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我们对其毒力因子的了解却很少。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该病原体,作者对副猪嗜血杆菌各种因素与菌株毒力的关系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血清型与毒力的关系,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巴氏杆菌科毒力相关因子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以及酶类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的关系,并认为神经氨酸酶是副猪嗜血杆菌重要毒力因子。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的研究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革拉瑟氏病,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该病可见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仔猪。2009年4月,通海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现将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某些高等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现就一起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副猪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报道显示,强毒力菌株一般呈短杆状。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作为猪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的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病原,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蓝耳病病毒感染时,总是伴随着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君  薛国聪  张万里 《养猪》2012,(2):113-114
副猪嗜血杆菌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是猪饲养过程中常发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常常是HPS与其它细菌或病毒协同作用而致,多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炎造成跛行和高热为主要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以继发或并发感染形式出现,使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格拉瑟氏病的病原,主要引起SPF猪和断奶前后仔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其抗原主要有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等,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存在荚膜抗原,外膜蛋白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主要抗原,菌株抗原性的高低与毒力的强弱呈正相关,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至今仍不清楚,推测其荚膜、外膜蛋白、菌体细胞膜表面的自动传输三聚体蛋白等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有关。至今已经定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有15个血清型,还有约30%为未定型的菌株,其中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为强毒力代表菌株,常作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的代表菌株。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新型、高效疫苗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预防和控制革拉斯氏病仍然非常困难,副猪嗜血杆菌是革拉斯氏病的病原菌,定殖于健康猪群的上呼吸道中。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性对于确定其如何引起发病和更好的区分"毒力"和"非毒力"菌株是必要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需要粘附和入侵宿主细胞,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抵抗补体结合并诱发炎症反应。鉴定这些机制过程中的毒力因子在方法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关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集中在突变株的构建,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所谓的毒力因子需要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9.
刘旭鹏 《兽医导刊》2011,(Z1):102-10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作格拉斯氏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是猪饲养过程中易发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常常是Hps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作用而致,多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炎造成跛行和高热为主要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或并发感染出现,使得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猪副嗜血杆菌病流行日趋严重,是影响养猪业的主要细菌病之一。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肺原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圆环病毒等都可以促进或加重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感染。笔者就曾见几种副嗜血杆菌和其他病混合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某些高等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为高温高湿的夏季和秋季常发,近几年本地区此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通过本病的诊治实践,笔者认为,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本病可取得理想疗效,现就一起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河南地区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血、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分离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肺脏中分离得到一株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该菌株携带有vta1、vta2、vta3、wza、ompP2、nanH、cdtA、cdtC、espP2 9种主要毒力基因;对保育仔猪表现出轻微的致病性;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16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说明分离得到的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较弱,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相关致病因子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HPS上假定的hhdA和hhdB基因所编码的溶血素激活蛋白,进而对副猪嗜血杆菌相关毒力因子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等感染导致猪免疫功能下降,猪场容易暴发副猪嗜血杆菌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猪体内的病原菌对部分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接种疫苗也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多达15种以上,各型之间毒力差异较大,若田间流行的致病菌株与疫苗株不同则导致缺乏交叉保护而造成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称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疾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现就开江县生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现状、致病诱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期能对开江县养猪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所致,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临床自然感染病例的解剖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为迅速确诊副猪嗜血杆菌病,从而正确而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科学用药的综合防制措施,迅速控制了病情,猪群转为正常饲养。  相似文献   

17.
吴洪涛  吴佳宁 《养猪》2023,(5):88-9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对2月龄左右的仔猪危害严重。这种疾病的特征是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严重时会导致消瘦。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本文通过报告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控制,为从业者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斯氏病(Glasser’s disease),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脑炎,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细菌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并已证实在中国绝大多数猪场存在和流行。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差异很大,对其毒力因子了解很少,对其主要的致病机理更是知之甚少,现已发现该病原可能的毒力相关因子有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及酶类等。笔者对这些毒力因子及该病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1概况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多发。从临床上和圆环病毒病关系更密切。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格拉泽氏病,有15种血清型,其中4型、5型和13型最为常见(也有检出12型较多)。副猪嗜血杆菌病,起初称为猪嗜血杆菌,后因证明了该菌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故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随着我国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外对HPS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临床病猪的分离率高达20%左右,毒力比较强的血清型,如血清5型、4型和13型等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