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友,当你来到龙山县洛塔乡,亮丽的风景定让你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你瞧,那一排排、一行行郁郁葱葱的人工杉木、栎木、马尾松、水杉群落,日本落叶松等中幼林迎风摇曳。还有世界孑遗植物——中国最高的古老水杉傲拔挺立,吸引了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外国林学专家慕名来访。万亩荒山披绿装,遍地是牛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该乡老百姓喜庆之余,总会激动地说,是洛塔自然保护站刘站长十年造林给我们带来的福 !他是当代活“愚公” !   现年 45岁的刘德栾,是八十年代参加林业队伍的,一直在基层林业站工作,洛塔界的 8568个大小山头…  相似文献   

2.
桉树无性系扦插苗与组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志永 《中国林业》2008,(15):43-43
一、试验林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选择在广西岑溪市水汶镇严垌村营建桉树无性系扦插苗与组培苗造林对比试验林,总面积863亩。水汶镇严垌村位于岑溪市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23.0℃,1月平均气温13.0℃,极端低温-3.5℃,极端高温39.1℃,≥10℃的活动积温7000℃,年降雨量1500毫米。造林地最高海拔560米,最低海拔320米,全坡向,坡度级Ⅳ级,林地土壤为砂页岩发育形成的赤红壤,土层厚130厘米,腐殖质层厚8厘米,表土层厚度20厘米,pH值4.5—5.5。造林前地类荒山,地被物主要有杂灌木、藤蔓、五节芒等,盖度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的生长和蓄积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探索杉木适宜的造林密度,促进杉木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进行了定位试验。现将16年观测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地的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广西融水县贝江河口,属大苗山延伸的山脉。海拔高250—300米,东经109度,北纬25度,属中亚热带。年平均温度19.3℃,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  相似文献   

4.
在吕梁山南段进行了6a日本落叶松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比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率高,林分生长快,南好,在山坡中下部、阴坡、半了坡地段,表现明显的速生丰产特性。尤其在海拔1500m左右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5.
南方高海拔山地引种栽培日本落叶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高海拔山地因风大,冬季寒冷,雪压严重,选择速生用材造林树种,难度较大。从北方引种日本落叶松(LanxKaempferi(Lamb.)Cars.),通过五年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具有生长迅速,耐寒、抗风、抗雪压能力特别强,材质优良等特点,适宜作南方高海拔1300m以上地区的速生用材造林树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3年来,龙山县林业有了较大发展,3年累计完成重点工程造林8000公顷,完成育苗200公顷,全县全面实施了改燃节灶及封山护(育)林工程,推行了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其中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海拔造林成功引种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的引种推广丰富了我县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的造林树种,解决了湘西北中、高海拔地区不能大面积营造用材林的难题。目前已完成日本落叶松造林2667公顷,取得了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越夏越冬表现完全正常的良好效果。这一成果的运用,将…  相似文献   

7.
<正> 杨树深栽是1979年我国赴意林业考察团带回的国外杨树造林先进成就之一。为了迅速将深栽技术用于生产,1980年我们开展了杨树造林技术试验协作。现将南方湿润多雨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深栽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南方湿润多雨地区1.试验地的自然条件试验地设在湖南汉寿县围堤湖杨树林场三队。该县位于北纬28°47′,海拔32.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1351.6毫米,无霜期268天,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温-9.5℃;  相似文献   

