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饲草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在陇东旱作区镇原、陇中灌区皋兰和河西灌区黄羊进行,以大豆中黄30 (SSZ组)、陇黄3号(SSL组)、汾豆93(SSF组)和青贮玉米(SMB组)单作为对照,设置中黄30-青贮玉米(IPZ组)、陇黄3号-青贮玉米(IPL组)和汾豆93-青贮玉米(IPF组) 3个带状复合种植系统,研究不同系统鲜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在不同生态点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单作相比,复合种植系统下各大豆品种开花期延迟6 d左右,导致营养生长期相对延长;饲草刈割时,中黄30处于鼓粒满期至初熟期,陇黄3号处于鼓粒初期至鼓粒满期,汾豆93处于盛荚期至鼓粒初期。灌区皋兰、黄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鲜干产草量与玉米单作相近,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在复合种植模式下鲜干草产量具有明显差异。与玉米单作相比,各生态区点玉米-大豆复合饲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灌区皋兰、黄羊大豆-玉米复合饲草蛋白产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P<0.05)。研究表明,陇黄3号-青贮玉米、汾豆93-青贮玉米复合种植是一种可行的灌区优质饲料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播期对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冀西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L.)适宜的播种日期,本研究以青贮玉米‘德美亚1号’、‘院军1号’、‘巡天3号’、‘德美亚2号’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S1(5月2日)、S2(5月7日)、S3(5月12日)3个播期,开展播期试验,探究3个播期下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株型适中、适合密植、生育期短,在5月7日播种,株高、茎粗最高,为208.95 cm,2.67 cm,叶面积指数为3.93,干草产量可达17.53 t·hm-2,相对饲用价值最高达159.7,草品质达国标二级;‘德美亚2号’秆矮、早熟、抗逆性好,在5月7日种植产量为17.24 t·hm-2,相对饲用价值达205.9,草品质达国标一级;‘院军1号’、‘巡天3号’含水量过高,不适宜制作青贮玉米。综上,‘德美亚1号’为最适宜在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播种期为5月7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灌溉次数对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青贮玉米产量极显著提高(P <0.01),灌溉3次产量可以增加6倍。灌溉处理青贮玉米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碳水化合物(WSC)和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P <0.05),灌溉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MILK 2006奶吨指数8%~11%(P <0.05),与对照相比奶亩指数差异极显著(P <0.01),奶亩指数提高了2.4~5.8倍。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异不显著。青贮玉米栽培管理中,适当予以灌溉,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
田效琴  李卓  刘永红 《草地学报》2018,26(1):256-260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对常用的6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在川中丘陵区夏播情况下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雅玉青贮26号’全株产量、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表现最好,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均最高。相关分析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籽粒产量与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的乘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纤维来源荷斯坦育成公牛日粮配方,以达到羊草纤维来源日粮配方相近生产效果,选取体重(375±10.5)kg荷斯坦育成公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来源的饲粮纤维日粮,即试验SL组(全株玉米青贮25%/DM,羊草35%/DM),试验SS组(全株玉米青贮25%/DM,玉米秸秆5%/DM),试验SSS组(全株玉米青贮25%/DM,玉米秸秆25%/DM,大豆皮10%/DM),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SS组各阶段(1~30、31~60、1~60 d)的粗脂肪采食量(EEI)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其中1~30 d,SS组EEI较SL组和SSS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5.00%和15.39%;SS组有机物采食量(OMI)较SL组和SSS组分别显著降低了2.42%和4.40%(P <0.05);31~60 d,SSS组干物质采食量(DMI)较SS组显著提高了6.32%(P <0.05),而SS组EEI较SL组和SSS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1.43%和18.61%(P <0.05)。1~60 d,SSS组DMI较SL组和SS...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设置青贮玉米(Zea mays)单播(Z)、青贮玉米-秣食豆(Glycine max)混播(ZG)和青贮玉米-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ZD)3个种植方式,每个方式下设置6种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ZG和ZD...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究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状况良好、产奶量相似、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8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对照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试验组分别使用15%、30%和45%的红薯秧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为试验饲料,试验共计130?d(其中预饲期10?d,正试期120?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使用45%的红薯秧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可显著降低奶牛5.5%的干物质采食量(P <0.05);使用45%的红薯秧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5.6%的饲料转化率(P <0.05);此外,使用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 0.05)。使用30%和45%的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乳脂产量和乳蛋白产量(P <0.05);此外,使用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对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固形物含量和乳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使用15%~45%的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 <0.05);使用30%~45%的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酸性洗...