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敦玉49是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以 DH1087×DH447组配而成的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期为 124.55d,需≥ 10℃活动积温 2400℃,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667m2,具有早熟、耐密、优质、稳产等特点,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龙单8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HRH015为母本、HRU322为父本组配的普通玉米杂交种,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90006)。该品种在耐密、高产、优质、秆强、抗病、抗旱等方面表现出优势,特别是在耐密植、综合抗病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方面有所创新。现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和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期望对早熟区玉米的选育和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承单812是由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承103作母本、承9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6041号.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耐密、抗玉米主要病害、抗倒伏、综合性状好等优点,种植密度以4000~4200株/667m2为宜,适宜河北省承德市中南部春播,可在我国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后,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中国种业》2013,(5):48-49
概括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意义、育种目标、实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选育技术,总结了组配玉米杂交种、品种比较过程中运用的诸多技巧。  相似文献   

5.
丹玉605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4年杂交组配而成的集高产、耐密、优质、抗病、抗虫等优点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1月15日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9412。  相似文献   

6.
宝玉 803 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稳产、耐密、抗倒型玉米杂交种,于 2022 年 11 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 20220068 号。介绍了宝玉 803 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要点和育种创新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鉴定筛选耐密自交系是选育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的基础环节,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以 62 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 7.5 万株 /hm2、10.5 万株 /hm2 和 13.5 万株 /hm2 播种密度下进行种植试验,鉴定不同密度下各自交系的农艺性状的表现。通过对 3 个密度下各指标的统计值分析,筛选出用于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的 3 个主要性状指标,即空秆率、穗长、单株产量;建立了以实收株数矫正单株产量为主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综合评价模型从 62 份供试材料中筛选出了 8 份较耐密自交系,即 K6、掖 478、20DR002、ND01、HL86、35S77B、DX2 和 PH6WC,这些自交系宜在耐密玉米新品种选育中加以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8.
《种子科技》2014,(1):52-52
诚信16号是山西诚信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耐密、多抗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0023。  相似文献   

9.
新单65是以自选系新美026作母本、自选系新409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耐密、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特点.本试验通过设置75000株/hm2、90000株/hm2、105000株/hm2与120000株/hm2等4个密度处理,对其产量和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10.
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玉米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耐密型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推广机械化收获将是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与机械化收获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以提高品种耐密性为核心,持续增加种植密度,同时重视品种机械化作业特性将是未来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探讨了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及自交系选育和鉴定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不断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
耐密超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顺单6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单6号系安顺市农科所针对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海拔落差大,光照差,积温低等生态、气候条件和土壤瘠薄、干旱频繁等客观条件,对引进的P类群自交系和Mo17自交系通过导入北方血源和地方血源基因,进行定向选育而成的耐密、超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8年参加贵州省"十一·五"重大专项"超级玉米品种示范",在安顺市海拔1400m的地区最高单产达933.1kg/667m2,"百亩"连片单产达814kg/667m2,该品种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宜机收玉米新品种‘LT591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机械化粒收减少了收获过程中的人工剥除苞叶和脱粒晾晒环节,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对于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适合机械粒收的品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高产、耐密、多抗、宜机械化粒收为选育目标,通过多年多生态区筛选和鉴定,选育出适合山西春播早熟和中晚熟区域种植的宜机械粒收新品种‘LT5918’,并于201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品种平均产量增产5%以上,且茎秆粗壮、抗倒伏、脱水快、宜机械粒收,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收割程度降低劳动成本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
依据黄淮海地区耐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收获的育种目标,结合该地区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选育出了玉米新品系5038。同时,对玉米新品系5038的丰产性、耐密性和稳产性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系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比对照郑单958早熟4d;丰产性好,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5%以上;稳产性强,符合黄淮海地区的玉米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同熟期不同玉米品种比较,研究耐密玉米新品种嫩单16的高产特性和农艺性状,为高产耐密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嫩单16穗粗、百粒重、单株产量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时间长,生育后期下降速度慢,叶片比叶重大,有效提高了光合性能;穗位、穗高系数显著低于其他试验品种,而且茎粗,抗倒伏,耐密植。  相似文献   

15.
华农138是由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原天津科润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开发的优质玉米新品种,母本为自选系B105-4-1、父本为京66,2010年通过天津市审定,审定编号:津审玉2010003;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4013。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耐密、脱水快、适宜机收等突出特点,现已成为天津市主栽品种。本  相似文献   

16.
耐密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莲 《种子科技》2010,28(8):46-47
<正>为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只有从推广优质耐密型玉米品种入手,创新玉米种植模式,由稀植向密植发展,每亩种植4 000株以上。为了更好地种植耐密型玉米,应掌握好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特殊生态条件下,黄淮海南部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如病害和自然灾害频繁、收购价降低、杂优模式单一、群众对密植认识不够、优质专用型玉米发展缓慢等,从育种的角度提出,通过创新种质,选育抗病、耐密、稳产型机收玉米新品种和优质专用型玉米新品种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相似文献   

19.
丰玉4号玉米杂交种是河北华丰各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最近几年唯一通过审定的适宜种植密度6万株/hm^2左右的耐密品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宜密植的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耐密、广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对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