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魁 《茶叶》2019,45(2):93-96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结合浙江省茶旅产业的实践案例和模式提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与途径,以期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及耦合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对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发现浙江省茶旅产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比茶产业更慢,且茶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此外,茶旅融合程度也从失调状态发展到耦合协调状态。最后,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旅融合发展,突破茶产业的发展难题,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创新、加强宣传、完善配套、培育一体化品牌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的故乡,杭州是中华茶和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2005年,8家"国字号"茶业机构授予杭州"中国茶都"称号.西湖龙井茶被誉为"绿茶皇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国名优绿茶中的翘楚.文章阐述西湖龙井茶在杭州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对西湖龙井茶产业新格局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巩固杭州"中国茶都"的地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9月14日,贵州省凤冈县召开"东有龙井·西有凤冈"茶文化讨论会,县委书记廖其刚主持会议,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参会。据悉,去年2月12日,贵州省委陈敏尔书记(时任省长)针对凤冈的茶产业发展提出了"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的远景规划,把凤冈锌硒茶与西湖龙井茶相提并论,为凤冈茶产业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就此,凤冈县委、县政府积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茶企积极应对,努力探寻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便是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以湖北邓村绿茶集团为例,分析了"茶旅融合"协同发展的机缘,总结了"茶旅融合"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了"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以期对鄂茶产业乃至全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茶旅是现代茶叶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隆林县是白毫茶种植主产区,拥有丰富的茶业、旅游资源,旅游综合优势明显。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和"全域旅游"的战略背景下,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茶旅一体化"对于隆林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隆林县茶业、旅游业以及茶旅融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隆林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隆林县茶旅产业未来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是两者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的战略背景下,两者融合发展已成共识。以安徽省为例,借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2003~2016年安徽省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茶旅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增速明显,综合协调指数波动上升,耦合度趋于稳定,耦合协调度值从2003年的0.15增加到2016年的0.69,标志着茶旅耦合等级由严重失调步入初级协调阶段。最后提出安徽省茶旅产业融合路径,从政府引导布局、加强茶旅示范基地建设、塑造安徽茶文化旅游形象、丰富茶文化旅游商品及培养茶旅一体化人才等5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前发展形势出发,指出了茶旅融合发展在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并从彭溪镇茶旅融合发展具备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的条件和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彭溪镇茶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近年来,全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从"规模、管理、品牌"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随着印江茶叶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印江茶产业,有必要积极主动推进茶旅一体化,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一、推进印江茶旅一体化的意义1.推进茶旅一体化是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贵州省凤冈县就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茶旅一体化"已然成为当前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安化是中国"黑茶之乡",茶产业是安化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与介绍了安化发展"茶旅一体化"的资源优势及其发展现状与特点,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崇尚绿色健康的今天,将茶与旅游活动有机进行结合,迎合了现代生活追求自然、体验文化的需要。茶旅有机融合前景广阔,优势明显,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茶旅游,并且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浙江省江山市,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茶产业优势,茶旅结合,有机融合,大有文章可做。本文对推进江山市茶旅融合发展作一些探讨。一、江山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江山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叶产业是市特色农业产  相似文献   

12.
周静怡  冯海强  罗列万 《茶叶》2023,(2):106-108
本文旨在西湖龙井茶产业现状与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湖龙井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建议,并就茶叶企业作为和担当提出了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3月25日,2016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西湖龙井开茶节启动仪式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拉开帷幕。本次开茶节以"喜迎峰会,茶香世界"为主题,展示西湖龙井茶文化特色,推动西湖龙井茶文化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开幕式现场举办了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手工炒茶技艺传承人大赛、西湖龙井茶及世界茶品鉴体验、"我的西湖龙井茶情怀"征文及微纪录片、茶园定向采风、寻访都市  相似文献   

14.
正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为了进一步保障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安全,探索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推进茶树病虫害社会化服务方式,从2010年开始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全区实施了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解决当前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存在的问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和效果,整体提升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安全水平。一、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做法1.落实组织保障2010年7月,杭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和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李华丽 《茶叶通讯》2020,(1):140-144,163
茶旅一体化是推动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举措,是发展茶业经济的新业态。海南省茶旅一体化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正在形成。本文在分析海南省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12,(4):1-1
本刊讯4月5日下午,2012年西湖龙井茶首场拍卖会在中国国际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筹)成功举行。本次拍卖会三个标的各5公斤,分别为杭州之江茶叶有限公司的"馀德"牌西湖龙井茶,产自西湖区龙坞村;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狮峰"牌西湖龙井茶,产自西湖风景名胜区狮峰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的"贡"牌西湖龙井茶,产自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村。根据产地不同,三  相似文献   

17.
金建公 《茶叶》2011,37(3):181-183
本文阐述了生产西湖龙井茶优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与西湖申遗的关系,对西湖龙井茶的生长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西湖龙井茶产地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梳理和分析淳安茶产业发展区位优势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依托“三茶”统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浙江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发展高品质淳安千岛湖鸠坑茶为目标,结合茶文旅融合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进行研究,从提升鸠坑茶产业附加值,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淳安县域茶文旅产业发展新标杆的多元维度提供对策和建议,从而推进淳安茶产业全面振兴和乡村共富先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茶旅融合视角为基础,提出将永泰的茶文化结合庄寨文化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对永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永泰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挖掘地域文化因素,把永泰茶旅二者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为提升永泰茶文化旅游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加深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层次,助推永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提质增值。  相似文献   

20.
<正>西湖龙井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龙井茶原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气候环境,使龙井茶形成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的独有特色,即所谓的"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为绿茶之冠,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的引种是龙井茶发展的自然趋势。早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便开始有对西湖周边山坡的开荒,扩大龙井种植面积。建国后,以政府扶贫和地方增收的合作形式,杭州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