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较低的能量、蛋白水平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VD3)对0~6周龄肉仔鸡的影响。玉米-豆粕型日粮,0~3周龄和4~6周龄代谢能和粗蛋白分别为12.13MJ/kg、20.0%和12.55MJ/kg、18.0%。单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3个VD3添加水平分别为(IU/kg):200、400和800。将54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结果:本试验中,日粮添加VD3200、400IU/kg不能满足肉仔鸡生长和骨骼代谢的需要,添加量800IU/kg较为适宜;日粮添加VD3对血液指标影响不明显,因此,血液指标只能作为判定日粮维生素是否缺乏的辅助指标,要研究维生素的需要量还需要依靠生物学方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美NRC推荐肉用仔鸡的含硫酸氨基酸需要量为,0~3周龄0.93%;3~6周龄0.72%;6~8周龄0.60%。而肉用仔鸡的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受诸如莫能菌素等药物的影响,为评价在实际生产中3~6周龄肉用仔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4~6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起体增重、耗料量和日粮能蛋水平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根据市场行情和建立的模型,筛选具有最佳效益的能蛋水平。3周龄来源相同、体重均匀的AA肉仔鸡1440只,采用代谢能和粗蛋白3×4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共分1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试验期为4~6周。玉米-豆粕型日粮,代谢能的3个水平分别为12.55、12.76、12.97MJ/kg;粗蛋白的4个水平分别为18%、19%、20%、21%。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肉仔鸡各周龄的体增重影响规律不一致,为了达到较大的体增重,按周龄配制日粮能更好地满足营养需要;2.体增重最大时的日粮营养水平不一定就是利润最大的营养水平,我们可根据市场行情以及体增重和耗料量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型,选择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的能量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杂种肉羊生长期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2 4只 4月龄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种一代羊 ,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 ,研究生长期杂种羊的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分高、中、低三个能量水平。结果表明 :试羊干物质、有机物质、总能、代谢能、进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0 93kg ,1.0 0kg ,18.737MJ/d ,12 .0 85MJ/d和 0 .178kg。试羊对日粮能量的消化率为 70 .3% ,代谢率为 6 4 .1% (MEI/GEI)或 91.1% (MEI/DEI)。试羊维持代谢能为 0 .6 6 0MJ/kgW0 .75d ,每增重 1kg需要 2 .4 4 2MJ的代谢能。生长期杂种肉羊代谢能总需要量 (MER)可由下式计算MER =0 .6 6 0W0 .75+2 .4 4 2ΔW式中 ,MER为MJ/(d·只 ) ;W0 .75为代谢体重kg ;ΔW为增重kg/(d·头 )  相似文献   

5.
含双低菜粕的肉鸡日粮适宜能量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振利  彭健  梁振兴  唐斌 《饲料工业》2003,24(11):10-13
选1日龄艾维茵肉用仔鸡300羽,按体重相对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各组中试验前期(0~3周)“华双3号”双低菜粕等氮替代日粮豆粕的比例为50%,试验后期(4~6周)替代比例为62.5%。每阶段各组试验日粮蛋能比保持一致,前期为3.3g/MJ,后期为3.78g/MJ。试验前期各试验组日粮代谢能值分别为11.27MJ/kg、11.7MJ/kg、12.12MJ/kg、12.54MJ/kg;后期代谢能值分别为11.7MJ/kg、12.12MJ/kg、12.54MJ/kg、12.96MJ/kg。39d的饲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试验前期还是试验后期,第2、3、4组试验鸡的体增重都极显著高于日粮能量浓度最低的第1组(P<0.01),但2、3、4组试验鸡之间的体增重差异不显著。从全期的饲料利用率来看,第4组的饲料利用率最好,与试验1、2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也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同时第2、3组均极显著地优于第1组(P<0.01)。在经济效益方面,试验2组每只毛利分别比试验1、3、4组高1.03元、0.09元和0.12元。从本次试验来看,在肉鸡生长前期、后期以双低菜粕等氮替代日粮豆粕比例分别为50%和62.5%时,日粮适宜的代谢能值为0~3周龄12.12~12.54MJ/kg,4~6周龄12.12~12.54MJ/kg。  相似文献   

