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监测已免疫家禽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对安徽省某地45个规模化养禽场进行了随机抽样,抽检合格家禽血清样品1 262份(其中鸡384份,鸭766份,鹅112份)。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H5亚型禽流感免疫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免疫2次及以上的抗体效价水平明显高于免疫1次的抗体效价水平,鸡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鸭与鹅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临床上使用加强免疫可以有效地提高家禽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同时提示鸡源的禽流感病毒疫苗对鸭与鹅免疫效果可能不佳。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不同种禽红细胞对禽流感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经20%鸡红细胞吸附处理后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鸡、鸭和鹅的禽流感阳性血清,分别用1%的鸡红细胞、鸭红细胞和鹅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结果发现,用鸡红细胞检测水禽血清会出现非特异性的凝集,经20%鸡红细胞吸附处理后能去除水禽血清中部分的非特异性凝集因子,而选用相应的禽红细胞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则不存在非特异性的影响。因此,进行禽流感血清抗体检测时应选用各自对应的禽红细胞。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十分严重。禽类在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养禽业的发展。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对乌苏市22个规模化鸡场的206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H5亚型禽流感(AIH5)免疫抗体的测定。所检206份血清样品中,有162份血清样品合格,占所检样品的78.6%,所抽样的规模化养鸡场AIH5疫苗的总体免疫水平合格。  相似文献   

4.
疫苗免疫程序对机体抗体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茶花鸡2号"鸡群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规范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分别对两批次的"茶花鸡2号"商品鸡群在不同日龄随机采血124份,分离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对鸡群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群在30日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较低,4~5周龄时间段的病毒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要求。因此在原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制定了防控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优质地方鸡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正确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质量。运用小孩7号头皮针在鸡的翅静脉上采血,在395个散养户的土鸡、45个规模场的蛋鸡、10个规模场的肉鸡,运用HI(血凝抑制试验)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型)抗体实验室监测,随后进行抗体水平科学评估。监测了395个散养户的土鸡,205个散养户的鸡免疫不合格,监测的血清样本免疫合格率56.96%。监测了55个规模养蛋鸡场和肉鸡场,3个规模场抗体不合格,52个规模场鸡场抗体合格,总共监测规模场的血清样本免疫合格率81.56%。雏鸡的最佳首免时间应为7~10日龄时,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 L-H5)加强免疫1次。经过科学地按程序2次免疫接种的鸡,保护力很高,免疫后抗体水平有效保护时间可达4~6个月。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别利用鸽红细胞悬液和鸡红细胞悬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鸽血清中的禽流感H5抗体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比较两者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血凝试验中,对于无论是禽流感抗原还是新城疫抗原,鸽红细胞检测的血凝价均小于鸡红细胞检测的结果。在血凝抑制试验中,鸽红细胞检测鸽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大于鸡红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前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采用GBT18936-2003的方法,此方法中要求采用1%鸡红细胞来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测定禽流感的抗体水平,此方法较适用于免疫鸡相应抗体水平的测定[1-3],用于鹅抗体检测时常出现非特异凝集现象,试验结果很难判定。鉴于此,在利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之前,有必要对血清中非特异性血凝抑制因子与非特异性凝集因子(非病毒性凝集因子)加以祛除。本试验对免疫后的鹅血清HI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寻求适合鹅血清HI抗体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底,笔者在榆中县进行鸡禽流感春检工作,对23个乡镇的344份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应用于本次血凝抑制(HI)试验的4个血凝单位抗原的稀释倍数为512倍(29);在检测的阳性结果中,鸡禽流感H5亚型HI最高抗体滴度为512(29),主要分布在青城﹑甘草店﹑园子3个乡镇;HI最低抗体滴度为32(25),主要分布在中连川﹑和平﹑上花3个乡镇。血清抗体阳性率以青城乡最高,达100%,血清抗体阳性率以来紫堡乡最低,为35.71%;榆中县总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42%。由此可见,H5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且抗体滴度也较高,说明该地区大多数家禽对禽流感H5亚型病毒可以产生较强的保护抗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东莞市家禽H5亚型禽流感的免疫效果,2015年在东莞市15个规模家禽养殖场和2个镇的散养家禽场点共采集了1223份禽血清,采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为东莞市家禽H5亚型禽流感抗体阳性数为1071份,阳性率为87.57%,其中鸡的抗体阳性率为90.79%,鸭的抗体阳性率为83.23%,鹅的抗体阳性率为72.22%,鸽子的抗体阳性率为57.58%;规模场家禽抗体阳性率为92.05%,散养家禽抗体阳性率为70.47%。结果表明东莞市家禽的抗体水平总体比较高,但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存在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重组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 ChIFN-γ)对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苗(La Sota株+WD株)的免疫增强效果,取重组鸡γ-干扰素作为免疫增强剂,联合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在免疫后24h和48h采集全血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联合免疫组的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要高于单独免疫疫苗组;免疫后7、14、21、28和35d分别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通过检测血清中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9亚型)的HI抗体水平可知,联合免疫组产生的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9亚型)的抗体均高于单独免疫疫苗组。试验结果表明,重组鸡γ-干扰素对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苗(La Sota株+WD株)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按程序、规范接种的蛋鸡在免疫保护期内其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且抗体效价整齐。土杂鸡的抗体水平免疫21 d后抗体滴度合格率仅为30%。为提高土杂鸡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进行了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土杂鸡二次免疫禽流感H5灭活苗后,免疫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合格率达90%。试验用的两个不同厂家的禽流感H5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区别不大。蛋鸡三次免疫后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5%,且抗体效价高而整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将重组IL-2蛋白和禽流感灭活疫苗联合免疫14日龄SPF鸡,免疫后每周测定一次血清抗体效价﹑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最后计算攻毒保护率。试验结果表明:重组IL-2蛋白具有增强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提高了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增加了脾脏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数量。  相似文献   

13.
