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该病最早发病在雏鹅4~5日龄开始,多在7~10d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1].早在1956年,我国学者方定一教授首先发现了该病,认为其病原是鹅细小病毒,并将该病命名为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  相似文献   

2.
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鹅细小病毒。本病毒对雏鹅、仔鹅有特异性致病作用,而对鸭、鸡、鸽等家禽类及哺乳类动物无致病性。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20日龄以内的小鹅免疫功能不全,尤其以7~10日龄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发病日龄越小死亡越多;不同地区、日龄、免疫状况的鹅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各不一致。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危害十分严重,鸡、鸭、鹅都易感染,所以又称禽霍乱。本病的传染途径一般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消化道传染是通过摄食和饮水。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该病最早发病在雏鹅4~5日龄开始,多在7~10天左右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笔者对发生在我县某养鹅户暴发此病进行了诊断和防治,现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养鹅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郎德小鹅大肠杆菌病诊断报告张乐祥(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兽医站,262600)临朐县某鹅场于1993年3月从国外购进郎德鹅种蛋,自场孵化小鹅1000只,同舍散养。29日龄时鹅群中有6只小鹅发病,到38日龄时共死亡小鹅51只,邻舍的当地小鹅未见发病。症状表...  相似文献   

5.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  相似文献   

6.
1小鹅瘟1.1临床症状小鹅瘟多发于25日龄以下雏鹅,发病率、死亡率高,急剧下痢,病鹅常为清除鼻内分泌物而摆头,所以又叫“摇头瘟”,病鹅偶尔死前有神经症状,排带气泡的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部检仅见小肠中后段,尤其是卵黄柄及回盲部附近有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肠炎,即腊肠样栓子。1.2防治方法⑴母鹅产前一个月注射小鹅瘟苗(1mL/只);⑵小鹅买回后马上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按1mL/只注射;⑶发生小鹅瘟时,紧急接种小鹅瘟蛋液。2禽出败2.1临床症状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病,最急性型病鹅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急性型体温升…  相似文献   

7.
我站孵化饲养的一批四川白雏鹅突然发生一起急性传染病。该病临床症状以胶冻样带气泡和假膜性腹泻以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死亡率高达 70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细菌检查 ,综合诊断为小鹅瘟并发链球菌病。1 发病经过我站于 2 0 0 0年 3月从四川省购进一批四川白鹅 (种用 ) ,3日龄接种小鹅瘟疫苗 1毫升 /只后分发农户饲养。当年 1 1月份回收种蛋孵化。 2 0 0 1年 1月 1 0日出雏鹅 1 3 1只 ,3日龄接种小鹅瘟疫苗 1毫升 /只。 4日龄小鹅开始发病 ,初为体格较大者先发 ,随后 1— 3天内鹅群连续发病 ,使用青霉素、病毒灵肌肉注…  相似文献   

8.
鹅常发病的防治齐学文1.小鹅瘟:小鹅瘟病是初生鹅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出壳3~4龄以至20日龄左右的雏鹅身上,20日龄以上的鹅很少发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10日龄左右的小雏发鹅,死亡率达95%~100%。因此,防患...  相似文献   

9.
正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21d以内的雏鹅,其特点是:发病日龄越小,病程就越短,死亡率越高[1]。笔者于2014年1月9日诊治一起病例:本县一个小规模养鹅场的鹅群开始发病,几天后每日死亡30多只。经初诊为小鹅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1月5日,畜主从广西合浦县某鹅场购进2d龄雏鹅1 000只,当日运到本县养鹅场时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呈现神经症状;病变主要特点为渗出性肠炎。该病多发于3~20日龄雏鹅,并以10日龄左右为高发。笔者现将小鹅瘟的诊断与防制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我市某养鹅专业户于2003年3月28日购进380只鹅雏,当天使用小鹅瘟活疫苗进行免疫,生长发育一直良好。但3天后发现部分鹅雏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拉绿色粪便,当日死亡11只。发病后使用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均不见好转。二、临床症状发病雏鹅厌食、嗉囊柔软,含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喙端和蹼发绀,鼻孔…  相似文献   

