荔枝挂果状况对其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妃子笑荔枝的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妃子笑荔枝的特性吴定尧张海岚(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广州510642)妃子笑荔枝早结、丰产、稳产,近5~6年已成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荔枝品种。其名称来自唐代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诗句。妃子笑有同物异名现象,在广东中山、广州市郊...  相似文献   

3.
广东荔枝害虫综防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保证荔枝优质丰产的重要环节。荔枝原产中国 ,广东省是中国的荔枝主产区 ,栽培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 (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为害荔枝的主要害虫只有荔枝椿象 (Tessaratomapapil losaDrury)和荔枝蛀蒂虫 (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潜在的次要害虫虽然不少 ,但发生量很少达到经济损害水平。这主要有赖于自然控制。二战结束前 ,广东省的荔枝园极少使用有机农药。二战后至 5 0年代 ,虽有DDT、六六六等生产 ,但这两种有机氯杀虫剂对荔枝蝽基本无效 ,而且残留期长 …  相似文献   

4.
5.
Menz.  CM  林永明 《福建果树》1989,(4):48-51
序言荔枝原产中国凉亚热带地区。在暖亚热带和热带,树体营养生长旺盛而少花少果。春天开花,继而休眠基梢花芽分化,在暮冬形成圆锥花序(Menzel,1983)。开花和营养休眠程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在正常花萌动三个月之前就抽梢导致没花或少花。  相似文献   

6.
糯米糍荔枝坐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授 粉爱精是糯米糍荔枝花后子房正常坐果的刺激因子,授粉后子房ABA从开花当天的最高水平急剧下降,而IAA、GAa和CTK水平都升高,并在花后12天达最。地果期内源ABA水平有3次明显高峰,分别出现在3次生理落果高峰前1周左右;内源1AA和GAs则有2次明显较高水平,分别与果皮和假种皮的迅速生长有关;而CTK在胚败育前 保持高水平,胚败育后才降至较低水平。荔枝果实中GAs类有GA3、GA4+7、GA  相似文献   

7.
1 合理修剪 合理修剪,可以调节结果母枝的抽生期,减少无效枝对养分消耗,以利培养出健壮的结果母枝,为实现三月红荔枝高产打下基础。根据我们多年实践观察,三月红荔枝结果母枝末次梢有8月15日~9月15日抽生的,一般在10月老熟,枝梢生长中庸,能有效地控制冬梢,在11月下旬~12月中旬抽花穗,雌花多,坐果率高,产量高. 1.1 采果后第一次修剪 为了调节结果母枝的抽生期,按放梢次数不同决定采果后的第一次修剪时间。树势强壮,结果少或无果的青年树,抽梢较快,采果后放三次梢,并在采果后尽快进行修剪,将荫枝、重叠枝、交叉枝、病虫…  相似文献   

8.
糯米糍荔枝果实内源激素与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旭  邱燕平 《果树科学》1995,12(2):88-92
以糯米糍荔枝生理落果期的田间调查和胚胎发育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内源激素与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米糍生理落果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第1次因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的生长促进类激素尤其是CTK水平过低;第2次与胚乳为胚的发育所利用而消失,IAA和GAs急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兰竹荔枝优化施肥与开花结果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肥量和配比试验,观测对兰竹荔枝的开花结果、花穗和花性、枝梢生长、产量和品质及树体营养的影响。结果看出:兰竹荔枝产量并不随施氮多而增加,施氮过多反而会使产量逐渐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产果50Kg以施中肥,株施氮量0.8Kg,氮、磷、钾配比以1—1.6:1:1.5—2.0均效果最好,施氮过多会促进夏梢抽生,花穗抽过长,增加花量,减少雕花占总花量的比例,不利雕花发育,会降低着果率,增加后期落果,增加果品含酸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影响果实品质。施肥直接影响树体营养水平,叶片含氮和含钾置随施用量而增加。含磷量则以中肥最高,高肥最低。从氮/磷、磷/氮、磷/钾比值看,施氮过多会影响树体磷、钾生理平衡。花前施重肥对提高着果和提高果德果粒量有显著效果,并能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荔枝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果树。目前福建荔枝栽培面积约 4万hm2 ,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泉州、厦门和漳州等地 ,多为中 (早 )熟品种 ,产期过于集中 ,市场竞争力不强 ,常受到广东等荔枝产地的竞争影响。晚熟荔枝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 ,福建晚熟荔枝几乎不受广东、海南等地荔枝的冲击 ,发展前景看好。福建在水果产业调整过程中 ,晚熟荔枝已作为优先发展的果树品种之一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栽培面积较小 ,产量较少 ,不能满足市场和发展的需求。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  相似文献   

11.
12.
以6个荔枝品种为试材,调查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荔枝植株上荔枝蝽数量动态变化,分析其抗虫性。结果表明,蝽初孵盛期,植株百枝(梢)虫量最大,其中大丁香最多,三月红最少,随生长季推移逐渐减少;枝梢抽发期较老熟期的百枝(梢)虫量大。初步鉴定,三月红、对照(妃子笑)和白糖罂为抗,紫娘喜、大丁香和南岛无核为中抗。  相似文献   

13.
吹倒的荔枝不宜扶正@赖金盛$平和县安厚镇农技站  相似文献   

14.
荔枝单性结实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展薇  邱燕平 《果树科学》1990,7(4):234-235
  相似文献   

15.
16.
荔枝综合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大宗水果,种植面积大,约有72万hm^2,仅广东省2003年产量就有97.76万t。荔枝盛产于夏季高温季节,采后极易腐烂和褐变,贮运极难。广东省目前荔枝加工比例只占总产量的5%左右,每年果实腐烂损失达到20%~30%。加工产品只局限于价格低廉的带壳荔枝干、糖水罐头和荔枝酒等几种传统产品。目前,我国荔枝贮藏保鲜加工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如果不及早解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对荔枝霜疫霉病病果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0℃,适宜pH值4~6,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山梨酸和甘露醇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氮源中,酵母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