8.
在落叶松种和种源研究中,我们提出了日本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可做为我省中、高山造林树种推广。在种源研究的同时,我们根据我省山区特点,进行了部分对比试验。试验地设置在湘中安化芙蓉山林场,海拔1100米。试验的主要内容为:苗期对光照的要求;育苗地的坡位选择;不同苗龄苗木造林效果;不同抚育方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按不同要求设置2—3个重复。日本落叶松与其它对照种苗期对光照要求差异很大。华北、长白、欧洲落叶松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纸浆林合理伐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Richards生长模型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基本模型,建立了整体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研制了不同造林密度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生长过程表。通过不同林龄林材物理性能和纤维形态、化学分析及纸浆造纸生能确定工艺成熟龄。贴现率采用12%,以内部收益率、收入与成本比、土地期望值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对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纸浆体合理轮伐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日本落叶松纸浆林中等立地以上合理轮伐期为16-18a,内部收益率可提高3.8%-14.1%,达到15.8%-26.1%。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 (Larixleptolepis)是甘肃省陇南山区引种栽培的速生用材造林树种 ,在当地育苗造林表现优良 ,生长快速 ,抗病性强 ,适生范围广 ,造林优于油松、华山松的生长速度 ,已列为速生用材林基地的造林骨干树种。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和指导栽培技术推广 ,笔者对陇南山区 1 990~ 2 0 0 0年引进日本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提出了栽培技术要点。1 生长特性日本落叶松在全国重点分布于海拔 80 0~ 2 50 0m之间 ,在陇南山地海拔 1 0 0 0~ 1 50 0m之间造林表现优良。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 ,根系较浅 ,在年…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日本落叶松造林速生丰产目标,进行了日本落叶松窑世故越冬苗造林效果的探讨。结果表明,利用窑藏越冬苗造林,20cm以上的植梢平均枯梢株率为10.2%,比埋藏苗降低37.5%,且提前1年郁闭,林木生长量明显提高。据推算每公顷增加蓄积量2.6m^3,缩短轮伐期2-4a。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具有用材、观赏、药用等多种用途。由于红豆杉分布区域特殊,生长缓慢,资源较少,为了扩大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我们于1995~2001年进行了中国红豆杉的播种育苗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播种育苗技术简介如下: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小陇山林科所天彩园艺开发中心。海拔1085 m,年均气温11℃,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19.3℃,年降水量844mm,无霜期180d。  相似文献   

13.
燕山东麓低海拔日本落叶松造林试验研究樊屹松,刘诚,蔡德义,张作一(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管理局,066500)(青龙满族自治县林木种子站,066500)落叶松在北方针叶树种中为生长最迅速者,以人工林单位面积产材量相比较,落叶松比杉木、桉树、杨树、马尾松和...  相似文献   

14.
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其现有资源分布零散,且多为果、叶、材兼用型并侧重于产果,产叶量低,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对叶用银杏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幼龄叶用银杏园的合理密度做了初步研究试验。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鄂西北银杏产区随州市中部,海拔100~300m,系浅山丘陵地形,年日照时数2060~2173h,年均气温15.℃,1月均温2.2℃,7月均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年降水量1000mm,无霜期240d,土壤为轻壤和中壤,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地下水位较低。2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造林容易,生长快。造林后六、七年郁闭成林,十几年见收益,可陆续渐伐出椽材、檩材、交手杆、矿柱、电柱等材种。因此,日本落叶松是良好的速生造林树种和经济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较长白落叶松、朝鲜落叶松抗早期落叶病,生长好。我省有一定的种子资源,是自力更生办林业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20多年来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证明引种是成功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各地的引种效果和树种生态适应性,提出了按四川自然地理分区和森林分区为基础的引种适生区划分标准。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应成为四川省中山地带和高山峡谷区低海拔地带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华北落叶松育苗在高寒地区是2年出圃,留床期间,苗木生长旺盛,主根发达,侧须根很少,茎高而不粗壮,造林后成活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0年进行了断根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经几年连续试验和生产实践,效果均很好。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我场苗圃地,海拔高1,450米,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90天,气候寒冷、干旱,常年多风。供试苗木为1979年落叶松播种苗,当年苗平均高5厘米,平均地径0.2厘米,每平方米有苗500株。二、试验材料和方法在圃地选择生长正常、有代表性的苗床6  相似文献   

18.
在森林生态建设中,发展乔灌混交林可以维护和提高森林环境和林地生产力。五台山林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营造了大面积的纯林,致使林地生产力逐步下降,病虫害时有发生,生态效益低下。为了研究分析乔灌人工天然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效应,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990年我们在五台山林区门限石林场的南梁沟设置了华北落叶松与灌木带状、块状混交造林试验地7hm2。现将2001年时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l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门限石林场的南梁沟,海拔1600m,年均气温5℃、无霜期105天、降水量750mm;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Larixspp.)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满足造林需要并使苗木良种化,辽宁省先后建立了落叶松母树林800hm2,落叶松种子园200hm2。但近些年来,各种子园、母树林因发生种实害虫危害,使种子质量低劣,产量连年下降,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落叶松苗木的繁育及造林绿化事业。为此,对落叶松球果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设在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林场的落叶松种子园及其种子林中。地处东经124°47′,北纬42°16′,海拔…  相似文献   

20.
冀东低山华北落叶松引种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东山地半干旱的自然条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低山,进行了华北落叶松引种造林试验研究。海拔600m以上的造林地,华北落叶松生长良好;海拔600m以下的造林地不管其基岩、土厚、湿度等环境条件优与劣,造林均达不到速生、丰产、优质的栽培目的。造林应提前进行整地,春季造林越早越好,栽后2~5a内要进行割灌、扩穴,6a生后每隔3~5a进行一次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