11.
(一)症状 雏鹅患病为2~30日龄,以5~20日龄发病最多,病死率达75%~100%;1个月以上极少发病。最急性型发病多见于出壳后3~10日龄雏鹅,无先期症状,突发倒地死亡。急性型发病多见于5~15日龄小鹅,病程1~2天,主要表现为拉白痢,精神萎顿,声音嘶哑,不采食或采食但不吞咽,将食物摆头甩掉,数小时后行走迟缓,打瞌睡,只饮水,不吃,鼻孔处常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眼眶凹陷,缩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自然条件下 ,主要发生于 3~ 2 5日龄的雏鹅 ,但在流行高峰时 ,少数日龄较大的鹅甚至 60日龄的鹅也可发病。日龄越小越敏感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主要病变特征为严重肠炎 ,小肠粘膜脱落、坏死 ,并与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内形成栓子 ,堵塞肠腔。笔者于 2 0 0 2年初诊治了一起雏鹅发生小鹅瘟的病例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本区某养鹅户于 2 0 0 2年 4月末引进 1日龄雏鹅3 0 0只 ,室内育雏 ,并逐渐外出放牧 ,初期饲养的较好 ,仅死 2只。 …  相似文献   

13.
禽巴氏杆菌病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所以又被称为禽出败或禽霍乱。各种家禽、野禽都有感染性,其中鹅的易感性很差,但2~20日龄的雏鹅很易感,而且常以急性发病为主,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治愈率很低。因此,对雏鹅巴氏杆菌病应主要以防预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龄以内的雏鹅。1发病情况2008年3月19日,本县某养鹅户购进1日龄雏鹅200只,当天按0.5毫升/只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生长情况正常。但在4月13日早上,发现少数雏鹅精神不振,排灰绿稀粪,下午死亡3只雏鹅。发病期间曾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治疗无效。遂邀笔者诊治。  相似文献   

15.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本病只感染鹅,小鹅出壳3~5d后可出现发病,7~10d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以后死亡率逐渐下降,1月龄以上鹅极少发病。1临床症状1.1最急性型见于1周龄内的雏鹅,病鹅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缓的精神萎靡,衰弱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自然流行时,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雏鹅。主要病变特征是严重的肠炎,小肠粘膜脱落、坏死,并与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内形成“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近期笔者诊治了一起25日龄已免疫接种两次的雏鹅仍发生小鹅瘟并引起死亡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2001年3月19日,本县某养鹅户购进1日龄雏鹅200只,当天按0.5毫升/只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时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生长情况一…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3~ 2 0日龄雏鹅易发 ,病鹅表现为精神沉郁 ,食欲低下或废绝 ,口鼻腔有粘液流出 ,排黄绿色稀便 ,死前共济失调 ,全身抽搐震颤。典型病理变化为小肠内有坏死脱落的粘膜与纤维素性炎性分泌物混在一起形成的栓子。近几年 ,小鹅瘟病一直困扰着我区的养鹅业 ,我区每年因小鹅瘟死亡的雏鹅十几万只。我区对该病十分重视 ,所有鹅雏 7~ 10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 ,外购鹅雏加注抗小鹅瘟血清 ,但免疫效果不理想 ,小鹅瘟仍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8.
<正>鹅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或者鹅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属于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各种日龄鹅都容易患病,但以幼龄小鹅多发,特别是气温高、雨量多、气候骤变,以及饲养管理不良等应激因素作用下,常引起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近日,山东济宁一养殖场养殖的成年鹅发病,该场共养殖4000羽,来诊时已发病3d,病鹅急性死亡,前3d死亡数量为10、30、100羽,呈现快速  相似文献   

19.
<正>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褐色或绿褐色分泌物,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有些还有神经症状。2周龄以上雏鹅病程3~7天,部分病鹅可自愈。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特点 该病3~30日龄雏鹅最易感染。雏鹅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达到高峰期,30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亡。死亡率25%~75%,甚至100%。10日龄以后发病死亡的雏鹅有60%~80%的病例在盲肠至十二指肠段出现典型的类似于小鹅瘟的“香肠样”病变。该病是诸多雏鹅传染病中危害较严重的疫病,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较难控制的病毒性传染病。  (二)临床症状 一般在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型,其共同症状: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叫声不洪亮,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排稀便,夹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