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赵德炳 《齐鲁渔业》2008,25(11):27-28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彩虹鲷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彩虹鲷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于第2年4~5月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彩虹鲷中选择出第2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彩虹鲷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王文彬 《水产养殖》2011,32(3):44-45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越冬保种。罗非鱼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罗非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2年4—5月份作为放养的鱼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出一条新的罗非鱼越冬繁殖技术,1989年以来,中捷友谊农场水产养殖公司鱼种场利用地热温水井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鱼种越冬和繁殖试验。1989—1991年培育出罗非鱼早春(6月10日前)鱼种976.64万尾,培育夏花和秋片鱼种1161.3万尾,越冬出池罗非鱼种3.17万公斤,335.3万尾。一、鱼种越冬利用鱼种场的温井水为热源,塑料薄膜大棚和太阳能为增保温设施,对尼罗罗非鱼种和“奥尼”杂交鱼种进行越冬。该地热塑料大棚为永久性钢制结构,每个越冬池的面积为867米~2,共有大棚30个。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于1994年开始试验推广小网箱养鱼,主要养殖彩虹鲷,1997年仅厦门市祥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养236箱、511立方米水体,年产彩虹鲷32吨,产值64万元。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总结成五个技术关键,供同行参考。一、鱼种过渡关彩虹鲷是红罗非鱼的俗称,具有一罗非鱼的一般特性,从肥水的池塘移到清水的水库放入小网箱密集养殖,由于活动空间、水质理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很大,需采取过渡技术,让鱼类适应新环境后,方能安全分箱养殖。操作方法是:将严格锻炼和筛选后的整齐鱼种,从池塘运输到目的地.置于预先准备好的大型过渡网箱中…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73,(12):14-15
我场以生产苗种为主的鱼种场。亲鱼越冬和当年鱼种越冬的好坏,是关系到第二年再生产和供应春片支援群众养好鱼的大间题。因此,如何搞好亲鱼和秋片鱼种的越冬,提高它们的成活率,是我场的一个重要任务。遵照毛主席  相似文献   

6.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比较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人工越冬保种。在越冬季节,由于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同时因越冬期较长,密度大,再加上少活动与少摄食,所以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尤其是越冬前后期,如果水温、水质及投喂等相关条件差,极易诱发各种病害,甚至会造成大批量死亡的危险,给养殖经营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将其越冬期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1998年彩虹鲷引种养殖成功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彩虹鲷的人工繁殖及育苗的研究 ,1999年取得了成功 ,产出鱼苗12.2万尾 ,育成鱼种6.1万尾 ,为降低苗种成本、大面积品种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繁殖及育苗有关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材料1.实验池 :水泥池5只 ,每只16米2 ,深1米 ,同时安装加温、充氧、进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2.亲鱼 :1998年10月21日选出亲本100组 ,雌100尾 ,雄100尾 ,规格0.7~0.8公斤/尾。二、方法1.亲鱼选择 :当年一龄成鱼规格在0.5公斤/尾以上 ,要…  相似文献   

8.
彩花鲷是罗非鱼与彩虹鲷的杂交品种,体型及生活习性与亲本基本相同,属热带鱼类养殖品种。凭借我市近年来养殖淡水白鲳等热带鱼类的成功经验,2001年我们首次引进彩花鲷春片鱼种l000尾,在宾县满井乡新城渔场试养。经89天的养殖试验,彩花鲷平均个体达500g,证明彩花鲷完全可以在我市普通池塘规模生产,且经济效益明显,是热带鱼类在北方寒冷地区又一良好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张文革 《齐鲁渔业》2006,23(7):10-12
彩虹鲷又名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种突变种,因鱼体红色,故称彩虹鲷。彩虹鲷属热水性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盐度广、生命力强、耐低氧、海淡水都可以养殖等优点。由于该鱼肉厚而无细刺,喜食藻类而使鱼肉内富含叶绿素,味道既鲜美又能养颜润肤,是一种食补兼具的佳肴,深受市场欢迎。鱼种养殖当年可达商品规格,每  相似文献   