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水稻(Oryza sativaL.)秸秆原料特性与青贮品质的内在联系,选出秸秆适宜青贮的水稻品种。本研究以7个品种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对其青贮前后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等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秸秆青贮前后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差异显著,青贮显著降低水稻秸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HC)含量(P<0.05),'展998S/R302’和'展998S/4 W0802’的秸秆青贮前后WS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青贮前后NDF含量均低于其它品种,'展998S/4 W0802’的秸秆青贮前后HC含量均低于其它品种;'展998S/R302’和'展998S/4 W0802’的V-score和有氧稳定性(Aerobic stability,As)均居于前三;原料WSC含量与V-score呈显著正相关(P<0.05),NDF含量与V-score呈显著负相关(P<0.05),HC含量与NH3-N/TN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展998S/R302’和'展998S/4 W0802’是适宜青贮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Zea may)产量、青贮后营养品质和发酵质量的影响,提高青贮玉米综合利用价值,以青贮玉米国审品种北农青贮36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传统灌溉量(2 250 m3·hm?2, W1)、节水10% (2 025 m3·hm?2, W2)和节水20% (1 800 m3·hm?2, W3) 3个灌溉水平;传统施氮量(420 kg·hm?2, N1)、减氮10% (378 kg·hm?2, N2 )和减氮20% (336 kg·hm?2, N3) 3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产量、青贮料的营养品质和发酵效果比较分析,并对相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水量为2 025 m3·hm?2、施氮量为378 kg·hm?2 (W2N2)的组合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22.78 t·hm?2),与传统水肥用量(W1N1)相比增产5.02%,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影响显著(P < 0.05)。青贮料经袋式青贮周年保存后, W1N1、W2N2和W2N3处理干物质损失率均低于1.0%。不同水氮处理对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和粗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 < 0.05),对粗脂肪含量影响不大。经长期保存的青贮料pH稳定在4.0左右,相对饲用价值为136.04~164.35,乳酸含量为3.33%~4.34%,乙酸含量为1.63%~2.29%。节水减氮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乳酸含量,其中W2N2处理乳酸含量最高。W2N2和W3N3处理的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 < 0.05)。综合青贮玉米产量、干物质含量损失率和青贮品质等参数,本研究条件下理想水氮处理为W2N2,在该处理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1.
2019和2020年在河西灌区进行玉米/秣食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置7.5(D1)、9.0(D2)、10.5万株·hm-2(D3)3个青贮玉米种植密度,每个种植密度下设置0(N1)、120(N2)、240(N3)、360 kg·hm-2(N4)4个施氮水平,探究种植密度与施氮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D2和D3处理的青贮玉米、秣食豆及总体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D1,N3和N4处理的青贮玉米及总体的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N2和N1。所有处理中,D2N3获得了最高的总干草产量,2019和2020年分别为36.16和30.31 t·hm-2。两年随着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秣食豆及总体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增加,而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两年D2处理下总体氮含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D3,且D2获得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N2、N3、N4处理的总体氮含量和氮吸收量显著高于N1,N3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4。所有处理中D2N3获得最高的氮肥利用效率,2019和2020年分别为1.41和0.86 kg·kg-1。因此,该处理是一种河西灌区青贮玉米/秣食豆间作系统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 cm、20-40 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 cm、20-40 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 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 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施肥种类(速效氮、缓释氮)、施氮量(180,150,120,90,60和30 kg/hm2)对河北坝上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坝上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氮肥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青贮玉米的鲜、干产量(P<0.05)。缓释ⅡC的鲜、干产均最高,干草产量达到2.45×104 kg/hm2。各施氮处理均增加了青贮玉米茎叶比。施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SPAD值和全株粗蛋白含量(P<0.05)。拔节期,缓释Ⅲ处理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成熟期,缓释ⅡB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速效氮分次施入青贮玉米的茎叶比、粗蛋白、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高于一次施入,SPAD值小于一次施入。综合施氮后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坝上地区旱作条件下,青贮玉米生产缓释氮施用的最佳方案是缓释ⅡC。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分别为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hm2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生育期总干草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他们的次序是常规灌溉总干草产量(15 575kg/hm2)>节水20%(14 763kg/hm2)>节水40%灌溉(14 017kg/hm2)。节水2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7.49kg/(mm.hm2),显著高于常规灌溉25.96kg/(mm.hm2),节水4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89kg/(mm.hm2),与常规灌溉和节水20%灌溉之间相差不显著。各处理全氮主要富集于表层土壤(0~60cm),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120cm土层,灌溉对各土层全氮含量的影响没有出现规律性变化;施氮40kg/hm2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和施氮80、120kg/hm2。