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由机改装,生物制气通入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吸入气缸.测量生物制气一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通过与原柴油机对比,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噪声进行分析.除低速大负荷外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噪声均低于原柴油机,其噪声随负荷增大而增大,随转速升高而降低,随供油提前角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烧气体压力波动低阶模式的压力级及模式频率与柴油机负荷、转速、供油提前角等因素的关系 ,以及气缸内不同位置所测得的压力波动模式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压力波动各阶模式的压力级和频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测量分析柴油机气缸压力、负荷特性、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并测量分析了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时,柴油机气缸压力增加,NOx增加;负荷增加时,NOx排放浓度增加;但NOx比排放除了在小负荷时较大外,在中等及大负荷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供油提前角分别为23、25、27、29℃A时,柴油机的功率、扭矩、烟度、最高爆发压力等参数随供油提前角的变化情况,为确定供油提前角的调整范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标定功率随供油提前角的增大而上升,当供油提前角为27℃A时,发动机的扭矩最大.标定点和最大扭矩点的燃油消耗率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增大而下降,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增大,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呈上升趋势,中、低转速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实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分析供油提前角对燃烧始点、最高燃烧压力、缸内最大压力升高率及相位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油提前角提前 ,柴油机燃烧始点提前 ,最高燃烧压力增大 ,其相位相应提前 ,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大 ,NOx 排放增大 ;供油提前角迟后 ,柴油机燃烧始点滞后 ,最高燃烧压力减小 ,其相位相应滞后 ,最大压力升高率减小 ,NOx 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怠速工况下直喷柴油机在不同供油提前角时的针阀升程及气缸压力,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循环波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怠速工况下,直喷柴油机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波动较大.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增加,喷油提前,燃烧始点提前,最大燃烧压力增加,最大压力升高率变化不明显,它们对应相位提前,最大燃烧压力和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波动增加.通过对怠速工况各参数进行相关分析,讨论了影响最大燃烧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集分析二甲醚发动机示功图,试验研究了喷射系统参数和低压供油系统参数对二甲醚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孔直径可以减小燃烧循环变动,高速时喷孔直径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较低速时更显著;增大喷油器的开启压力,低速时燃烧循环变动增大,高速时则反之;发动机负荷增加,燃烧循环变动减弱;供油提前角从BTDC 6°CA提前到BTDC 13°CA后,燃烧循环变动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加低压供油系统储能器的体积可以有效控制燃烧循环变动.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非道路用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不同生物柴油掺烧率的试验,根据实测的气缸压力数据,对不同掺烧率下燃烧噪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气缸压力、最大气缸压力升高率等时域指标都随生物柴油掺烧率的增大而增大;掺烧生物柴油后,燃烧噪声基准值(1 000 Hz气缸压力级)增大,全负荷B50燃烧总声压级最大,其值比燃用纯柴油高约0.5 dB(A)。生物柴油的掺烧对于燃烧噪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增大燃烧噪声的方面,也有减小燃烧噪声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例73:多缸柴油机各缸喷油压力不一致引起的故障现象:发动机空负荷运转时,发出腾腾声,拌有敲缸,敲缸声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发动机带负荷工作时,发动机响声和敲缸声增大,排气管冒黑烟,柴油消耗量增加,发动机转速不稳,功率下降,机体温度升高.原因之一:各缸最佳喷油时间不一致.分析:喷油压力不一致时,压力低的喷油器针阀提前打开,压力高的喷油器针阀滞后打开.此时,高压油泵对各缸的供油提前角虽保持标准角度,但各缸喷油器喷油提前角有差异,因而燃烧效果不相同,导致单缸功率不一致,使发动机总功率下降,转速不稳定,柴油消耗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经济性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复合燃烧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阐述负荷、转速、替代率、柴油供油特性、引燃油量、进气混合气浓度和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双燃料的耗热率、燃烧循环变动和爆震燃烧的影响。特别指出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经济性和稳定性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具有双喷射系统的压燃式发动机中,用一个喷射系统喷射乙醇作为主燃料,另一个喷射柴油作为点火燃料,进行了不同乙醇喷射定时的性能试验和燃烧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止点前21°CA喷射点火柴油时,乙醇可以先于柴油喷射,在上止点前25°CA喷射乙醇燃料时发动机的经济性能最佳,接近原柴油机水平,在上止点前29°CA左右喷射乙醇燃料时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动力性;缸内的统计最大压力在小负荷时随着乙醇喷射定时提前而降低,在大负荷时随着乙醇喷射定时提前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最大压力标准方差随着乙醇喷射定时提前而增大,并且工作循环的稳定性逐渐变差;当乙醇喷射定时在上止点前31°CA时双燃料发动机不能较好地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以某小型非道路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分别为18、19、20、21°CA。喷油压力分别为19、20、21、22MPa时。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变化情况,为确定供油提前角及喷油压力的调整范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NOx排放值随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显著下降,烟度值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恶化;发动机排气的烟度值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大而明显改善。NOx排放值随喷油压力的增大而增加。证明减小喷油提前角与增大喷油压力是降低柴油机NOx与颗粒排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为改善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1台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及1台相同排量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测录不同负荷、中冷温度以及供油提前角下的多个循环的缸内压力及油管泵端压力,编程计算放热规律并进行循环波动研究,对两者的燃烧及放热规律循环波动进行比较.试验表明: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放热规律循环波动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火焰与放热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德清  袁银男  孙平  王忠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26-30,20
为研究生物柴油与柴油燃烧及放热过程的差异,应用高速摄影采集了柴油机燃用豆油甲酯和柴油的缸内燃烧火焰图像,实测了缸内压力示功图.以直接的火焰辉度图像结合放热规律分析,揭示了生物柴油和柴油缸内燃烧的历程.在未调整发动机燃烧系统参数的前提下,生物柴油因弹性模量大和十六烷值高的综合贡献,使着火时刻较柴油提前1.5°CA,其中生物柴油开始喷油时刻较柴油提前0.7°CA;在速燃期生物柴油燃烧火焰最亮辉度和持续时间均低于柴油.在燃烧的最后阶段,没有明显火焰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仅占2% ~3%.  相似文献   

15.
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噪声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缸压传递函数法对柴油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下,负荷减小机械噪声减小,而燃烧噪声增大;在负荷一定下,转速增大,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均增大,但机械噪声的增大高于燃烧噪声。低速时和高速小负荷时燃烧噪声是降噪重点,高速、大负荷时机械噪声是降噪重点。同时对影响柴油机噪声和排放的相关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结果,对高压共轨柴油机降噪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单缸柴油机喷嘴端伸出量、喷孔参数、启喷压力、供油提前角、燃烧室结构和工况对伞帘喷雾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端伸出量明显影响燃油消耗率和烟度,最佳喷嘴端伸出量随喷孔锥角同向变化;启喷压力、供油提前角、中心喷孔直径和燃烧室凸缘高度存在最佳值;伞帘喷雾燃烧系统的最佳供油提前角比传统燃烧系统小得多;在低负荷下,喷嘴带中心喷孔时的烟度稍高些,但燃油消耗率不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