将一定浓度的类囊素添加至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抗原中,制备成油乳剂疫苗免疫普通鸡和SPF鸡,同时用不加类囊素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鸡作为对照。通过监测免疫鸡不同日龄的血清抗体水平,发现添加类囊素的疫苗免疫鸡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较未加的高1.2倍,表明类囊素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1%鸽红细胞和1%鸡红细胞,对经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过的鹅、鸽、鸡的血清,按照不同血清处理方法,进行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鸽红细胞作指示细胞,检测鸽免疫血清HI抗体效价效果优于鸡红细胞,但不适于检测鹅、鸡的免疫血清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体外表达获得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包被ELISA板,建立鉴别诊断方法,对111份健康非免疫鸡血清及456份待检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检测健康非免疫鸡血清的阴性率为100%,检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的阴性率达到94%(429/456);检测62份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血清,有55份呈阳性反应,敏感性为88.7%(55/62);进行NS1抗体消长规律试验,显示攻毒后第7天开始部分鸡血清NS1抗体水平上升,至14~21 d抗体水平达最高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西安市养鸡场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情况,从西安市长安区、周至县、高陵县等区县父母代和商品代养鸡场采集血清2 626份,采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滴度,经过检测,抗体合格率达84.3%;并对采集样品鸡群的免疫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免疫后3周~9周为抗体持续稳定期,10周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禽流感疫苗免疫2次~3次的鸡体内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模式对肉杂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抗体水平和耐药性的影响,分别在40、70、100日龄测定肉杂鸡的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H9抗体水平和100日龄时大肠杆菌耐药性。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肉杂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抗体水平比传统普通地面平养模式高2个滴度左右,差异性显著。100日龄时大肠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耐药性都较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益生菌发酵床养殖模式可以增强肉杂鸡对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但不能明显改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评估阿克苏地区鸡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笔者于2010-2014年对阿克苏地区9县市采集的15016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H5亚型禽流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12838份样品合格,总体合格率为85%,其中规模养殖场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了88%,高于交易市场和散养户。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蛋鸡免疫后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的相关性,试验采集经H5、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免疫的黔东南小香鸡、乌蒙乌骨鸡、威宁鸡血清样本和卵黄样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相关免疫抗体检测。结果:3个地方品种鸡的血清样本和卵黄样本中均可检测出H5、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且几何平均效价均大于24以上,达到免疫合格标准,不同地方品种鸡群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30d,卵黄样本免疫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低于血清样本,但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60d,卵黄样本免疫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低于血清样本,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呈正相关性,卵黄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均低于血清抗体。在临床上可用卵黄抗体替代血清抗体进行H5、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但应选择在免疫后30d以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在鸡中的免疫效果,分别在东莞选取5个规模养殖场和14个镇(街)散养鸡免疫疫苗21天后,采集血清样品进行H5亚型和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Re-8株)抗体阳性率为79.23%(683/862),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4.15%(553/862)。结果表明,该疫苗在鸡群中能够产生比较好的应答,H5亚型禽流感病毒(Re-8株)抗体阳性率均能达到免疫规范要求的70%以上。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在种鸡场和肉鸡场能到70%以上,但散养鸡抗体阳性率较低,有不能抵御野毒侵袭的风险,还需要进行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