10.
明晶 《科学养鱼》2006,(12):76-76
防治鱼病是鱼种越冬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鱼种越冬期间,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王兴礼  林增旺 《内陆水产》2000,25(12):32-32
青虾的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 2种。幼虾越冬是指那些 8~ 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 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小虾,通过越冬,留待翌年 3~ 4月份作为放养的虾种。亲虾越冬,是指从商品虾中选出待翌年繁殖用的亲虾,让其安全越冬,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要求。因此,搞好青虾越冬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青虾越冬方式有 2种,即池塘越冬和网箱越冬。 1越冬前的准备 1.1池塘的准备 越冬用的池塘应选择形状比较规则,避风向阳,面积 1 000~ 1 500#醯某靥粒?1.5 m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  相似文献   

12.
淡水鲳室外越冬及越冬鱼种的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鳗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属大型热带经济鱼类,其生活临界水温下限为12℃,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能自然越冬,各地都需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越冬。主要越冬方式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越冬又有利用温泉和工业余热水越冬两种方式。1987年以来,我场一直利用合肥发电厂余热水进行淡水娼的越冬保种并获得成功,总结出一套淡水娼室外流水越冬保种技术和管理经验。针对越冬鱼种保种密度大,越冬后鱼种体质弱,致使运输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加强越冬鱼种后期的强化培育及低温处理等工作,对提高越冬鱼种运输成活率有着重要的作用。l淡…  相似文献   

13.
张明  韦学 《齐鲁渔业》2008,25(12):11-12
鱼种越冬期间因病害和冻害引起的死亡,常给养殖者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鱼种越冬防寒管理和防病工作,是提高冬季鱼种成活率和来年养鱼效益的关键。鱼种安全越冬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我区鱼种生产基地和养殖专业户培育的鱼种在越冬期间成活率很低,有的个别鱼池内鱼种规格偏小,体质很差,在水下全部死光,也有的鱼池鱼种在越冬期体质消耗很大,小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5%~20%,甚至25%~30%,大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0%~15%。这些...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情报》1975,(6):7-9,6
大规格鱼种是保障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商品鱼的物质基础,两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规格鱼种,均取得了较好效果。1973年培育鱼种304万尾,亩产12,666尾。1974年又利用240亩池塘(包括60亩越冬池和4.8亩鲤鱼产卵池在内)生产出鱼种320万尾,平均亩产13,333尾,其中合格鱼种达到70%,为9,320尾(草鱼有90%达到3寸以上,并有多数草、鲢、鳙鱼种达4寸以上;鲤鱼43%达到2.5寸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李泽相 《内陆水产》2001,26(11):14-14
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面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长,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的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相同条件下,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即鱼种体肥膘壮,越冬成活率也高。2为越冬鱼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鱼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  相似文献   

17.
于迅 《淡水渔业》1978,(2):45-46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76年夏季由北京引进非洲鲫鱼进行饲养。共引进夏花鱼种二万尾,当年秋季个体长度增长一倍多。选择70尾亲鱼放入水簇箱里进行室内越冬。1977年6月将安全越冬的46尾亲鱼放入鱼种池中饲养。  相似文献   

18.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渔业生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更是下一年渔业生产的物质储备。只有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才能提高鱼种抗病力和越冬成活率,才能为发展生产,促进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个别鱼种越冬场点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死鱼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越冬管理不善,缺氧死鱼,造成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外,还有鱼种带病越冬和鱼种体质差,肥满度低,  相似文献   

19.
彩虹鲷(红罗非鱼)体色艳丽,呈红色或橙红色,属广盐、喜温性鱼类,耐温范围10~40℃,适温18~38℃。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用人工饲料能获得较好养殖效果。不仅非常适合池塘、水库及湖泊网箱、网拦养殖,同时又是虾、鳗、鳖池中理想的套养品种。彩虹鳃具有以下特点: 1.雄性率、色纯度高。雄性率96%以上,色纯度96%以上。 2.生长速度快。每日尾增重达3.2~3.6g。5月放养的越冬鱼苗,当年精养可达500g以上;放养越冬大规格鱼种 1年可达到 900 g以上。单季精养 4~5个月亩产可达 800 kg以上。 3…  相似文献   

20.
为了大力推广网箱养鲤,需要培育出大量的合格的鲤鱼种。但在我国“三北”地区,由于冬季结冰越冬池塘数量有限,如果不解决大面积大批量鲤鱼种越冬问题,那么推广网箱养鲤也会成为一句空话。1981-1983年我场曾利用网箱在水库进行了鲢、鳙鱼种越冬试验获得成功。随着网箱养鲤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网箱越冬鲤鱼种的试验。在总结1985年网箱越冬鲤鱼种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