当施氮量为40kg/hm2时,第2年紫花苜蓿干草产量15 905kg/hm2、WUE为28.62kg/(mm.hm2)以及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在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从经济、生态和环境方面考虑,节水20%灌溉(灌溉量为264mm,不包括生育期降水量)和施氮40kg/hm2处理是较高干草产量、较高WUE及较高土壤肥力取得一致的处理,应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全株、果穗与秸秆青贮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玉米品系的全株、果穗及秸秆青贮效能和利用特性,以3个粮饲通用玉米新品系和1个专用青贮玉米为材料,于3/4乳线期测定生物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制作全株、果穗及秸秆青贮,发酵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系)生育期变幅为120~123 d,MTP-080生育期最长且绿叶数及绿叶比最高,MTP-082生育期居中但全株和果穗鲜干产量均最高。全株青贮中雅玉青贮8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MTP-082粗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MTP-082泌乳净能显著高于雅玉青贮8号和MTP-080。各品种(系)全株及果穗青贮pH为3.53~4.07,氨态氮/总氮小于10%,费氏评分均在110分以上,青贮发酵品质总体评价均为优级。果穗青贮总能、总可消化养分、消化能、代谢能、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及泌乳净能显著高于全株青贮和秸秆青贮。果穗青贮相对饲用价值为全株青贮的2.05倍、秸秆青贮的3.37倍。综上,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如MTP-082全株青贮产量高,持绿性适中,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优,而且是制作果穗青贮的优质原料,因地制宜选择粮饲通用玉米发展果穗青贮将有利于种养殖业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互作模式对绿洲区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施N 105 (N1)和210 kg·hm-2(N2)2种梯度,施P2O5 0 (CK)、50 (P1)、100 (P2)和150 kg·hm-2(P3)4种施磷梯度,交互配施共8个处理(N1P0、N1P1、N1P2、N1P3、N2P0、N2P1、N2P2、N2P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滴灌苜蓿各生长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1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2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2条件下,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1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1、N2条件下,各茬次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P2处理小于其他处理。P0、P2和P3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N1处理大于N2处理;相同施磷条件下,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N1处理小于N2处理。通过对苜蓿各生长性状指标与干草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长速度和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株高和茎叶比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小。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评价表明,不同氮磷处理下滴灌苜蓿各茬次的较优施肥模式为N1P2处理,此处理下,苜蓿能够获得较高干草产量(25103.19 kg·hm-2)、高蛋白含量(叶:23.60%~26.47%、茎:10.57%~11.76%)、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3.28%~17.41%、茎:38.63%~47.21%)和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8.18%~22.93%、茎:49.53%~59.83%)。在新疆绿洲区,施氮(N)105 kg·hm-2、磷(P2O5)100 kg·hm-2有利于促进滴灌苜蓿干草产量的形成及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Moringa oleifera (MO) as a partial substitute of alfalfa hay on milk yiel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airy cows. MO was harvested at 120 days post‐seeding. Fresh MO was cut, mixed with chopped oat hay (425:575 on a DM basis), ensiled and stored for 60 days. Sixty healthy Holstein dairy cows were allocat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NM (no MO or control), LM (low MO; 25% alfalfa hay and 50% maize silage were replaced by MO silage) or HM (high MO; 50% alfalfa hay and 100% maize silage were replaced by MO silage). The feeding trial lasted 35 days. The LM and HM diets did not affect dry matter (DM) intake, milk yield or milk composition (lactose, milk fat, milk protein and somatic cell count).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DM and NDF was lower for HM group than NM group.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LM and NM groups. The HM group had low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olestero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igh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urea than the NM group. Th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alfalfa hay (≤50%) and maize silage with MO silage had no negative effects on milk yield, in vivo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r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lactating cows.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利用30个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筛选出适合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0个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1)以渝青3号和曲辰9号为代表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表现为生物产量和干草产量较高,穗位高较高,持绿性表现较好,但营养品质低于粮饲通用型玉米。2)以屯玉661和先玉1225为代表的粮饲通用型玉米表现为干草产量低,但淀粉含量较高,其超过30%。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茎重和穗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结果,曲辰9号、晋单65、先单405为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