6.
日粮能量水平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刚出雏健康文昌鸡9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低能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和高能组(Ⅲ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分为0~2周龄、3~8周龄、9~14周龄3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0~2周龄母鸡降低能量水平可以提高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在Ⅰ组和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3~14周龄母鸡各组间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0~2周龄公鸡提高能量水平可以提高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且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3~8周龄公鸡Ⅱ组日增重和料肉比显著优于Ⅰ组和Ⅲ组(P<0.05),9~14周龄公鸡Ⅰ组日增重和料肉比显著优于Ⅱ组和Ⅲ组(P<0.05);能量水平对母鸡腿肌率影响显著.推荐文昌鸡0~2周龄代谢能需要量为11.50~12.12MJ/kg;3~8周为11.70MJ/kg;9~14周为10.7~11.87MJ/kg.  相似文献   

7.
表2鸡的氨基酸需要量营养素蛋用鸡蛋用或肉育成期产蛋期用种蛋肉用仔鸡幼雏中雏大雏产蛋鸡产蛋期前期后期0~4周龄4~10周龄10周龄~初产日产蛋量56g日产蛋量49g0~3周龄3周龄后精氨酸甘氨酸 丝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1.020.710.260.60%0.810.520.220.49%0.620.440.160.37%0.650.510.160.52g/羽/日0.700.550.170.56%0.600.470.150.48g/羽/日0.620.480.150.49%0.650.510.160.52%1.211.210.340.78%1.171.100.290.68一、家禽营养需要量(2003版)表1鸡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量营养素蛋用鸡蛋用或肉育成期产蛋期用种鸡肉用仔鸡幼雏中雏…  相似文献   

8.
采用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中能中蛋白水平下日粮VA、VD3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日龄AA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3个VA添加水平为3000、6000、12000IU/kg;3个VD3添加水平为200、400、800IU/kg;0~3和4~6周龄基础日粮代谢能、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34MJ/kg,21%;12.76MJ/kg,19%。结果表明:①日粮VA水平对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随VD3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增重、耗料量、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③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认为0~3和4~6周龄肉仔鸡日粮VA添加量均以3000IU/kg较为适宜,VD3添加量均以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采用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中能中蛋白水平下日粮VA、VD3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日龄AA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3个VA添加水平为3000、6000、12000IU/kg;3个VD3添加水平为200、400、800IU/kg;0~3和4~6周龄基础日粮代谢能、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34MJ/kg,21%;12.76MJ/kg,19%。结果表明:①日粮VA水平对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随VD3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增重、耗料量、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③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认为0~3和4~6周龄肉仔鸡日粮VA添加量均以3000IU/kg较为适宜,VD3添加量均以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 2种数学模型估测了 3~ 6周龄雌性肉仔鸡不同衡量指标下的赖氨酸需要量。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等组成 ,含代谢能 (MEn) 12 73MJ/kg ,粗蛋白 18 8% ,蛋氨酸 0 4 4 % ,赖氨酸 0 7%。试验日粮赖氨酸设 5个处理水平 (0 7% ,0 85 % ,1 0 % ,1 15 % ,1 30 % )。每处理设 6个重复 ,每重复 10只鸡。试验末分别检测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生化指标并采用折线模型和指数模型估测满足不同生产目标的赖氨酸需要量。结果表明 :赖氨酸水平对 3~ 6周雌性肉仔鸡日增重 (ADWG) ,饲料转化效率 (FCR) ,全净膛率 (CYR) ,胸肌率(BMR) ,腹脂率 (AFR)有显著影响 (P <0 .0 5 )。按不同衡量指标得出赖氨酸需要量估测值不同 ,其大小顺序为 :满足最大ADWG需要 <满足最大BMR需要 <满足最大CYR需要 <满足最佳FCR需要 <满足最低AFR需要。按折线模型估测 ,满足ADWG、BMR、CYR、FCR和AFR的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 :0 88% ,1 0 1% ,0 99% ,0 91% ,1 0 5 % ;按指数模型估测则分别为 0 96 % ,1 15 % ,1 17% ,1 0 5 % ,1 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