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钴(Ⅱ)、镍(Ⅱ)在丁二酮肪—盐酸羟胺—亚硝酸钠体系中,(pH=7.8)各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分别在-1.28V和-1.07V(Vs.SCE)。钴和镍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16ppb和0.16ppb。钴的线性范围为0.016-0.24ppb,镍的线性范围为0.16-5.6ppb,可准确用于茶叶中钴和镍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苏木色精-偏钒酸铵体系中,锗可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为-0.57V(Vs.S.C.E),检测下限为0.005ng/ml,线性范围为0.01ng-88ng/ml.用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锗,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可用于茶叶样品中锗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维生素B_(12)的主要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B_(12)将导致贫血症。目前,茶汤中钴含量的测定多采用萃取、富集后测定,分析步骤多,操作繁冗,分析周期长。笔者在亚硝酸钠—氯化铵—丁二肟体系中,直接测定茶汤中钴的极谱催化波。结果表明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一、仪器与试剂 1.仪器 JP-2型示波极谱仪(用三电极)。 2.试剂 4MNH_4Cl,用氨水调至pH=2;  相似文献   

4.
关于茶叶中铜和硒的测定已有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不除氧的条件下,用金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茶叶中的铜和硒,其溶出峰分别为+0.30V、+0.85V,为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方法。一、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SDP一1半微分极谱仪(江苏金坛分析仪器厂),工作电极  相似文献   

5.
用SeSo_3~(2-)-KIO_3体系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Se(Ⅳ),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准确、简便的特点,Se(Ⅳ)检测限为0.04ppb,线性范围为0.04-2.5ppb,用HCl将Se(Ⅵ)还原为Se(Ⅳ),可测得总硒量.  相似文献   

6.
刘训健  丁雷 《中国茶叶》1995,17(4):12-13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激活抗氧化酶,提高抗氧化作用的功能,减缓人体衰老过程,并具有抗癌作用.关于锰的电分析化学测定已有报道,本文报道的吸附伏安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茶叶中锰含量的测定.实验部分一、仪器1.JP—2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滴汞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2.自控电热消化器(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营养色素。作为植物的质体色素,胡萝卜素普遍存在于茶叶、有色蔬菜和水果之中,其生理学和营养学等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茶叶中胡萝卜素的差示脉冲极谱法测定,本方法具有误差小、回收率高、快速、准确、应用性广的特点。 实验部分 一、主要仪器及试剂 F-78型脉冲极谱仪(复旦大学电子仪器厂)。 工作电极为滴汞电极,对极为玻碳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用氮气除氧。  相似文献   

8.
在茶叶采摘前,对茶树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锗后,发现其茶叶中锗含量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籍此可生产富锗茶。用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锗,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线性范围为0.029ug/g—0.081ug/g,峰电位为—0.57V(VS.SCE)。平均回收率为99-103%。  相似文献   

