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鼠害是影响草地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由于鼠害的威胁,草原生态平衡被打破,优质牧草消失。另外,由于老鼠的翻土能力强,使得草地水分养分大量流失,土壤荒漠化,沙漠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阻碍放牧地区草原畜牧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最近几年,赤峰市克拉沁旗不断加强草原鼠害防控,虽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整体的防控效果普遍较差,农田和草场遭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到当地畜牧产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天然草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草原利用不合理,过量放牧,超载放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加重,在此背景下给草原鼠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草原鼠害是危害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害虫,一旦发生流行,不但会降低草原的载蓄量,使得优质牧草的显著下降,且还会造成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一步加重人、畜、草地之间的矛盾,影响草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主要论述内蒙古亚克石市草原除害的防治现状,并提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花 《草业与畜牧》2007,(11):46-47
鼠害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84年县草原站成立以来,即开展草原灭鼠工作。十多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草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有效地控制了漳县草场上以中华鼢鼠为主的鼠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草场资源,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占斌 《青海草业》2010,19(2):31-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化隆县草地面积大,草地类型丰富,界线权属不明确,草原承包工作难度大,超载放牧,草地鼠害严重,毒杂草多的问题,探讨了适宜化隆县草原管理的途径:成立乡镇草原管理委员会,核定草场合理载畜量,以草定畜,实行封山育草、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等草原建设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草原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开放性的系统。近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生产经营不合理,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过度放牧超量放牧,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场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优质牧草数量锐减,有毒有害杂草丛生。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可持续发展。该文深入探讨畜牧业发展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推动畜牧业发展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鼠类破坏草地,危害成灾,是造成草地严重退化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草地经营管理粗放的结果,而投入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每年灭鼠工作只能在小范围重点区域(占发生面积的20% ̄25%左右)内进行,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消灭与制止,至今危害猖獗。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作为一类重要消费者,与环境中其他成员同处于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任何环境成员的急剧变动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牵动鼠类的变化。过度放牧因素导致鼠害加剧,更造成了草场的严重退化。因此,对于主要依靠自然因素调节而提供再生资源的草原类型,其鼠害治理的基本策略应着眼于…  相似文献   

7.
徐同生 《四川草原》1997,(3):4-9,15
对巴什吐格草地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分布规律与草场类型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草地是中昆仑山北坡自然环境最好、植被发育最好、放牧地形最好和供水条件最好的典型草场之一。自南向北,草场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东、西部植被水平分布亦有较显著差异。根据新疆草地分类系统可划分为:山地荒漠、山地草原化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山地典型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6类及6个亚类、11个组、14个型。。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典型草原分别是冬春场和夏秋场的主体类型,各占冬春场和夏秋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822%和6671%。结合当地草场实际,提出了草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2000年我国草原鼠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施大钊  钟文勤 《草地学报》2001,9(4):248-252
2000年我国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以及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害鼠以小型群居鼠类或地下生活的鼠种为主。草原害鼠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过度或不合理放牧是鼠灾“爆发”的诱发成因。本文提出防治鼠害发生的对策:建立健全鼠灾预警系统;推广综合防治示范区;讲究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加强对牧工的培训,合理安排草场载畜量;统筹安排畜牧、环境保护与卫生部门的经费,发挥地方政府和群众及各方面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正>鼠害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84年县草原站成立以来,即开展草原灭鼠工作。十多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草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有效地控制了漳县草场上以中华鼢鼠为主的鼠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草场资源,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苏市草地资源丰富,但同样也为鼠害发生提供了便利。鼠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行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地治理乌苏草原的鼠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辅助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越 《畜牧兽医学报》1999,30(6):574-576
不合理的草原放牧活动会使草原退化,沙化,导致蝗虫灾害,使畜牧业遭受损失。本文在草原放牧活动和蝗虫群落之间的关系理论和与环境科学,生物学,畜牧科学等研究成果上,探讨用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不仅作到快速,准确地预测蝗虫灾害的发生,还可以为调整放牧强度,方式和放牧草场提供依据,使畜牧活动达到最佳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草地资源是富蕴县畜牧业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受气候和虫鼠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草场严重退化,草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场的严重退化直接影响富蕴县草地生态环境及农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虫鼠灾害对草场退化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山地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山地草甸类草地37.07万hm~2。最近几年,由于利用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当,草场超载过牧已经超过其自身恢复能力,山地草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草场植被单一化,牧草群落中优良牧草数量逐渐减退,草场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地表裸露现象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草地生态系统。因此,采取科学改良措施,强化山地退化草原改良,对恢复草地生态环境,确保当地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改良法在山地退化草地改良中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草原管理法律法规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草地资源的立法管理是各国管理草地资源防止草地退化的主要人为调控手段。美国草原立法开始早,立法体系完善,对美国公共草地合理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草地立法经历了3个阶段:首先是草原立法和管理主要在各州层面上,对公共草地管理作用不大,使西部公共草地处于无序利用状态,草地退化严重;第二是《泰勒放牧法》颁布后,开始了公共草地管理,建立了有照放牧和放牧收费制度;第三是美国草地的多用途管理,出台了与草地资源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法律,主要是《环境政策法》和《联邦土地政策管理法》,草地资源相关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在国家立法规定下,对草地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美国草地立法过程和立法思想,对于合理管理中国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乌拉特草原天然草场以荒漠草原为主体,低矮稀疏的植被特点决定必须通过放牧的方式加以利用。目前正在采用的禁牧、休牧是荒漠草原地区植被退化到一定程度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抢救性措施,草地资源的利用最终还得通过放牧来实现。、通过对乌拉特天然草场多年的观测,对其营养、品种、生长、产量分布、质量以及家畜对牧草的利用等特点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荒漠草原植被恢复途径,为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有良 《青海草业》2007,16(3):58-58
2007年初,门源县皇城、苏吉滩乡29户牧户由于对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重视,防治工作扎实有效、草场保护良好而受到了县农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同时,9户牧户由于对鼠害防治不重视,防治力度不大,草地退化严重而受到处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鼠害历来是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灾害,鼠害不但会破坏草地生态环境,与家畜争夺粮食,而且老鼠群体挖掘活动,会大大减少草原面积,降低草原生产能力,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还会导致草原发生荒漠化,阻碍地区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是目前草原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几年,随着乌拉特前旗草原畜牧产业不断发展,鼠害破坏草原,与家畜争草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笔者分析了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及草原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1农区肉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依靠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发展草原畜牧业已不适应新疆实情,为此,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保护天然草地资源、治理草原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遏止传统的放牧饲养对天然草场的依赖和掠夺式利用。为进一步提升草原养羊业的生产水平,确保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满足区内外市场对羊肉产品的旺盛需求,切实解决羊肉供给矛盾,提出大力发展农区养羊。尽管我区农区养羊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草原畜牧业限制因素以及管理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内蒙古一个有关草地保护和管理项目的调研,分析了影响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一些限制因素。调研发现,草原地承包及租赁体制、饲草料生产和供给策略、家畜放牧制度等是影响本地区畜牧业生产体系和草原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了“春季休牧”(或称之为“延迟放牧”)的生产方式。同时,推荐了一些可缓解冬春季节严重饲草料不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