9.
锰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锰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对锰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及生物材料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锰的示波极谱法较少,且选择性、灵敏度不令人满意。以单扫描示波极谱做跟踪检测技术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即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PH=1.5(H2SO4)-0.11mol/L Na2SO4-0.048mol/L苯羟乙酸-0.63mol/L NaClO3体系中,Mo(Ⅵ)可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为-0.23V(VS.SCE),线性范围为0.04-100ng/g,用极谱催化波测定茶叶中痕量钼,兼具灵敏、准确、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究了高梁的同工酶遗传。方法是把2~4周龄幼苗的叶片用杵和研钵碾碎,由几种抗氧剂和多酚氧化酶抑制剂组成的缓冲剂进行提取(Wendel,1080)。叶提取物以滤纸条吸收后在12.5%淀粉的平板凝胶中进行电泳。所用的4种缓冲剂系统是A.0.155M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43M柠檬酸盐电极缓冲液(pH7),凝胶缓冲液为1:14电极缓冲液的稀释液;B.0.065ML—组氨酸—0.007M柠檬酸盐电极缓冲液(pH6.5),凝胶缓冲液为1:3电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分析法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风 《茶叶》1995,21(4):47-49
根据国内外实验研究的文献,从极谱、伏安和离子选择性电极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电化学分析法在茶叶研究生化分析测定中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盐分胁迫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水平盐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耐盐性较好的常农粳8号和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利用盐池设施设置不同水平土壤含盐量(S_0,0 g/kg;S_1,1.5 g/kg;S_2,3.0 g/kg;S_3,4.5 g/kg;S_4,6.0 g/kg)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稻米淀粉黏滞谱特征值以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率和精米率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整精米率则表现为V字型变化;盐胁迫对稻米垩白度、透明度无显著影响,但强胁迫处理(S_4)下垩白粒率表现为显著下降。随着盐胁迫强度的提高,RVA谱特征值并未表现为线性的增加或减少,而是表现为V型(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或倒V型(消减值、回复值和起始糊化温度)的变化,最低值或最高值出现在S_2处理。盐胁迫对食味值和相关参数的影响方面,盐胁迫以及盐胁迫与品种互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品种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稻米的食味值和相关参数表现为V型(食味值、外观、黏度和平衡度)和倒V型(硬度)变化。相关分析表明,稻米食味值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糙米率、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回复值、起始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水稻籽粒形成过程中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在水稻成熟时期,其籽粒形成明显地受温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稻米产量和质量。这方面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但多数是关于温度对水稻结实率、灌浆速度、千粒重影响等方面,同工酶谱与酶活性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1986年,我们在不同温度下,以早、晚稻六个品种(组合)为材料,进行籽粒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概述于下。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早稻为湘早籼1号、V20A ×P9-113(湘优101,下同)、V20A ×TF115(湘优102),晚稻为V20A×P9-113、威优64、(代号V。)76一27A X培C。;(代号C。;)。 一温度处理:全部在人工…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部分麦区 2011-2012年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及毒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部分春麦区和冬麦区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和毒力状况,2011-2012年对采自辽宁、黑龙江等东北春麦区及山东、湖北、四川等冬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毒性频率测定.结果表明,2011-2012年东北春麦区优势小种均为411号小种,而山东、湖北等冬麦区的优势小种为377号小种,四川麦区的则为317号小种.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基因V3b、V5、V7、V8、V1+2+9、V17毒力频率较高(>90.0%),而V2、V4a、V4b、V12、V13、V16、V18-V23、V5+6毒力频率较低(<31.4%),表明目前含有Pm2、Pm4a 、Pm4b、Pm12、Pm13、Pm16、Pm18-Pm23、Pm5+6等抗病基因的品种在我国部分麦区育种中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成分.作物中硒的含量则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探求作物中硒含量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实际意义.对于作物中硒的分析方法,一般多采用荧光分析法.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分析仪器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催化极谱法来分析硒.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微量钼的催化极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钼的分析测定,通常用分光光度法。此方法还原条件要求严格,且大多需经萃取,手续并不简单,灵敏度也不高。茶叶中微量钼的电化学分析法测定还少见报道,本文介绍用催化极谱法分析测定茶叶中微量钼,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样品处理用氧瓶燃烧法,取样量少,空白沾污程度低,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本法用于各种绿茶及红茶的分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野生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150份野生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异黄酮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67),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6),蛋脂总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89).因此,利用低蛋白质、高脂肪、低蛋脂总量的野生大豆作为杂交亲本,可...  相似文献   

19.
V脊菱蜡蝉隶属同翅目(Homoptera)菱蜡蝉科(Cixiidae),是为害黄花菜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对V脊菱蜡蝉各虫态进行了研究,为V脊菱蜡蝉栖息地调查和V脊菱蜡蝉各龄虫态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屡见报道,但方法的灵敏度大多不超过10-9g/mL。在氨性溶液中,痕量Mn(Ⅱ)对H_2O_2氧化溴邻苯三酚红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以α,α′-联吡啶为活化剂,采用固定时间法,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产物的吸光度之比的对数值1g(A_0/A)与Mn(Ⅱ)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催化退色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的新方法。本方法的检出灵敏度可达8×10-(10)g/mL,与文献相当,测定范围为0~0.5ug/25mL,测定费时少,重现性好,有一定的选择性。 1.主要仪器及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超级恒温水浴(±0.1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